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民间游戏及其教育意义

2014-08-26 10:41马丽蓉
剑南文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娱乐性回族智力

马丽蓉

中图分类号:G7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游戏是儿童天生的权利,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回族民间游戏在回族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通过参与游戏,回族青少年不仅锻炼了身体,也增长了智力。考察回族的民间游

戏,对揭示回族青少年身体、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宁夏回族为例,按照成长期顺序介绍回族民间游戏,并对其教育意义予以阐释。

一、回族民间游戏

回族民间游戏是指非学校教育中的游戏。参考曲木铁西教授在《少数民族传统教育学》(2007年,民族出版社)对民族游戏的分类,笔者将回族民间游戏分为娱乐性游戏、智力性游戏及活动性游戏,这

几类游戏随回族人成长期的不同而占有不同比例。

(一)儿童期的游戏

一般来说,在3岁以前,幼儿的游戏很少是有组织的。但到了3岁以后,儿童在游戏时就有了角色分工,并在游戏中能服从一两位“头领” 的指示; 更重要的是,儿重也开始制定一些临时性的游戏准则,让所有

游戏参加者遵守。①因此,回族儿童在3岁以前的游戏特点是各玩各的,很少出现集体性的游戏活动。此时期的儿童整天和母亲或祖母在一起,她们会教儿童简单的回族歌谣,并配以形象的动作来增加趣

味性以助儿童记忆。比如,“斗虫虫”,通过交给一岁半至三岁的儿童边用手指比划学小虫飞来飞去边唱念家乡话歌谣,以帮助儿童语言技能和动作技能的发展。3岁以后的儿童开始加入到一些群体游戏

中,并在群体游戏中制定规则以约束同伴参与者。这一时期游戏的特点以娱乐性游戏为主,多半是有体育游戏的成分,而且根据性别的不同所玩的游戏大大不同。如男孩玩的“打老牛”,“老牛实际上

是木制圆锥体上圆下尖一块坚硬的木头。上圆直径约四至五厘米,底尖约为一毫米左右。抽打“ 老牛” 的鞭子是布条,鞭杆长约五十至六十公分。”②鞭子多是从废旧自行车的外胎上剥下来的一条黑色

橡胶绳,男孩子们个个轮流抽打“老牛”,看谁的“老牛”转的时间长。最有组织性的游戏是“斗鸡”,这也是男孩子玩的游戏,“双方分别以金鸡独立模样单腿支撑(左或右),左(右)腿折叠用右(

左)手紧握左(右)腿小腿细处,左(右)手平抬左(右)大腿呈盘形平行与地面。膝盖为“ 鸡头” ,支撑腿为“ 鸡腿” 。当评判员喊出“ 斗” 时,二人用单腿跳动攻向对方,可用“ 鸡头” 顶、抄

、压、点、闪、躲等动作想法战胜对方。利用支撑腿的跳动可以进攻、退却、移动、旋转,勇猛前跳,攻击对方使之失去重心。支撑腿原地站立,等待对方进攻,伺机重新进攻,使对方失去平衡栽倒地上,或

折叠腿散开这都算失败。”③这种游戏需要严格的游戏规则以保证游戏的有效进行和参与者的安全。这一时期,回族女童则喜欢玩些带有技巧性的娱乐性游戏,比如“打沙包”、跳皮筋等。“布娃娃”

也是回族女童衷爱的群体游戏之一,“布娃娃”游戏通常和“过家家”游戏是一起进行,她们和小伙伴各有自己的布娃娃,模仿自己的母亲,自己充当“妈妈”的角色,给布娃娃做小衣服、扎头发等,

这对回族儿童的早期社会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 青少年期的游戏

青少年期的回族人所玩的游戏开始由以前的体育性很强的、动作幅度大的娱乐性游戏转向智力性的游戏和动作幅度不大的娱乐性游戏,因此,游戏的种类也相对儿童期有所减少。比如,青少年期的回族

少年绝不再玩他在儿童期玩的“斗鸡”游戏,他们开始玩跳棋、抓“羊拐”,“羊拐”是羊膝盖骨上的一块骨关节,当古尔邦节过后,回族少年就会收集“羊拐”用热水洗干净并涂上色彩,抓“羊拐”

