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几点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

2014-09-16 13:26王建荣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动手操作有效方法小学数学

王建荣

摘要:本文从引领学生温故知新入手,分析了教学中要注重语言描述的问题,详述了增加动手操作的意义。本文浅谈了几点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方法 温故知新 语言描述 动手操作

一、引领学生温故知新

温故而知新,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策略,找出难点重点,测试题务必将主要知识围绕其间,测试方法多种多样,比如要求独立完成、自我检测、小组商讨、课堂评定、测后总结等等。至于关键的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容易混淆、不易辨识复杂易忘的内容,做为复习计划的重点。

教师要鼓励学生加倍努力,认真复习加深记忆,不断温故知新,勇于进取。

测试形式要新颖,要有系统性、实践性,在复习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精髓。教师也可当面提问,让学生即兴回答问题,要详略得当,难易适中,层层递进。

二、注重语言描述

小学生年纪小,活泼好动,好奇心、好胜心强,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注意加强自己在语言方面的表述能力,通过娓娓动听的语言,深入浅出的描述,让他们深刻理解每一个数学问题的所在,从而激发起对学习数学的热情。

在读图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看图说话”,形象生动地应用数学语言。

例如,在教学加法的时候,我诗意地解读:这边有三十二只色彩斑斓的蝴蝶翩翩起舞,那边有七只陌生的蝴蝶非常羡慕,感觉很孤独,就主动前来,打算找这三十二只蝴蝶交朋友,一起做游戏,他们组成了一个欢快和睦的大家庭,同学们,现在的蝴蝶大家庭中一共有多少成员?

再如,在学减法的时候,我给学生这样读图:左边那三个苹果属于奶奶,右边那三个苹果属于妈妈,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奶奶年龄大了,吃不了太多苹果,为什么不少给奶奶一个?——是因为爸爸是个孝顺的儿子,给她们买苹果的时候考虑到谁也“得罪”不起,所以两边的苹果一样多!还有,奶奶吃不了再给妈妈,能够让婆媳感情升温呀!学生哄然大笑,在轻松中,学习的枯燥荡然无存,乐趣无限,课堂上温馨一片。

三、增加动手操作

增加学生动手操作最大的好处是各种感官一起活动,对数学的知识能够有深刻的印象,数学家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

数学教学不是语言学,不是历史学,学生普遍感觉枯燥无味,因此要给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等知识的时候,教师可让学生课下提前准备好做实验的工具:小刀、土豆、苹果、西瓜等等,之后让学生自己根据要求尝试切割,在课堂上给其他同学展示。

再比如,学习了比例尺,为了激发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学为所用,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堂上用所学到的知识为学校设计一座图书馆,要求个性化,设计上要美观大方,经济上省钱适用,尽最大可能地体现出学到的知识,这样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丰富了情感,提高了能力。

总之,教师采取别出心裁的方法教学,精益求精,学生的数学成绩必然会节节拔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一定会更上一层楼。长此以往,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一定会精彩纷呈,更加高效。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动手操作有效方法小学数学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