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响藏汉同学日常交往的因素及对策

2014-08-26 10:41汪隽
剑南文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建议

汪隽

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日常观察和问卷的形式了解藏汉民族同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现状,并探讨影响藏汉同学日常交往的因素,且给出了一些建议,以促进藏汉两族

同学的相互了解,以建立友好的藏汉民族关系,促进藏汉民族间价值观念互相吸纳、文化习俗互相兼容、民族心理的相互理解与包容,推动民族关系的发展。

关键词:藏汉同学 日常交往 影响因素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2

一、问题提出

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群体)与人(群体)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形式。然而,在西藏民族学院,经过笔者近一年的观察,发现西藏民族学院的藏汉同学,几乎没有交集。你会发

现,除了上课以外的时间,无论是在自习室、图书馆、食堂、操场还是上课的路上、逛街等日常活动,藏族同学和汉族同学都是以“同类”的形式出现。那是不是意味着,藏汉同学都是希望与对方“老

死不相往来”呢,其中什么在影响他们之间的交往?带着这些疑问,笔者结合自己的观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主要影响因素,且给出了一些建议。

二、问卷分析

在实际的社会交往行为中,藏汉学现状如何呢?他们会选择谁做朋友?都是通过何种途径相识相识?成为好朋友的原因是什么?组织私人聚会他们最有可能邀请谁参加?与藏/汉族同学发生冲突时他们都会找谁

帮忙?藏汉民族同学与对方民族谈恋爱情况如何?以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愿意交往?通过对上述社会交往行为和态度的分析,我试图大致展示藏汉民族学生日常交往的“全息”图景(如下):

(一)择友类型。来自天南海北,祖国各地的同学们在长期交往中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并结成朋友。那么,藏族同学和汉族同学会选择和哪些同学成为朋友呢?调查结果显示,本民族的同学朋友均成为受访

对象的首选。此外,只有少部分藏族男同学倾向于自己在兴趣爱好相同的群体,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达近90%的汉族男同学和女同学,考虑选择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同学而不是不同民族身份的同学成

为自己的好友。

(二)择友途径。调查结果显示,朋友之间的认识途径方面,77.78%的藏族66.67%汉族,选择“同一个民族”;而44.4%的藏族和约90%汉族,选择“共同兴趣爱好的群体(包括社团)”。由此可知,汉族同学

在择友过程中更注重共同的兴趣爱好,而藏族同学则更注重对方的民族身份。

(三)成为朋友的原因。在“成为朋友的原因”上,藏汉同学存在巨大的差异。因为“同一个民族,有亲切感”而成为好友的比例,藏族同学占56%,汉族同学则为33%。其次,令笔者比较惊讶的是汉族同学

在与人成为好朋友的态度上,表现的更为理性且视野开阔,他们更强调“彼此了解,相互信任”,这一比例是78%。最后,相对女同学而言,藏/汉民族一部分男生,选择好朋友的问题上,会更务实一些

,还会考虑到“各有所长,取长补短”这一因素,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四)私人聚会最有可能邀请谁参加?美国学者戈登认为,可以用社会交往或社会结构的相互进入来衡量不同民族成员之间是否出现了比较亲密的私人接触,一个族群的成员是否在日常生活和私人领域中被

另一个族群的成员们普遍接受。据此理论,笔者以“私人聚会最有可能邀请谁参加?”来测量藏汉民族同学相互接纳的情况。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藏族同学更倾向于“本民族的男女性朋友”,其中男生

,女生比例为:25%,60%。而占有近80%汉族同学则表示在举办私人聚会更有可能邀请“所有关系较好的朋友,不分民族”,其中男生,女生比例为:75%,80%。

(五)人际交往冲突。在齐美尔看来,冲突也是一种主要的、正常的社会交往形式。他认为,冲突是以交往各方的不一致、差异、分歧、对立、敌意为前提的。它是社会交往的固有部分,不存在不包含冲突

因素的交往。稳定的社会交往意味着冲突与协调两种倾向之间建立平衡,而不在于排出了冲突倾向。因此,笔者认为在面对冲突时,向谁求助会直接反映出藏汉同学日常交往的密切程度。因此,问卷设计

