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1Ag与e抗原定量、HBV-DNA的相关性

2014-09-12 06:46刘元元窦裁凤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抗原定量

赵 翀 刘元元 窦裁凤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消化内科,吉林 长春 130031)

目前,我国乙肝病毒(HBV)携带率约为7.18%,据此推算,全国仍约有9 000多万例HBsAg阳性者,其中约2 000 万为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1〕,而慢性HBV感染与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HCC)高度相关〔2〕。前S1(PreS1)蛋白是一种HBV病毒的衣壳蛋白,在病毒感染、装配、复制和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等方面有十分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HBV PreS1抗原(Pre-S1Ag)检测试剂盒的推广应用,对其在CHB临床诊断中的意义进行了很多探讨,但结论不一〔3〕。本文对220份CHB相关疾病的患者血清标本进行了Pre-S1Ag、e抗原(HBeAs)、HBV-DNA的检测,旨在探讨Pre-S1Ag抗原在HBV复制中的临床诊断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09年4月至2013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CHB患者220例,其中男179例,女41例,年龄25~76岁,平均50岁。包括CHB患者123例,肝硬化患者93例,肝癌患者4例,其中Pre-S1Ag阳性184例,阴性3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10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4〕。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待血液自然凝固后及时分离血清待检。

1.2检测方法及试剂 HBV Pre-S1Ag检测试剂由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提供,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HBeAg浓度检测采用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诊断试剂盒。HBV-DNA检测试剂采用凯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深圳)提供的定量检测试剂盒。

1.3仪器 美国雅培I 1000SR型全自动免疫分析仪,上海Loche LC 480荧光扩增仪。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0软件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乙肝患者中Pre-S1Ag阳性率与HBV-DNA检测情况 Pre-S1Ag阳性184例,阴性36例;Pre-S1Ag、HBV-DNA均阳性133例,均阴性30例,Pre-S1Ag阳性、HBV-DNA阴性35例,Pre-S1Ag阴性、HBV-DNA阳性22例。

2.2四组Pre-S1Ag对比 Pre-S1Ag阳性率与HBV-DNA检测有统计学差异(P<0.000 1),HBeAg检测与HBV-DNA检测有统计学差异(P<0.000 1),但Pre-S1Ag阳性率与HBeAg检测无统计学差异(P=0.508 1)。Pre-S1Ag阳性率在HBV-DNA阳性、HBeAg阳性组与HBV-DNA阴性、HBeAg阳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0 1);在HBV-DNA阳性、HBeAg阳性组与HBV-DNA阴性、HBeAg阴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0 5);在HBV-DNA阴性、HBeAg阳性组与HBV-DNA阳性、HBeAg阴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0 5);在HBV-DNA阳性、HBeAg阴性组与HBV-DNA阴性、HBeAg阴性组无统计学差异(P=0.108 2)。见图1。

图1 Pre-S1Ag在四组中的对比

3 讨 论

乙型肝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传染性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HCC〔5〕。正确判断HBV在人体内复制的情况,是有效诊断和治疗乙型肝炎的前提和依据。

本研究显示,Pre-S1Ag与HBV-DNA有较高的一致性,Pre-S1Ag且不受HBeAg定量的影响,也就是说Pre-S1Ag可能会成为新型HBV检测的标志物之一,这与以往一致〔6~9〕。过去临床上普遍认为,HBeAg阴性的患者体内不存在高载量HBV复制,但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并非如此,在HBeAg阴性组的患者中,前S1抗原仍有一定的阳性检出率,笔者考虑这可能与病毒的基因表达及变异、试剂的干扰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由此看来,单独检测HBeAg是有一定缺陷的〔10〕。本文中提到的HBeAg定量检测采用的是国内试剂,目前国内试剂一般均为半定量,而不是与HBsAg一样是全定量,可能检验结果有一定误差,故Pre-S1Ag的检测应得到广大同行的重视和认可。

