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栽培养护》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014-09-01 10:41刘威,张璐,闫永庆,陈雅君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5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刘威,张璐,闫永庆,陈雅君

摘要:在分析《园林树木栽培养护》课程的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和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优化成绩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探索,提高了《园林树木栽培养护》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园林施工养护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园林树木栽培养护;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039-03

《园林树木栽培养护》是风景园林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主要讲授园林树木的栽植、园林树木的整形修剪、园林树木的土肥水管理、园林树木各种自然灾害的防治及树体保护、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等内容[1]。该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掌握园林树木栽培和养护管理的理论及各个环节的主要操作技术,培养学生在园林绿化施工与实际养护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和绿化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园林树木栽培养护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趋增加。近些年来,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技能。本文从《园林树木栽培养护》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对本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提供坚定的基础。

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重复且与生产实践脱节。《园林树木栽培养护》课程教学内容较多,一些基础理论性的内容与其他课程重复设置。例如,《园林树木栽培养护》课程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这一章的内容与植物学、园林树木学等课程中的相关章节内容交叉重复。如果不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势必造成教学资源及教师、学生精力和时间的极大浪费。近年来,随着园林绿化及其养护产业的蓬勃发展,新的树木种类不断在园林绿化中得到应用,容器囤苗等新的栽植技术,屋顶绿化、公路边坡绿化等新的绿化方式,盐碱地的树木栽植等新的焦点问题不断出现。然而,由于《园林树木栽培养护》课程教学大纲和教材过于滞后,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在课程中介绍不够,学生很难直接从课堂上学到相关前沿知识,造成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的严重脱节[2]。因此,必须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并调整教学内容。

2.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传统的板书教学在《园林树木栽培养护》课程中运用得越来越少,已逐渐被多媒体教学所取代。多媒体这一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以鲜艳的色彩、活动的图像和有声的对话给学生带来更加形象直观的视听效果,教学变得丰富多彩。然而,多媒体教学也存在容易抑制学生的积极思维等问题。多媒体课件可以传递丰富的信息,但是很多时候授课教师只是对着多媒体课件一味地照本宣科,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另一些学生疲于抄写笔记,根本无暇反应和思考,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很少,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因此,如何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形成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3]。

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园林树木栽培养护》课程实践性很强,实践教学环节伴随理论课贯穿于整个课程。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加大,东北农业大学现有的实训基地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实验和实践教学需要。在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实验站,学生只能进行园林花灌木的修剪、绿篱的修剪等简单实验项目的操作,一些大型综合性的实验,如带土坨大树的移栽、树体的保护与修补等则只能由授课教师进行简单演示,学生没有足够的实训材料用于实践操作。本课程有一周的教学实习,但主要是到一些园林绿化施工现场进行参观学习,学生鲜有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实践教学环节已成空中楼阁,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4]。

4.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足。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目前,很多学生更重视的是如何增强社会实践技能,而对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则仅浮于表面,其精力和生活重心转移到其他社会活动。同时,本课程教学内容较多,实践性强,很多学生产生了为难情绪,出现学习应付的现象。此外,一些同学认为,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学好园林规划设计类的课程才是最重要的,园林植物方面的课程学得好不好无所谓,只要会用电脑制图就行。因此,很多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产生轻视的情绪,学习热情不足。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1.修订教学大纲,调整和改革教学内容。随着国家对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现在课程总体趋势是学时数在减少,现在东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树木栽培养护》课程已经压缩至48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16学时,还有一周课程实习。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学到尽可能多的园林树木栽培养护相关知识是一个考验。

基于我国风景园林专业人才需求,并结合2011年学校教务处有关文件的精神,我们对《园林树木栽培养护》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新的教学大纲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发现、解决生产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将一些园林绿化及养护的新方法、新技术等增加或渗透到相关的教学章节。合适的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目前本课程选用的是张秀英主编的《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教材,该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及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教材,内容丰富且轻重有别。此外,我们根据实际需要不断丰富和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具实践性。首先,由于风景园林专业之前已经开设过植物学、园林树木学等课程,在本课程中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的内容不再进行详细讲解,而是将一些重要的理论知识渗透入后面的章节讲授。其次,在园林树木栽植一章中,增加盐碱地的树木栽植、公路边坡绿化、屋顶绿化等内容,使课程教学内容具有超前性和科学性。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年来,在《园林树木栽培养护》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主要是以多媒体讲述为主,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生为了记笔记而忙得焦头烂额,教学效果不是很好。针对这个问题,教学中我们综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中仍然以多媒体讲述为主,同时综合利用口述讲解、黑板板书、手势动作、模型展示和实物演示等的协调配合来表达所要讲述的内容[5]。在多媒体课件的播放过程中也注意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活动时间,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

