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痔疮术后尿潴留98例临床观察

2014-09-19 01:12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23期
关键词:压豆尿潴留痔疮

江西省赣州市中医院护理部,江西 赣州 341000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痔疮术后尿潴留98例临床观察

肖嵘钟平

江西省赣州市中医院护理部,江西 赣州 341000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配合穴位按摩法对痔疮术后尿潴留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痔疮手术后尿潴留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与对照组82例。对观察组采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穴位按摩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法在治疗痔疮术后尿潴留中能有效的解除腹胀,可减少侵入性操作,避免尿路感染,简便易行,无副作用,且患者无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尿潴留;穴位按摩;耳穴压豆

由于人们长期食用辛辣刺激之品、饮食结构不合理、长期站立或坐姿、大便异常等原因,致使痔疮病人不断增多。此疾病长期反复发作、局部治疗不能彻底治愈,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手术治疗是根治痔疮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术后易发生尿潴留等并发症。我科使用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法治疗痔疮术后尿潴留,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接受治疗的痔疮疾病手术后患者180例,其中男性92例,女性88例;年龄24~65岁,平均48岁;病程7~21d,平均15.23d。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8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48例 ;对照组82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 采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法治疗。①耳穴压豆:取耳穴神门、皮质下、膀胱、肾、三焦,先用探针探相应穴位敏感区,以患者有胀痛或酸胀感为度。耳廓常规消毒后,用王不留行籽贴压在所选穴位上,边贴边按压,直至出现胀痛或灼热感为止,并嘱患者每30分钟按压1次,每次每穴1~2min。②穴位按摩:患者仰卧位,双腿屈曲,放松腹部肌肉。根据中医经络腧穴理论,选择气海穴、关元穴和中极穴进行按摩,用拇指指腹轻轻按揉,每个穴位3~5min,以局有酸胀感为度;然后一手掌根部置于膀胱底部,另一手叠放其上,缓慢均匀用力向下按压膀胱底部,直至尿液排尽方可松手,若效果不佳 ,可停10~30min,重复以上操作。

1.2.2 对照组 用单纯穴位按摩法治疗。

1.3 疗效评价指标[1]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评定疗效:①治愈:治疗后1h内能自行排尿,且能排尽尿液;②显效:治疗后1h内能自行排尿,但膀胱内尿液排不尽,或1~2h自行排尿且能排尽;③无效:治疗后2h仍然不能自行排尿。总有效率为治愈率及显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表(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痔疮手术后尿潴留是术后常见并发症,原因主要有:骶神经受到麻醉;手术切口疼痛导致尿道外括约肌和膀胱颈部肌痉挛,引起尿道括约肌收缩;术后肛管内填塞的敷料压迫和刺激尿道;环境改变抑制副交感神经,导致膀胱逼尿肌松弛,尿道括约肌张力增加;患者精神紧张,不习惯床上小便等。术后急性尿潴留属中医学“癃闭”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因为术后局部气血运行障碍,膀胱气化无权,三焦气化功能失常所致。耳穴压豆可以通过刺激耳廓上相应的穴位,达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理脏腑的目的。应用王不留行籽按压神门、皮质下、膀胱、肾、三焦穴位,可促进患者膀胱括约肌功能恢复,减轻尿道括约肌痉挛。腹部按摩关元穴、中极穴、气海穴有助于行气活血,解除疼痛引起的筋脉淤滞,尿道挛缩[2],从而达到促进尿液排出目的。

目前临床上对术后尿潴留患者常规护理用诱导排尿、听流水声、热敷等方法,效果多不理想。导尿术是解除尿潴留立竿见影的方法,但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便,并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且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费用[3]。尿潴留时由于患者用力排尿,易引起肛门疼痛、创面出血,肛缘水肿,影响伤口愈合。尿潴留一旦发生,还可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甚至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因此,及时处理尿潴留对减少尿潴留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保证手术的质量和效果是十分必要的。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法具有简便易行,疗效可靠,无副作用,患者无痛苦,病人易接受的优势,是一种无创伤的自然疗法。本组临床资料显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对治疗痔疮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明显,二者有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54.

[2]王新明.针灸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92-193.

[3]李艳春.耳穴贴压预防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455例疗效观察.河北中医,2012,34(7):1036-1037.

R694+.55

A

1007-8517(2014)23-0104-01

2014.08.28)

猜你喜欢
压豆尿潴留痔疮
雷火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研究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诊疗特点分析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对比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艾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中西医护理技术预防痔疮术后便秘的研究
关于痔疮防治的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