用生态式教育引导艺术的学习

2014-08-26 10:41李贝贝
剑南文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艺术创新教育

李贝贝

摘要: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这一能够带动美育和道德发展的教育模式顺应历史潮流,站在了时代的舞台。艺术的教育是已有的知识量中探讨研究,从中激发出艺术的创

新。滕守饶先生提出“生态式艺术教育”这一教育方式,把传统艺术教学中越分越细的学科教学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关系,从而产生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探索,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

智慧的人。

关键词:生态式,艺术,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一、 生态式艺术教育的提出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自有华夏文明以来一直都十分重视教育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教育面临着经受到几千年封建思想管制和数十年外国殖民思想潜化的影响,在这一社会现实的背景下

,文化面临着百废待兴的局面。因此,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这一能够带动美育和道德发展的教育模式顺应历史潮流,站在了时代的舞台。

著名的美学家、艺术教育家滕守饶教授在教育领域中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结合了中国道家的天人合一观和当代的生态园,提出的“生态式艺术教育”这一新的教育方式。他把传统艺术教学中越分越

细的学科教学融合在一起,是各科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关系,从而产生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探索,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

二、 当代生态式艺术教育的趋向

当今社会,科技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渗透,未来人才不再只是单一学科的具备,而是具有知识广博,在社会中各个领域具有较高的适应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我们在

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音体美等其他学科的全面发展也受到了国家重视。早先我们的小学、初中以及高中时,一说到上音体美等“副科”课程,就会因为要复习语数外等“主课”而被冲掉当做自习

课来上,慢慢的,在我们心中就埋下了音体美不重要的模式,只是一味的学习语数外等“主课”,把艺术这一门陶冶情操,洗涤心灵的“副科”打进了“冷门”。

从去年开始,国家教育部规定高中的文理科就不再分了,为了就是在学习中加强科学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在大学阶段更能够培养成为一个通才、大家。滕守饶讲,由于受市场机制影响,目前我国教育出

现了理工科压倒人文学科的趋势,这种失衡对学生的素质发展极其不利。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说,“工科的脑袋是办不出世界一流大学的。”文化素质的培养大多是人文学科和艺术学科的培养,只有

理工科的数理化是远远不够的。这种理工科压制人文课的现象,就像自然生态一样,自然中各种物种的存在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如果太多的物种退化或者灭绝,将会导致自然生态的失衡,最终将会走向

死亡。

滕守饶提出的“生态式艺术教育”是继灌输式艺术教育,园丁式艺术教育以后的,是一种有科学无限分裂到无限融合的,各科之间兴盛生态关系的综合性的现代艺术教育。只强调艺术种类形式的特征,

重视艺术记忆的学习和传承,往往就会忽视了艺术教育最本质的共性对我们生活,人格、感情、个性、创造能力、以及众生的发展的重要作用。当今生态式艺术教育更能够开发人的多元智能,在语言智

能,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肢体运作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等多种类型的智能的相互融合,交叉,互相发展。使得“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只有多领域、多方面

的知识在人的头脑中互相联系和对话,才有可能培养出具有现代知识的‘全面发展的人、‘文化人、‘贯通而求洞识的人、‘通达而识整体的人和经常获得‘芝麻开门式发现的人”。

三、 生态式艺术的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又称为“美育”。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一定具备较高的艺术审美,这就需要我们提高自身的品位和修养,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鉴赏文化艺术的能力,认识美、评价美、感觉美、奖赏美、享受

美、表达美、创造美等能力的逐渐提高,从而使人类的审美意识逐渐转向自然的生态中,与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相结合。蔡元培对审美教育非常重视,他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

感情为目的者也。”如果美学的根本问题是美的本质,本质没有研究透彻,那所谓的艺术教育就不能够成立,就会变得空乏无味。

在对一幅美术作品的欣赏时,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只是作者本身对社会生活的感触,颜色、景物以及人物的表达与我们自身社会生活相脱离,但是当我们对作者本人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涵义了解后,就能够

体会到作者对所处时代的审美思想,包含了深刻的社会历史与文化底蕴。国学大师王国维说“美育,一方面是人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另一方面还可以作为其他教育手段。

四、 生态式艺术教育的平等、对话、交流

平等,在国家民生经济等问题上一直都是一个热点的话题。在这里说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也是生态式艺术教育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一直是一种传授与接受的关系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种因果关系,老师终究只是一个传授者,学生终究也只是一个“匠人”。多年来的传统教育中,只重视技法疏忽了创新,一味的复制只会使时代的原地踏步以至于退步,要吸

取老的经验知识和基础的知识,从而研发出更大的突破,才能使得时代的不断进步。卓别林曾经说过:“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再一次

的证实了艺术不只是学习,还要勇于思考创新。

滕守饶先生的生态式教育是对生态智慧的最高原则——“生态中心平等主义”的最佳诠释,既然生物圈中的所有事物都拥有生存和繁荣的平等权利,都是平等的使自己得到展现和自我实现的权力,那么

教师和学生作为生态关系中的个体当然毫无例外的保有这种生态平等。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站在同一个平台,才能进行对话交流。

交流是一个社会进步的典型标志。对话则是人类社会交流的重要载体形式之一。对话是对话双方的一种思想交流。是对话双方关于某一具体问题的探讨,并试图达成共识和互相说服的目的。在我看来,

对话双方的在平等地位的基础上,才能达成交流和对话,从而探讨出新的领域。滕守饶先生看到,中国神性智慧的核心,就是对话精神。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网络美育也深刻的影响了社会文化,

在网络的协助下,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兴趣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发表言论,网络的多元性,全球性,开放性,互动性充分体现了平等原则,在这个无形的网络面前,无形中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

离,网络的匿名性体现了网络的平等性,进行沟通交流,畅所欲言,从中还可以有效的针对美术教育的深入指导和探究。

中国的教育,不管是灌输艺术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还是园丁式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都有一定的缺陷。灌输式教育就是填鸭式的教学,不断的教会学生1+1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因材施教的

方法,扼杀了学生对待事物的看法和想法,不能随意的表达自己的创作思维;而园丁式教学就是让学生任其发展,忽视了天才的头脑也需要汗水的付出,没有老师的引导,一味的随性只会使得放纵走向

极端,很容易往错误的方向发展。而滕守饶先生的生态式教育方法就弥补了前面两种教学方式的缺点,在教师与学生同一平台下对话交流,互相沟通教学,教师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发挥自己特长的

舞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学习共同求知,探讨出新的智慧。

参考文献:

[1]林琳. 艺术与创生——滕守尧先生生态教育理论之路 《中华文化画报》

[2]滕守饶. 审美心理描述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猜你喜欢
艺术创新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纸的艺术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