现场教学也是我们讲授《园林树木栽培养护》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现场教学,也叫实地教学,是一种生动直观、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让学生身临其境、事半功倍的重要教学方法[6]。在园林树木的栽植、定点放线以及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等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均尝试了现场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我们组织学生集体到兆麟公园,现场讲授榆树、杨树等古树的复壮措施和管理,如挖复壮沟、换土、立支柱、打箍、堵树洞等具体操作。通过现场讲授与实践,做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易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专题讲座和分组讨论汇报也是常用的教学形式。例如,在很多章节的讲授过程中,我们均留出15分钟的时间用于课堂分组讨论,由老师给出讨论的题目,学生畅所欲言,陈述不同的观点,最后由授课教师进行综合点评。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教师从单纯的知识讲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课堂教学也从单向的知识传递转变为立体的互动学习[3]。上述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机结合,不仅较好地保持了教学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课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实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保障《园林树木栽培养护》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物质条件。《园林树木栽培养护》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大量的实践需要有实训基地的支撑。近年来,我们尝试将《园林树木栽培养护》课程的实验教学与校园内树木的养护管理相结合,使课程的实验内容在校园内得到充分完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东北农业大学校园内有树木上百种,种植了大量的乔木、花灌木和绿篱,为园林树木的养护实验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例如,在园林花灌木的修剪实验中,任课教师首先要求学生们观察校园内不同树木的树体结构和枝芽特性,巩固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在现场实验操作中,选择具有不同开花习性、着花部位及花芽性质的紫丁香、金银忍冬、珍珠梅等树种,教师首先进行演示,分别讲授短截、疏除、抹芽、摘心等修剪方法及其注意事项。随后学生动手进行实际操作,教师及时指出学生在具体修剪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实验教学与校园树木养护的结合,既给学生创造了大量的实践机会,增强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又对校园内的树木进行了必要的修剪和养护,使其在生长良好、健壮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观赏和美化的效果。

《园林树木栽培养护》课程实践教学中种植工程的施工场地,具有变化性,每年都不稳定,因此必须和园林企业进行合作。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园林和风景园林专业在哈尔滨就业的学生提供实习信息,联系实习工地,到施工现场进行实习,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帮助很大。同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增加实践机会,我们与园林绿化公司、市政园林局等部门进行合作,开设专业劳动课,既能达到实习效果,又能为哈尔滨市园林绿化建设添砖加瓦[7]。

4.优化成绩考核方法。为了改变学生学习热情不足的现象,我们一方面强调专业知识的重要性,逐步调整教学内容并改进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尝试优化成绩考核方法,使其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专业能力。考核是反映教师教学效果和检验学生学习收获的一种手段。平时成绩加期末卷面成绩是常见的成绩考核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容易产生学生期末复习不到位而导致成绩不理想或者高分低能的现象。在学校规定的成绩考核的基础上,我们细化评分标准,对出勤、上课纪律、学习态度、实验技能、实习报告、综合能力都给予相应的分值,使成绩评定更科学、更合理。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的改革,学生对该课程有了重新认识,逐渐对此产生深厚兴趣。

通过上述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探索,《园林树木栽培养护》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园林树木栽培养护》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生动和谐,学生成绩逐步提高。很多学生积极参加园林绿化及养护方面的大学生实验开放课题和科技创新项目,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均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秀英.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4-5.

[2]李保印,周秀梅,刘用生,等.园林专业《园林树木学》教学改革探索[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2):81-84.

[3]郭先锋,杜明芸,赵兰勇,等.园林专业花卉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1):70-72.

[4]黄笛,吴铁明,陈已任.《园林苗圃学》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1,(12):173-174,8.

[5]陆万香.园林专业花卉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6(1):245-248.

[6]袁涛.“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以“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管理”现场教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3,31(1):56-58.

[7]杨凤军,景艳丽.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1):96-97.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青年专项(GBD1212023)。

作者简介:刘威(1981-),男,辽宁沈阳人,讲师,博士,从事园林植物教学和科研工作。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