本研究表明在HBV-DNA阳性组中Pre-S1Ag的阳性率明显高于HBV-DNA阴性组,Pre-S1Ag抗原与HBV-DNA有较高的符合率,这与以往报道相似〔11,12〕。中国约50%的CHB患者发生C 区基因突变导致HBeAg不能合成或者合成减少,这不能表明HBV复制终止或病毒消失,而是因为HBV逃避了宿主的免疫反应,最终导致HBeAg 阴性,从而影响HBV 复制终止的误判。因前S1抗原的第21~47位氨基酸是肝细胞膜受体,HBV可通过这一受体黏附在肝细胞膜上进入肝细胞内,即使是病毒变异,只要这一区完好,就有一定传染性〔13〕,可有效避免由于HBeAg 基因变异而导致临床上的误判。Pre-S1Ag作为判断HBV复制的指标,其持续存在表明有病毒复制和病毒颗粒的存在〔14~17〕,故即使是HBeAg阴性、HBV-DNA均阴性,如Pre-S1Ag持续表达,提示病情向慢性发展或有肝功能损害,应密切监测HBV-DNA的变化。

综上,Pre-S1Ag和HBV-DNA均能很好地反映病毒在体内的感染和复制情况,但因HBV-DNA定量检测已很成熟,Pre-S1Ag检测目前在临床应用只停留在简单的定性上,且两者的检测成分表达的意义不完全一致,因此Pre-S1Ag不能等同或替代HBV-DNA的检测,在临床工作中应充分联系两者的独立性和互补性来做出诊断。

本文研究显示,Pre-S1Ag、HBeAg分别与HBV-DNA检测有较好的符合率,且提示如三者同时检测可对HBV复制和传染性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和疗效的观察。因HBV-DNA检测成本高,过程繁琐,故可行乙肝标志物联合Pre-S1Ag检测进行筛查,这对于医疗条件未完善的基层医院有较高的临床指导意义。目前Pre-S1Ag的检测的意义仍没有受到更多人群的重视,望有更多的同仁加入到临床Pre-S1Ag检测意义的观察和研究工作当中。

4 参考文献

1王 宇,贾继东.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7):483-5.

2蔡木发,吴显劲,李 静.300例HBV前S1抗原与HBV标志物及HBV-DNA检测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0):1177-8.

3唐维政,孙鸿高.乙型肝炎病毒PreS1抗原与HBV DNA载量及HBeAg的关系探讨〔J〕.海南医学,2012;23(21):95-6.

4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1):插1-16.

5Ganem D,Prince AM.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natural history and clinical consequences〔J〕.N Engl J Med,2004;350(11):1118-29.

6陈黎亚,王巧燕,张勇军,等.前S1 抗原和HBV-DNA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2(4):802-3.

7占国清,谭华炳,李 芳,等.HBeAg 阴性慢性乙肝患者血清前S1 抗原与HBV-DNA 的关系〔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1;20(9):842-3.

8叶文仙,吴 意.乙肝患者前S1 抗原与HBeAg 及HBV-DNA 检测的关系〔J〕.实用预防医学,2009;16(5):1397-8.

9Zhang XD,Ren S,Yu HB,etal.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reS1Ag and anti-PreS1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J〕.Zhonghua Gan Zang Bing Za Zhi,2011;19(9):674-7.

10邓 乐,温志立,何金秋,等.乙型肝炎患者联合检测血清前S1、前S2抗原、E抗原的临床意义〔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1):183-5.

11闵福援,王 健.前S1 抗原在诊断乙肝病毒复制时的临床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6):584-6.

12姚光弼,陆选水,张利民.前S1 和前S2 蛋白HBV 复制的新指标〔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8;6(4):193-5.

13王家银,关向宏.对乙型肝炎患者HBV PreS1-Ag、HBV-DNA 及生化指标的综合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21):3340-1.

14胡宏章,崔 莹,龚 梅.乙肝病毒e系统,PreS1抗原与HBV-DNA相关性研究〔J〕.现代临床医学,2010;36(3):181-2.

15权彤彤,王惠萱,朱光旭,等.PreS1抗原在某地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断的应用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7):2028-30.

16周知化,吴 军,唐国建.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前S1抗原与HBV-DNA的检测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7):862-3.

17叶 燕,胡志刚,倪芳颖,等.HBeAg阴性乙型肝炎患者HBV-PreS1及HBV-DNA 检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1):4627-8.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抗原定量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多重荧光定量PCR法同时定量检测4种混合熟肉种源
负载抗原DC联合CIK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显微定量法鉴别林下山参和园参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为靶标的放射免疫治疗进展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