“发生冲突时首先找谁帮忙”,再次“选择向谁求助”来测量藏汉民族的实际交往情况。藏族同学普遍选择先找“本民族的同学朋友”帮忙,再找本班级的同学或是老师帮忙;而汉族学生先找本班级的同

学,再找老师或是向本班级同学朋友求助。这说明,较汉族学生而言,藏族同学的民族归属感更强,这也和笔者日常观察的现象非常吻合,当然不是指发生冲突,找同族的同学帮忙,而是平时能强烈的感受

到藏族同学之间非常的团结友爱,相对汉族同学而言。

总而言之,在本次受访的同学当中,藏族同学更倾向同自己本民族的同学交往,而汉族同学则更愿意同志同道合的同学交往。此外,令笔者感到很意外的是,在对待是否愿意和汉/藏族同学成为恋人的问

题上,少部分汉族同学明显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藏族对此问题的态度则表现的非常有默契几乎全票否决。这虽然和笔者的预期完全不一样,或是几乎相反的结果,但是也间接

折射出一个非常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关注的问题:藏族同学对汉族同学在心理上的距离或是社会距离,较之汉族同学要大得多。

三、影响藏汉同学日常交往主要因素

众所周知,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纷繁复杂,比如有心理的、性格等原因。然而,不同族群的同学交往,除了人际交往中的一般影响因素外,还包括有宗教、风俗、受教育水平等方面。本文则主要从风俗

习惯、心理距离和狭隘民族意识三个方面来分析影响藏汉同学日常交往的因素。

(一)风俗习惯差异。民族风俗习惯是各民族在服饰、饮食、生产、居住、婚姻、丧葬、节庆、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喜好、习尚、风气、禁忌等。因此,风俗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必

然影响各民族成员的生活、行为等。比如,藏族的风俗习惯在西藏民族学院最为明显的体现就是,周五和周六晚上食堂餐厅南门露天举行的锅庄舞会,经笔者多次观察,几乎参加舞会的全是清一色的藏

族同学,却很难看到汉族同学的身影。此外,从问卷中,我们也能清楚的了解到,汉族同学和藏族同学都非常诚实的告诉我们,对藏族的风俗习惯的了解程度并不理想。不难看出,这种习俗的巨大差异

,极有可能使得藏汉同学对对方同学的印象由相互陌生转变为相互不理解,甚至相互反感。

(二)心理距离。1921年,美國芝加哥学派的帕克和伯吉斯提出“社会心理距离”。这一概念,用以描述、反映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相互评价与交往态度。“民族心理距离”这一概念则用来反映族际交往中

,不同民族因民族文化、认知、等方面的差异而导致的交往主客体彼此在心理上对他民族产生的距离感与隔阂感。它具体表现为对他民族群体设置心理防护网,在社会生活的某些交往领域要求民族成员

严格遵守民族规范,拒绝接纳他民族成员或者本人不愿参与其中的心理现象。这一点在问卷中藏族同学对汉族同学的心理距离的反映尤为明显:虽然可以接受和汉族同学一个班级,成为好朋友,但是,

在有些问题上,他们心里面却筑着一道坚不可摧的“城墙”,使人一时无法逾越。

(三)狭隘民族意识。金炳镐教授认为,民族意识是综合反映和认识民族生存、交往、发展及其特点的一种社会意识。就其社会功能来说,既有积极的正功能又有消极的负功能。积极的功能主要表现为

凝聚民族成员的精神纽带作用,维护民族生存和稳定、促进民族发展和进步的护卫和推动作用,协调民族间的和谐关系的调控作用;消极的功能主要是指民族意识所具有的一定的狭隘性、保守性、排他

性和利己性及其所带来的阻滞或破坏民族正常发展和正常交往的社会作用。民族意识在一定条件下,如果其发展超出了一定的“度”,就可能变为狭隘的民族意识。例如,一些藏族学生,出于民族感情

,对汉语教学和汉族文化的学习有些排斥,他们认为从小到大学习的都是汉族的知识而自己本族的知识则学习相对较少,认为自己一直以来都在不断被“汉化”。同时,在汉族大学生中也有个别学生存

