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设想

2014-09-12 06:50周雨风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重庆市多元化养老

曾 猛 何 礼 周雨风

(重庆医科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重庆 400016)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根据国际通用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这样的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则称之为老年型人口,这样的社会即称之为老龄化社会〔1〕。如果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达到14%以上,或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20%,则为“超老年型”社会,又叫老龄社会。中国是全球老年人口最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重庆市作为西部唯一一个直辖市,肩负着带动西南地区甚至整个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滞后与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2〕。

1 重庆市老龄化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大发展和人民生活观念的改变,大多数年轻农民进城打工,城市中出现大量的流动人口,从而导致农村大多数老年人成为空巢老人。据重庆市老龄办2012年调查报告数据显示,重庆市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73.52万,空巢老人有156.45万,农村老年人口有317.13万,高于城镇74.94万。由此可见,重庆市老年人口高龄化、空巢化、家庭规模小型化和城乡倒置态势明显。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重庆市65岁以上的人口总数为333.41万人,占总人口的11.56%,居西部第一。见图1。除此之外,增长速度快是重庆市老年人口发展的另一特点。见表1。调查显示,目前重庆市老年人口年均增长超过20万,增速达3.9%,预计到2015年,重庆市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637万,占全市总人口的20%。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65岁以上老人从244.1万人增加到333.41万人,增长了4个百分点。

表1 重庆与其他西部地区省份老龄化增长表

2 重庆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2.1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第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传统的家庭养老的价值观念和态度发生了变化。第二,家庭架构的小型化导致产生了新型的4-2-1家庭结构,2个独生子女面临着赡养4个老人的责任和义务,加重了年轻人的生活负担,影响了家庭的生活质量。第三,工资改革和物价的飞涨使老年人的退休工资贬值,一些家庭不堪重负。第四,重庆市自设立直辖市以来,城市经济迅速发展带动了城市卫生事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养老服务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和发展,而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农村的养老服务事业与市区相距甚远,城乡二元结构凸显,冲击着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第五,随着社会发展,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大等原因导致子女们忙于自己的事业和工作无暇顾及老人,这些问题都使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着瓦解,需要寻找更合适的养老模式〔3〕。

2.2社区居家养老发展滞后 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尚未形成。首先,社区内的养老机构设施配备不齐全,还不能为居家养老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其次,养老服务形式单一,家政、物业、紧急救助等社会力量没有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事业。再次,为居家养老提供康复护理、医疗保障等服务的社区医疗资源条块分割,没有得到整合利用。

2.3机构养老体系矛盾突出 各级政府机构推卸责任,责任分工不明确,使重庆市机构养老矛盾十分突出。表现为以下方面。第一,养老机构总体规模小,数量少,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见表2。重庆市民政局局长介绍:到2011年年底,重庆60岁以上人口超过560万人,但目前,全市城镇养老机构仅203所,床位23 983张,仅满足了40%的老人养老机构需求。此外,很多登记在册的老年人被常年拒之门外,在广大农村众多空巢老人,低收入老人都丧失了进驻养老院。第二,养老机构服务内容单一,设施条件差,档次较低,不能满足不同经济条件的老年人的各种养老需求,一些经济条件好的老年人找不到满意的老年公寓。第三,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专业素质低,缺乏专业的服务知识和服务理念〔4〕。

表2 重庆市收养性福利事业单位院数、工作人员数、床位数

2.4老年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步伐缓慢 重庆市区级卫生主管部门将老年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纳入了区疾控中心防控体系范围,依托镇街卫生院(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分级管理,镇街卫生院(中心)设立了公共卫生服务所,有的医院还成立了体检中心。但是还没有配备老年保健院或老年医院,区级的医院还未设置老年科,社区医院还不能为老年人提供家庭病床、上门治疗等服务。

3 重庆市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的途径

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5〕是指让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市场、社会志愿者(社区之外的志愿者)以及老年人群体自身等各个主体都参与到养老服务事业中来,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老年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它有利于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和提高养老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另外,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将促进“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因此,重庆市要在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政府、家庭、社会各界的作用,契合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以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层次多元化、服务内容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人员专业化为基本要求兴办养老服务业。

