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盆地方言入声韵的读音类型和演变

2014-09-04 02:05
关键词:声韵城关元音

(太原师范学院 文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12)

我们所讨论的太原盆地方言包括以下17个方言点:太原城区、上兰太原、呼延太原、王封太原、晋源太原、榆次鸣谦、古交古交镇、清徐清源、太谷城关、文水城关、交城城关、祁县城关、平遥城关、孝义城关、介休城关、阳曲城关、灵石城关。太原城区虽然地理上处于太原盆地的核心地区,但是太原一直是山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外界交往频繁,受普通话的影响较大,很多晋语核心语音特点都看不到了。语言的发展表现在时间空间两个方面,其中时间是无形的,而语音的空间差异是有形的,可以成为观察已经消失了的语音的一个途径。[1]123周边郊区农村方言点的语音有可能保留了城区语音的早期面貌,因此,我们把上兰太原、呼延太原、王封太原、晋源太原四个太原周边郊区的方言点也纳入太原盆地方言的研究范围内。

一、太原盆地方言入声韵的演变类型

古入声在汉语方言中正在经历弱化乃至消失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塞音韵尾的减少、合并乃至消失,入声韵的减少、合并乃至消失。汉语官话方言中只有晋语和江淮官话保留入声(其中晋语汾河片入声韵尾已经消失[2]233),其特征是中古的三类塞音韵尾-p、-t、-k合并为喉塞韵尾-。根据太原盆地方言入声韵的演变和合流方式,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阳曲型

表1 阳曲型A/a入声韵读音情况举例

表1 阳曲型A/a入声韵读音情况举例

咸摄山摄宕摄江摄开一开二合三开一开二开三开二搭杂掐法达擦八鹊朔上兰太原aʔaʔiaʔaʔaʔaʔaʔyəʔuaʔ呼延太原aʔaʔiaʔaʔaʔaʔaʔyaʔuəʔ阳曲城关AʔAʔiAʔAʔAʔAʔAʔyəʔuAʔ

注:表中咸山摄开口一等为非见系字。

表2 阳曲型入声韵读音情况举例

表2 阳曲型入声韵读音情况举例

咸摄山摄山摄深摄臻摄宕摄江摄曾摄梗摄开一开三开三合一开三合一开一开二合一开二盒折撤泼涩勃博戳色择上兰太原ɔʔəʔaʔəʔaʔəʔəʔɔʔɔʔɔʔ呼延太原ɔʔəʔaʔɔʔaʔəʔɔʔaʔɔʔɔʔ阳曲城关ɔʔɔʔɔʔɔʔɔʔɔʔɔʔɔʔɔʔɔʔ

表3 阳曲型入声韵读音情况举例

表3 阳曲型入声韵读音情况举例

咸摄深摄山摄臻摄宕摄江摄曾摄梗摄开三开四开三开三开四开三开三开二开三开二镊协立灭节实削学食麦上兰太原iəʔiəʔiəʔiəʔiəʔəʔyəʔyəʔəʔiəʔ呼延太原iəʔiəʔiəʔiəʔiəʔəʔyəʔyəʔəʔiəʔ阳曲城关iəʔiəʔiəʔiəʔiəʔəʔyəʔyəʔəʔiəʔ

2.太原型

表4 太原型A/a //入声韵读音情况举例

咸摄深摄山摄宕摄江摄开一开二开三开四开三开一开二开三合一合二合三开一开二搭鸭叶协蛰喝瞎撤拨滑绝作学太原城区aʔiaʔiəʔiəʔəʔaʔaʔaʔaʔuaʔyəʔuəʔyəʔ祁县城关ʔʔiʔiʔəʔʔʔʔuʔyʔʔiʔ孝义城关aʔiaʔiəʔiəʔəʔəʔaʔəʔəʔuəʔaʔiaʔ灵石城关ɐʔiɐʔiɐʔiəʔɐʔɐʔɐʔəʔɐʔuɐʔyɐʔɐʔyɐʔ

3.平遥型

二、太原盆地方言入声韵的演变规律及方向

可以看到,三种类型在入声韵的归并上具有一致性,也有不同点。咸山摄开口一等非见系和开口二等字,阳曲型、太原型、平遥型都读为低元音。咸摄开口三等除知系字、咸摄开口四等字,深摄开口三等除知系字,山摄开口三等除知系字、山摄开口四等字、山摄合口三等除知系字、山摄开口四等字,臻摄开口三等,曾摄开口三等除知系字,梗摄开口二等除知系字外都读为高元音。太原盆地17个方言点中,阳曲型包括3个方言点,平遥型包括2个方言点,其余12个方言点都集中在太原型方言点中。阳曲型的3个方言点中,上兰太原、呼延太原两点和阳曲城关一点入声韵读为中元音的情况有很大不同,上兰太原、呼延太原两点入声韵读为中元音的字少,覆盖的韵摄面小,阳曲城关一点入声韵读为中元音的字多,覆盖的韵摄面大,例如通摄,入声字共44个,上兰太原、呼延太原两点都读为高元音,阳曲城关一点读为中元音的有31个,占总数的70.45%,读为高元音的有12个,占总数的27.27%,其中“俗”有y/su两个读音。太原型的12个方言点中,读高元音时的内部一致性较高,读低元音时有一些差别,其中太原城区、王封太原、晋源太原读高元音,榆次鸣谦、古交古交镇、清徐清源、太谷城关、文水城关、交城城关、祁县城关、孝义城关、灵石城关读低元音A/a//。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阳曲型方言和太原型方言中古入声韵今读低元音韵母和中元音韵母正在经历着向高元音韵母的变化,而平遥型入声韵则归并为半低元音。这种演变现象在别的方言中也有,例如山西北区方言。[3]52在入声韵演变的三种类型中,太原型和平遥型方言都没有中元音韵母,只有阳曲型还保留着中元音韵母,但阳曲型方言中的中元音韵母也出现了向高元音韵母演变的迹象,可见在语音演变过程中,中元音是最不稳定的。在阳曲型方言中,中古入声韵在今天的低元音、中元音、高元音三组对立已经不完整了,即使是中元音保存最多的阳曲城关方言,也只有洪音和u,没有细音i和y了,细音i和y已经与高元音或低元音合流。另外,阳曲城关方言中也只有老派还保留着中元音的读法,中元音在新派方言中也归入到了高元音韵母或低元音韵母,即使是老派方言,也存在着两读的现象,如:盒xA/x。从调查情况看,中元音韵母向低元音演变的字较少,向高元音演变的字较多。太原型方言入声韵的归并情况也显示了入声韵母在合流的时候向高元音方向演变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徐通锵. 历史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 乔全生.晋方言语音史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 崔淑慧.山西北区方言入声韵的演变[J].语文研究,2004(2).

猜你喜欢
声韵城关元音
九江县民歌三声腔的统计与分析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甘肃省文县城关中学师生优秀书画作品选登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贺《红叶微刊》上线
福建省平潭城关小学(一)
中国诗歌声韵演变发展略
彭泽县桐城方言音系研究
金城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