在大汉族主义思想,甚至认为他们是“野蛮落后的一代”;有的同学常常抱怨国家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

四.对策与建议

了解藏汉同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状况,本文结合一些相关理论来试着谈谈出自己的拙见。

(一)搭建桥梁。虽然从区内来内地读书的藏族学生越来越多,但汉族学生的人数占学校总体人数的大部分比例。鉴于藏少汉多的局面,要想增进藏汉同学之间的了解,建立藏汉同学之间的友谊,西藏

民院就像是一座沟通彼此的桥梁。这不仅仅是在精神的层面做工作,比如每年的3月是西藏民院民族团结教育月,学校的宣传栏,广播等都会对我们进行藏汉民族团结友爱的教育,并且对在这方面表现突

出的老师和同学的事迹传播。除此之外,我认为,学校还可以做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工作,来为藏汉同学在日常交往创造条件。比如,在分配寝室和班级的时候,可以有意识的把藏族和汉族同学“混合”

起来。此外,学校可以考虑多安排公共选修课,这不仅增加了藏族和汉族之间接触与交流的机会,同时,也能够增加藏汉同学的相互了解,减少民族偏见,并能够提供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的机会。

(二)寻找交集。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 米尔格拉姆在1967哈佛大学提出了六度分割理论(six degree separation),这一理论又被称为“小世界理论”。其核心思想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必能使两个

不相识的人联系到一起。所以,学生会、社团和协会等这些民间组织在藏汉同学日常交往中扮演尤为重要的角色。比如,雪域高原舞蹈社团,每周都会在举行露天的舞会,因此藏族同学可以积极邀那些

对藏族舞蹈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加入;再比如,西藏民院有的专业对藏语要求比较高,这对从来没接触过过藏语的汉族同学来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那么我们学校的藏语协会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帮助汉

族同学学习藏语。这些都不仅能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还有助于增进藏汉两族同学的友谊,改善和促进民族关系的发展。

(三)身体力行。古迪昆斯特的焦虑/不确定性管理(Anxiety/Uncertainty Management),理论指出,当个体同来自不同群体的人进行交流的,焦虑(一种情感:不安、紧张、担心等)和不确定性(一

种认知:无法预测和解释他人的态度、行为等)两者都会出现。同时他还认为,焦虑/不确定性反过来知道人们如何进行传播。某位学者曾说过,传播实际上是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因此,藏汉两族同

学在人际传播和交往时,必须迈过不确定性道门槛,而最佳的方式便是有意识的了解并学习对方民族的文化传统。因为,从民族文化的发展趋势来看,各民族文化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同民族文化

融合会在相互冲击碰撞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文化的阶段发展来看,民族文化又必须以自身的特色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同存在、共同繁荣。所以,藏汉两族同学要积极进行文化上的交流,增进相互间的

了解。只有在文化上有了频繁的接触、认识,才能为的藏汉两族同学的人际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语:

入校以来,学校无时无刻都在强调民族团结,各个民族友好相处。我认为最直接、最低成本且能立竿见影的方式就是增加藏汉同学面对面的人际交往的机会。虽然我们无法改变藏族和汉族遥远的地理距

离,但是我们能够拉近的是比地理距离更为重要的心理距离,从而有助于形成藏汉同学友好相处的局面,以期在西藏民族学院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合愿景。

注释:

①马戎.《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M].天津:天津人民族出版社,1997,(1):3.

②马丁·N·麦格著;祖力亚提译.《族群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2):67.

③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3):166.

④布赫.《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M].内蒙古: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1):126.

⑤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3):91.

⑥[美]莱斯莉·A·巴克斯特;[美]唐·O·布雷思韦特.《人际传播:多元视角之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1):174.

参考文献:

[1]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08.

[2]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M].版1次.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83

[3]黎民,张小山.《西方社会理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1):100.

[4]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491.

[5](美)库利著包凡一 等译.人类本性和社会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5.

[6]陈力丹.试论人际传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3):10.

[7]王怡红.西方人际传播定义辨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4):8.

[8]金炳镐,肖锐,毕跃光.论民族交流交往交融[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2.

[9]姜明,侯丽清.论民族交往中的个体矛盾[J].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1997,(3):4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建议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过剩的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