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证:证书岂能乱挂靠

2014-09-18 05:17齐向宇
人力资源 2014年8期
关键词:建造师南郭先生王强

齐向宇

人证分离,南郭先生挑大梁;职业印章,要用诚信做印泥。

有“洋打工仔”学说中国话,说最难搞定的还不是把打卷的舌头捋直了,而是把新词的意思弄明白了。比如“租证”和“挂证”。甭说老外,就连记者也是一头雾水,直至聚焦、探究后才敢试做解读:租证是指企业行为,挂证是指个人行为。企业为获取相应的从业资质,租用拥有职业资格的人手中的证书;个人把劳心劳眼劳力考下来的证书,通过中介挂靠在企业。这两种积聚所需的行为,“含金量”不言而喻,此类“潜规”在建筑行业内尤甚。

人证分离怪象多

要问老赵这一生最得意的事情是什么,莫过于在他52岁的时候考取了一级注册建造师证。他在教育子女的时候总说:“我就是一个‘小本毕业的人,多少大学生、研究生都考不下来这个证,我一个老头子考下来了,做事业就得有韧性,肯吃苦,肯努力。”可是老赵最近却由于一股急火被送进了医院,自己一世清白,没想到退休一年后落得个“晚节不保”。事情是这样的,建筑公司老总王强半年前以年薪五万元的价格把老赵的一级注建证“聘走了”。起初,王强对老赵说,有了这个证自己就可承建一个住宅小区,不会有任何风险。什么也不用干,白得五万元,谁能不动心呀,于是老赵就把证“挂”出去了。可是东窗事发,王强由于工程违规建造,建设局查出王强并不符合承建住宅小区的资质,当初蒙混过关的证书居然是租来的。追查下去,就查到了老赵。根据《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格证书、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都是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如果相关部门进行清查,持证者将面临行政处罚,证件也会被注销。老赵一生为之骄傲的事情,就因为一时糊涂,赔了夫人又折兵。

其实像老赵这样的“挂证族”并非少数。所谓“挂证族”,指依靠考取资格证书挂靠于租用方获利的人。随着国家对个人职业资格和企业专业资质认证体系的不断完善,建筑、医药、公用设备等用人企业对一些职业资格需求不断增加。于是,众多企业选择“租证不租人”的办法来解决“燃眉之急”。以建筑行业为例,如果没有取得资质证书,就算拥有再多的注册资金也不能承接施工,因此,催生了证书挂靠这个“行业”的火爆。

在一个专业租证网站上,可以出租的证书种类繁多,涉及建筑、园林、会计、医疗、美容等多个行业。容易考过的证书,出租的价格较低,而像执业医师、暖通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等比较难考的证书,一证难求,价格水涨船高,最高可达每年15万元。一家专门从事租证中介的网站发布的一份2013年福建省挂靠费表显示,建造师、建筑师、结构师、注册土木和电气工程师等证件的挂证价格,从1000多元到

几万元、几十万元不等。

如果说发端于行政审批的职业准入是个产业链,那么培训机构是这条“淘金链”的上游产业,而中介则是下游产业的前端,吸金能力不逊于上游。随意在互联网上仅检索“建造师挂靠”一词,能搜出294万条信息。一些网站公然打出广告,宣称自己处于“挂靠行业领导地位”,把“个人挂靠登记”、“单位寻证登记”、“挂靠常见问题”、“服务承诺”、“挂靠须知”等内容讲解得明明白白,联系方式也说得很清楚。

中介靠什么赚钱?一家挂证中介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我们对个人不收取任何费用,利润完全来自租证的单位,费用从数千到几万元不等,主要看企业所需证书品类和数量而定。”网上不仅有诸如“挂证网”、“挂靠网”之类的网站,还有各种“挂证论坛”,供“租证族”交流经验。一些“租证族”还总结出一套经验——“挂靠宝典”,以规避法律风险。如“挂证不挂章”,不参与投标,不挂项目,不参与审图,挂靠时声明证书仅用于企业升级资质或保级等。还有的“挂证族”相互交流心得:首先要找大型施工企业挂靠,基本不会出现意外;建筑类专业首选装饰公司,因为这些工程基本不会死人,不会出现因为工程质量造成坍塌等事故;挂证最好找大型培训类机构帮忙挂靠,这样钱不少挣,出事还有垫背的。正因为如此,暗流涌动且日渐公开化的证书租赁市场,已成为有关部门亟待加强监管的对象。

岂容“南郭先生”挑大梁

几年前,吉林省一项桥梁工程出现重大质量事故,工程师被曝是厨师执业。类似事件频出与租证、挂证大行其道不无关系。一专家对记者说,几百年前,明将戚继光筑城,每一段工程结点处的石砖上都要刻上“执业人”的名字,一旦出现问题要追责几层。证书乱挂靠的结果,表现在“人证分离”。有人靠“出租”岩土工程师证书,在三年内获得50万元的收入。试问,他敢在追责档案上签字画押吗?有证的人不在现场,无证的人操刀项目,焉知“李鬼”不出事?“人证分离”的隐患在于可能会引起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事故。一旦发生事故,不仅是企业方要承担责任,证书的持有人也是要承担法律责任,或可面临刑责。

虽然房屋产权是70年,但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以主体结构确定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年至100年,而且所谓的建筑设计寿命并不是到了这个时间就不能住了,只是可能需要加固、维修,出现问题的几率大一些而已。目前,很多城市住宅连20年都不到就倒塌或成为危房,这其中就隐含着质量和监管问题。“一些检测机构不是靠检测水平、人员的专业素质、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来提供服务,而是为单纯追求利益最大化,提供不合法的虚假检测报告赢得客户,严重扰乱了检测市场的正常秩序。”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透露。

“人证分离”从追究责任来说,房屋建筑领域追责存在着人员不确定性等困难,比如你房屋刚修好可能并没有出现质量问题,但是过了十几年,房屋突然倒塌了,这个时候返回去追责,可能工程设计施工单位已经人去楼空了,或者因为在招投标之后层层转包层层挂靠,连当时的施工队都已经找不到了。

由此可见,再权威的证也是死的,关键时刻需要人的“资格+能力+职业精神”。如果一个单位只有证书没有人才,让某些“南郭先生”挑大梁,那么,出现规划建设短板、豆腐渣工程等都不稀奇了。单位“租用”证书比招用专业人才合算,挂靠个体“出租”证书坐享其成,双方各取所需,却给行业及社会带来重重隐患。建筑工作网专家周先生认为:具有建筑施工资质的企业,一定要珍惜所获得的施工资质,严格管理建筑工程,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由一级建造师担任项目经理,如果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或事故,项目经理要承担责任。有专家表示,建筑工程质量事关重大,如果建造师只是挂个虚名,工程质量也难有保证。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对执业期间有违职业道德的人员,给予取消执业资格的惩罚,通过加大违规成本杜绝挂靠现象。

战国时代,南郭先生鱼目混珠尚有自知之明,羞愧而逃,或可提升职业再生能力。而当今的南郭先生却堂而皇之地窃取别人的知识财富,却言“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整肃那枚神圣的职业印章,用核心价值观的“诚信”做红印泥,那么“南郭先生”就无处容身了。

猜你喜欢
建造师南郭先生王强
由模仿而来的“小小建造师”
唉,真是报应啊
Tricks of the Trade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吉林省建造师资源配置分析
The universal characteristic water content of aqueous solutions∗
滥竽充数
一级建造师考试现状分析与评价
建造师激励约束机制构建研究
Model-predictive control of power supply for particle accelerat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