是用抛掷一枚“羊拐”再抓其余四枚或多枚的动作完成,技巧性很强。回族人爱玩扑克牌,他们称之为“打扑克”,该种游戏属于智力性游戏,需要运用智力因素。玩法有很多种,比如“敬红5”又称为

“五八龟”,最小的牌为4,然后是6、7、9、10-13,1-3,之后是“小王”、“大王”(也称大猫、小猫)、8、5,红桃5最大,几个人一起玩牌,大家按顺序一人一张牌直到将所有的牌分完,红桃4先出

牌,可单出一个,也可和其他花色的4同出,同样是按顺序紧挨着他的那个人就出比4大的,一次轮流。出牌的条件是谁大谁出牌,最先出完牌的人胜出称为“老大”,直至最后没出完牌的那个人就是“

龟”,“龟”要向“老大”“敬”红桃5,拿了对方的“敬牌”,“老大”要“回敬”一个小牌。

(三)成年及以后的游戏

由于成年后的家庭重担,回族成年人的游戏种类很少,主要是智力性游戏和活动性游戏,而且都是男子参与,回族妇女基本上不再参与游戏。直至成年甚至老年,回族男子还玩扑克牌,而且参与的智力

性游戏就只剩“打扑克”了。究其原因还是与西北的地理环境有关,冬季来临,天气太冷了,回族男子不再外出打工只能回家“猫冬”,闲余时间里街坊邻居、兄弟聚在一起“打扑克”消磨光阴,等天

气渐暖后再出去打工。回族民间游戏中活动性游戏有“踩高跷”,虽然回族不过元宵节,但每年正月十五,回族地区的政府就组织回族人“踩高跷”和汉族一起庆祝元宵节。

二、 回族民间游戏的教育意义

游戏的功能主要可以归结为两大类,一是维护身体健康,二是促进心智发展。回族民间游戏对维护回族人的身体健康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儿童期及少年期的体育类游戏,比如前面提到的“斗鸡”

还有“跳马”、“踏蛋”等游戏,都让回族儿童及青少年充分锻炼了身体,使之拥有健康的体魄,并教育回族人从小热爱体育运动。回族民间游戏对回族儿童及青少年的智力发展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

用,从儿童期的游戏类型来看,主要是启迪儿童心灵,教育儿童爱美、爱自然,如回族地区的很多谚语和歌谣都是通过一种拍手掌的游戏在回族代代间流传,这些歌谣不乏教育回族儿童尊敬长辈、爱护

大自然、保护小动物的内容,如拍手掌游戏有一个“燕唧唧燕”,就是根据很久前姑嫂不和的传说改编的一个歌谣,这个歌谣已经流传了好几代,教育回族儿童以后要家庭和睦。此外,这些民间游戏也

同时加强了回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促进民族团结。“踩高跷”便促进了宁夏回汉人民的团结和睦,可以说,回族人的成长离不开回族民间游戏的教育。

三、 结语

回族民间游戏还有很多形式,它们有些属于智力性游戏,有些属于娱乐性游戏或活动性游戏,还有些游戏既属于智力性游戏又属于娱乐性游戏。这些游戏是生活在回族聚居区的几代回族人流传下来的,

蕴含了赋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因此,回族人一生发展离不开民间游戏的教育,同时,回族民间游戏也传承了回族的传统文化。因此,研究回族民间游戏有利于回族地区的中小学体育课课程开发,通

过在学校教育中引入回族民间游戏来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方展画:《游戏的意义和幼儿教育的形式》,1994-2012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http://www.cnki.net

[2]曲木铁西:《少数民族传统教育学》,民族出版社,2007年

[3]秦文忠:《宁夏回族少年儿童体育游戏概述》,宁夏大学学报,1987(4):88

注解:

①方展画:《游戏的意义和幼儿教育的形式》,《幼儿教育》,1990年10月。

②秦文忠:《宁夏回族少年儿童体育游戏概述》,宁夏大学学报,1987(4):88

③秦文忠:《宁夏回族少年儿童体育游戏概述》,宁夏大学学报,1987(4)

猜你喜欢
娱乐性回族智力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新时期国产类型电影的创新之路
《回族文学》2015年总目录
欢乐智力谷
《回族文学》2011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