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张口位结合比值法诊断寰枢关节失稳、半脱位的初步研究

2014-09-19 01:1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23期
关键词:寰枢张口比值

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云南 景洪 666100

动态张口位结合比值法诊断寰枢关节失稳、半脱位的初步研究

谭毅

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云南 景洪 666100

目的:探讨动态张口位结合比值法诊断环枢关节失稳、半脱位的可行性,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对350例以颈部疼痛、眩晕及头痛就诊,临床可疑寰枢关节失稳、半脱位或脱位患者行动态张口位检查,结合比值法对环枢关节进行评估。结果:345例患者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结合比值法诊断为环枢关节正常的50例,可疑失稳45例,失稳140例,半脱位85例 ,脱位25例。结论:采用动态张口位结合比值法、能够比较全面而准确地对环枢关节失稳及半脱位进行早期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影像学支持。

寰枢关节;动态张口位、比值法;失稳、半脱位

寰枢关节失稳及半脱位是一种常见的颈椎疾病,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呈年轻化趋势。目前主要的检查分法是行颈椎张口位检查或CT及MRI检查,但CT及MRI要求患者保持不动的体位,不能做动态检查,因此对环枢关节相关疾病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动态张口位即可了解环枢关节的基本情况,又可以从动态学角度来判断寰枢关节的解剖运动情况,从而为早期诊断寰枢关节失稳或半脱位提供依据。颈椎张口位和数值法已较为广泛的应用到寰枢关节的诊断,而动态张口位结合比值法诊断寰枢关节失稳及半脱位的报道少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动态张口位结合比值法诊断环枢关节失稳、半脱位及脱位的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间在本院就诊的350例以颈枕部疼痛、眩晕及头痛就诊,临床怀疑有环枢关节失稳、半脱位或脱位的患者,对所有患者行动态张口位检查并结合比值法进行诊断,最终得到临床确认并成功诊疗康复的寰枢关节失稳、半脱位及脱位患者,其中男180例,女170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34岁。

1.2 方法 350例患者均进行动态颈椎张口位摄片,采用西班牙产佳能—cxDI-50G DR机,首先和患者全面沟通,说明注意事项,让其能够配合,采取自然立位,让患者处于放松状态下摄片,这样拍摄的图像更能够真实反映患者寰枢关节的真实情况;首先摄以寰枢关节为中心的标准张口位x片(笔者认为上颌牙下缘刚好与齿突上缘相接触的位置为标准张口位),然后依据寰枢关节具体位置情况,再摄轻微抬头或低头2~4cm摄片,必要时两者全摄,这样95%的患者寰枢关节活动的实际情况能够很好的显示出来,余下效果较差的基本由于颅底位置较低或患者配合欠佳等各种外在原因所致,因此环枢关节动态位能够反映寰枢关节真实的活动情况,能够对临床医师的诊疗能够给予很大的帮助。

2 图像分析

由两名有经验的诊断医师阅片。将两侧寰齿间隙从内到外5等分,然后测量两侧寰齿间隙距离的比值 。

3 结果

表1 345例患者寰枢关节间隙比值及活动后间隙改变情况

4 讨论

寰枢关节失稳及半脱位是上颈椎最常见的损伤,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人们因各种原因在电脑及其他各项工作中在长时间低头工作或娱乐的时间越来越长,环枢关节发生问题的几率越来越多,且呈年青化趋势,若未经及时诊断及治疗,其脱位程度常进行性加重,导致脱位甚至至脊髓高位受压而危及生命。由于其潜在危险性大,应积极早期治疗,要早期治疗就必修先明确诊断。明显的半脱位及脱位比较好诊断,但对于两侧环枢间隙相差不是很明显患者,由于人体本身的关系,个人的寰枢间隙存在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寰枢关节有的先天性不等宽,且临床表现与错位程度没有明显的正相关,因此目前环枢关节失稳与环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比较难以判断。

有研究发现正常人齿状突与侧块间隙两侧完全相等的仅占44%,不相等的占56%[1]。说明正常人的齿状突与侧块间隙可存在差值,目前常采用的摄片方法是颈椎张口位,诊断标准是根据White和Panajbi的诊断标准[2],包括:①寰椎侧块外移之和≥7mm;②寰齿前间距≥5mm;③单侧轴向旋转≥45°;④枢椎椎体后缘与寰椎后弓前缘的间距≥13mm:5)两侧寰齿间隙差值为≥2mm时才有诊断意义。其间又以第5)项标准既两侧寰齿间隙差距≥2mm最常用,但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传统的颈椎张口位只有一张影像资料,所反应的寰枢关节情况比较单一,不能全面的判断寰枢关节活动后的情况,采用动态张口位可更全面的了解环枢关节情况;不同的个人寰齿间隙存在很大的不同,最宽者单侧寰齿间隙达5-10mm,最窄者区区2mm甚至更小,这样的患者用数值法就难以诊断,因此笔者摸索采用比值法来补充诊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既将两侧寰枢关节间隙5等分,计算他们之间的比值,再依据活动后间隙比值改变情况进行诊断。这样无论患者的寰枢关节间隙情况如何,基本都能够进行诊断,(除了15列寰枢关节严重发育畸形或患者配合欠佳不能明确诊断外,其他基本满足临床需要),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准确的诊疗依据,临床上常可见轻微错位引起明显的症状,纠正错位后症状即改善或消失。

总之由于寰枢间隙因个人的发育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用单纯的数字法诊断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且传统的颈椎张口位只有一张影像资料,所反应的寰枢关节情况不是很全面,不能完整的判断寰枢关节的情况,采用动态张口位结合比值法可更全面的了解寰枢关节情况,对早期诊断及诊疗提供影像依据。

[1]李晓丽,史继学.单纯性寰枢关节半脱位影像学诊断[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3,03.

[2]胡春洪,崔磊.脊柱四肢影像图解[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R681.5+5

A

1007-8517(2014)23-0063-02

2014.09.24)

猜你喜欢
寰枢张口比值
寰枢关节的解剖与功能研究
集束化护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及张口受限的影响
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31例临床诊治观察
基于筋骨理论探讨“筋出槽,骨错缝”与青少年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关系*
仰天大笑
物理中的比值定义法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平均功率与瞬时功率的比较与应用
老年人睡醒后口干是何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