3.1养老服务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实现养老服务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要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养老服务是一项公益性、福利性的事业,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加强对养老服务的管理和指导,制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并推进其分布实施,做好养老服务的综合协调、经费预算和监督管理工作。其次,政府还应该增加对养老服务的财力支持,尤其是对特困老人、五保老人、空巢老人以及“三无”即:无子女、 无自理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人〔6〕老人等,政府要为他们提供服务和帮助。再次,政府要倡导和弘扬养老精神,使社会各界关注养老服务事业,动员、引导和帮助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事业。最后,鼓励和引导非营利性组织和一些营利性组织积极参与养老事业,使养老服务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链,以产业化发展为引导,运用市场的经济调节作用促进养老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

3.2养老服务层次多元化 老年人的养老需求随着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医疗保障的方式、是否拥有养老金、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的不同呈现不同的层次。年龄较大、生活自理能力差的老年人更注重于细致贴心的日常照顾和护理服务,以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年龄较小、文化程度较高、从事脑力劳动职业、生活自理能力较好的老年人更加注重高品质的养老服务,日常生活中要求食物卫生、衣物整洁;除此之外,他们还在意文化、娱乐等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另外,一部分老年人还希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发挥余热,运用自己的专长为社会做贡献。那些拥有养老金,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老年人要求享受老年生活,不论是日常生活,还是休闲娱乐,他们都追求品位和享受。因此,重庆市要在市政府的带领下建设高端享受型、中端舒适性和低端经济型三种设施条件和服务层次不同的养老机构,各层次养老机构根据入院老年人的状况和需求提供高、中、低不同档次的服务,为不同经济条件和不同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养老服务,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养老需求。

3.3养老服务提供方式的多样化 老年人养老需求的多样性表明仅仅靠某种单一的养老服务提供方式不能很好地满足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因此,要充分利用家庭、社会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的作用,并以他们为载体,因地制宜地提供养老服务。对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采用集中式服务和管理,对没有固定收入,需要依靠家庭养老的一些特困老人、五保老人采取分散的特殊照顾式服务。对那些经济条件好的老人可以采用上门服务的方式进行健康指导和教育。

3.4养老服务内容的多元化 老年人的需求分为日常照料需求、情感需求、精神慰藉需求和社会参与的需求。日常照料主要包括帮助老年人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洗衣服、洗澡、做饭、购物等。除此之外,家人应该多与父母谈心,进行情感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心里所想,使老人有归属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满足老人的情感需求和精神慰藉的需求。另外,社区和其他团体要经常开展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还可以开展老年大学培养老年人的兴趣和爱好,让老年人充分发挥余热,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保障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从而满足老年人社会参与的需求。

3.5养老服务人员专业化 养老服务要在充分了解老年人身心特点的基础上逐步向专业化、科学化、多样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因而培养大批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首先,政府要制定规划,鼓励大学开办养老护理、养老社会工作等专业,并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吸引一些有志青年通过接受专业的养老服务培训参与到养老服务事业中来。其次,社区以及养老机构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和培训,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品质。最后,积极鼓励专业素养好的全科医生对有经济条件的老年人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由于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给重庆市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老人医疗服务的短缺、养老机构的不足、子女养老负担的繁重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重庆市的发展步伐。因此,为缓解养老压力,改善重庆市民生生活,体现社会公平,这就要求从多方面入手,满足老人养老需求,促进重庆市的整体发展。

4 参考文献

1杨 慧.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D〕.河北大学,2006.

2刘益梅.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11;(7):100-4.

3戴卫东,王 杰,陶秀彬,等.转换思路:走出居家养老的困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23(4):283-5.

4谭 严,左凤林,冉 认,等.重庆市万州区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现状调查及分析〔J〕.全科护理,2011;9(1):6-7.

5宋言奇.打造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体系——基于江苏的养老服务发展实践〔J〕.现代城市研究,2012;(8):45-50.

6陆健美.人文关怀对福利院三无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5):2093,2100.

猜你喜欢
重庆市多元化养老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养老生活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养老更无忧了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