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100例临床观察

2014-09-19 01:1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23期
关键词:心脾阿米酸枣仁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北城康复科,云南 曲靖 655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100例临床观察

粟茂高雁鸿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北城康复科,云南 曲靖 655000

目的:观察归脾汤与酸枣仁汤联合阿米替林片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阿米替林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归脾汤和酸枣仁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改善质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优于单独西医治疗。

中西医结合;失眠;归脾汤;酸枣仁汤;阿米替林片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指病人感到睡眠不足,包括睡眠时间和质量等异常,临床上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入睡困难和续睡困难或早醒,至少连续3周感到有睡眠不足引起明显功能障碍[1]。中医称失眠为“不寐”,在古典书籍中称“不得眠”、“目不瞑”,亦有称为“不得卧”者。《灵枢·大惑论》:“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笔者近年来应用归脾汤与酸枣仁汤合方加减,结合西药阿米替林片治疗失眠患者,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共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2月门诊病例200例,均有失眠、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早醒或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困倦、对失眠状况忧虑、社会功能受损等情况。其中男性90例,女性110例,病程最短1月,最长25年。治疗组100例,男性33例,女性67例,平均年龄(40.55±12.33)岁,平均病程(2.90±4.89)年;对照组100例,男37例,女63例,平均年龄(40.25±13.10)岁,平均病程(3.20±5.19)年。患者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符合《实用中医内科学》不寐中心脾两虚及肝郁血虚的中医主症:患者不易入睡,或睡中多梦,易醒后再难入睡,或兼见心悸,心慌神疲,乏力,口淡无味,或食后腹胀,不思饮食,面色萎黄,或兼见多梦易惊,或胸胁胀满,善太息,平时性情急躁易怒,偏心脾两虚者舌质淡,苔薄白,脉缓弱,偏肝郁血虚者舌脉象可见,舌红,苔白或黄,脉弦数。[2]

1.2.2 西医诊断标准 ①几乎以失眠为唯一的症状,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早醒或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②具有失眠和极度失眠结果的优势观念。③对失眠数量、质量的不满引起明显的苦恼或社会功能受损。④至少每周发生3次,病程≥1月。[3]

1.2.3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已接受其它治疗可能影响本研究指标观测者;③合并有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④妊娠或哺乳期患者;⑤汉密尔顿抑郁量表>7分;⑥有服阿米替林禁忌症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阿米替林片(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5mg×100片),从小剂量开始12.5mg,每天晚饭前一次口服,每隔两天增加12.5mg,逐渐加至患者主观感觉(嗜睡、口渴等),能耐受为止,最大剂量100mg[4],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至每日12.5mg,维持一周停药,总用药时间为70d。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归脾汤与酸枣仁汤合方加减治疗,药物组成如下:党参20g,黄芪30g,白术15g,茯神15g,炒酸枣仁15g,桂圆肉20g,木香15g,甘草5g,当归30g,生姜10g,大枣10g,知母20g,川芎30g,开水煮沸,每二日一剂,每日三次,每次300ml,忌酸冷、香辣辛燥,总用药时间70d。中间以5剂为一疗程,复诊,据兼症加减变化,主方不变。若睡眠改善,可将茯神改为茯苓;纳呆便溏者去枣仁、桂圆肉,加淮山药、神曲;兼肾气不足者加熟地、山药、菟丝子;中气不足者加升麻、桔梗;兼心阳不足者去知母、枣仁加龙骨、牡蛎、桂枝;汗出者加浮小麦、麻黄根。

1.4 疗效评定

1.4.1 中医疗效及评定标准 痊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小时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小时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症状减轻,睡眠时间较前增加不足3小时;无效:治疗后失眠不明显改善或加重[5]。

1.4.2 西医疗效及评定标准 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治疗前后测评PSQI,观察睡眠改善状况。PSQI由18个自评条目组成7个成分,分别为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及中医临床症状。每个成分按0~3等级计分,累计各成分得分PSQI总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6]痊愈:0分~5分,睡眠质量很好;显效:6分~10分,睡眠质量还行;有效:11分~15分,睡眠质量一般;无效:16分~21分,睡眠质量很差。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果

治疗组100例,其中痊愈73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100例,其中痊愈34例,显效20例,有效32例,总有效率为86%,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失眠是指睡眠的始发和睡眠的维持发生障碍,致使睡眠质量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而明显影响患者白天活动的一种睡眠障碍综合症。属中医“不寐”范畴,多由心脾两虚、肝郁血虚、心肝脾功能失调、导致气血两虚,神明被拢所致。《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之。”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卷一》论述不寐的病因说:“平人肝不受邪,故卧则魂归于肝,神静而得寐。今肝有邪,魂不得归,是以卧则魂扬若离体也。”《景岳全书·不寐》中说:“无邪而不寐者,必营血之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清·唐容川《血证论·卧寐》说:“肝病不寐者,肝藏魂,人窹则魂于目,寐则魂反于肝。若阳浮于外,魂不入肝,则不寐,其症并不烦躁,睡而不得寐,宜敛其阳魂使入于肝。”综上所述,不寐的病机大体可分为心肝脾失调。由心脾两虚、营血不足不能奉养心神,血虚不能上荣于血,故见失眠多梦,醒后不易入睡,面色少华,脾虚则纳差,或食后腹胀,郁怒伤肝,肝气郁结,郁而化热,郁热内扰,故魂不守舍,不能入睡,或通宵不眠,即使入睡也多梦易惊。若偏于心肝两虚者,舌质淡,脉象弱;若偏于肝郁血虚者,舌红,苔白或黄,脉弦数。治疗上予归脾汤与酸枣仁汤合方加减治疗。方中党参、黄芪补心脾之气,当归、桂圆肉养心脾之血,白术、木香、陈皮健脾畅中,茯神、枣仁、远志养肝血、安心神。川芎调畅气血舒达肝气,知母清热除烦,生姜、大枣温胃健纳,若肝郁较甚酌加柴胡加强舒肝。诸药合用共凑补益心脾、疏肝、养血安神之功,达到治疗诸症的目的。阿米替林为三环类抗抑郁药,主要功用:①调节包括下丘脑核,前扣带回及额叶前部,皮层也的神经递质;②改善睡眠,降低患者对感觉刺激的敏感性;③可以降低外周神经或脊髓神经元的敏感性[7]。本研究将两者合用,总有效率为93%,对比单一用阿米替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本研究着重应用中医治疗,在西药的用量上非常严谨,小剂量逐渐加量,达到疗效后维持一定时间逐渐减量,避免了药物依赖性。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优点较多,能达到标本兼治,不易复发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1]戴自英.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164.

[2]方药中.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47-348.

[3]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119.

[4]黄东祥,李艳.阿米替林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J].云南医药,2002,23(6):475.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6]潘博希,陈维,王明红,等.健脾疏肝汤与枣仁胶昼夜交替治疗脾虚肝郁型失眠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5):78-80.

[7]王祖欣,裴印权.三环类抗抑郁药物的作用与中枢介质和其受体的关系[J].临床精神药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2:51-54.

R256.23

A

1007-8517(2014)23-0034-02

2014.09.04)

猜你喜欢
心脾阿米酸枣仁
酸枣仁复配制剂改善小鼠睡眠功能的研究
嘎吱响的门
过桃花村
酸枣仁行情出现上扬
茶香沁心脾 茶方养五脏——乐氏同仁茶饮
酸枣仁黄酮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2种成分测定
饲养员手记
是这样吗
心神宁片中酸枣仁成分的质量控制研究
安卧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