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问题疏导的策略

2014-09-26 17:53李玲
中学课程资源 2014年6期
关键词:中职体育心理疏导

李玲

摘 要:体育作为一门运动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本文正是基于体育课程特殊的育人途径,探究中职体育课堂如何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作者在本文中从竞技体育、耐力体育、有氧运动、集体运动等四大类别运动的不同特点入手,探索疏导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体育 学生问题 心理疏导

中职学校学生的年纪普遍处于15~18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形成阶段,他们个性摇摆不定、价值观念极易受到影响,着重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一是自尊心极强且极度敏感。中职学校的学生对于喜怒的表现特别强烈,他们有着较强的自我意识,不喜欢被约束,行为常有些离经叛道。二是他们的性格十分脆弱。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成绩不好或是家境不佳,在应试教育过度重视成绩的大背景下,中职学校的学生很容易被贴上“坏学生”“没出息”的标签,这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造成了他们多疑、脆弱的性格。三是心理问题严重。中职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比例和频率都高于同龄人,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使他们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随着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关注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传统的宣传、心理疏导的方法容易让中职学校学生形成抵触心理,给中职学生的德育工作、特别是心理疏导工作带来阻力。中职体育教学在育人工作中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如果利用得当,能在中职学生心理疏导工作方面起到出奇制胜、事半功倍的效果。作者基于这一事实,对中职体育教学和学生心理疏导方法进行了探究,并制定了如下策略。

一、竞技运动,在对抗中释放自我

在心理疏导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压力释放,又叫情绪释放。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情绪压抑、无从宣泄造成的。中职学校学生受到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约束,缺乏合理有效的宣泄途径和方式。学生的负面情绪长期积累,心理问题也就随之产生了。针对这种情况,作者认为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竞技运动的方式来释放压力。竞技运动具有明显的竞争性和对抗性,需要学生调动全身机能。学生通过较高强度的竞技运动,内心压抑的情绪可以得到有效的释放和缓解。不过,教师在具体引导学生进行竞技运动释放压力时,要注意适宜性和安全性。适宜性是指活动是否适宜学生。例如,有的学生不喜欢打篮球,而教师硬要引导其参加篮球比赛就会适得其反。安全性是指要注重对学生的安全进行保护。有的学生在进行竞技运动时,过度宣泄情绪,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利影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身体损伤,而教师要防范这种情况的出现。

例如,有一个学生心理压抑,整天眉头紧锁、闷闷不乐,跟师生摩擦不断,许多任课教师都拿他没办法。于是作者便引导他通过竞技运动来释放压力:作者通过其他学生了解到该学生喜欢打篮球,于是作者约他课后去打篮球。在开始前,作者先让该生进行压腿拉筋等热身运动,这是为了避免该生在情绪释放过程中,过分牵引身体器官,带来肌肉损伤。热身完后作者就让他上场运动了,一局结束之后,作者将他叫到场边询问:“你心情好像不太好。”该生点头,作者继续说:“如果感觉压抑,就去跑、去跳,将不好的情绪跟汗液一起排出体外。”该生点点头继续上场。这是初步引导,小部分学生经过这一步,情绪可以得到很大的缓和,但是大部分学生还需要进一步引导。作者等该生运动完之后,再叫他到场边,该生此时已经汗流浃背了。运动之后,人的身体会感觉松弛,内心防备也有所下降,此时更容易打开心扉,作者询问他:“你为什么感觉压抑呢?”该生说了很多:父母希望他考大专、再升本科,但他成绩并不好,等等。该生说完,最后告诉作者:“老师,我感觉舒服多了。”作者拍拍他的肩膀,告诉他如果以后感觉烦了,就来打球,把不好的情绪都释放掉。该生点点头,脸上明显有了光彩。

教师用这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在不损害身体的情况下进行竞技运动,并辅以引导和倾听,能有效帮助学生疏导心理问题。

二、耐力运动,在坚持中认识自我

中职学校学生的又一典型心理问题是自卑和躁狂,主要表现在对于自己缺乏认识,对于未来比较迷惘,常常感觉不到生活的意义,伴随着极强的情绪反差,时而极度自卑,感觉自己一无是处;时而又过分乐观,感觉一切都不成问题,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这样的心理问题,将严重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针对这类问题,作者认为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耐力训练,在持续的运动过程中,使学生不断整理思绪,认清自己,得到心理上的慰藉。在具体的引导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遵循三个原则:一是不能毫无目的地进行耐力训练,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耐力运动前,一定要先了解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给予适当指导,让学生在耐力运动的过程中能有所收获和体会;二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耐力运动讲究持续性,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规律性的运动,帮助学生排解压抑心情;三是不能过度依赖耐力运动,耐力运动只能起到缓解学生心理问题的作用,不可过分运动,避免对身体造成损伤。

例如,作者曾开展过“思想长跑,认识自己”的长跑训练,作者与五名自我认知缺失的学生,一同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耐力长跑训练。这个训练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训练是让学生边跑边忘,就是让学生在跑步的过程中,放空大脑,将所有自卑的、自大的想法全部清除干净,用身体去感受脚下的大地和呼吸的频率。这一阶段的训练持续一个星期,这一个星期主要让学生在耐力训练中,缓和心理焦躁,减轻心理负担。第二阶段训练是让学生边跑边想,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开始思考自己的烦恼是什么,并引导他们将这些烦恼与那些真正的苦难相比较,最终疏通烦恼,认清自己。在耐力长跑训练过程中,人的身体会分泌一种叫作内啡肽的激素,科研已经证明这种激素可以让人感觉快乐,让人保持愉悦的状态。学生在良好的精神状态下思考问题,会更容易想通。第三阶段训练是只跑不想,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力训练,心理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好的疏导,接下去只需要继续保持定期的耐力训练,让学生有一个疏通心理的固定渠道即可。耐力训练的关键在于坚持,教师要坚持引导,学生要坚持训练,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效果。

三、有氧运动,在形体间沉淀自我

中职学校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容易冲动,他们很容易因为小问题而大打出手,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校园正常的教学秩序。体育项目中有一部分属于有氧运动,例如,太极拳、木兰剑等,这类运动讲究身心合一,一招一式均与太极阴阳和呼吸律动相结合,而且在运动时需要有一个平和的心境。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这类有氧运动,能有效减少学生因为情绪积滞而产生的矛盾和摩擦,进而促进校园和谐,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

例如,作者在教授太极拳时,采用如下方法引导学生平心静气:在掌握基本动作之后,作者让学生开始进行调息训练,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自己在动,动作要慢,而呼吸则要与动作同步。这一步是为了让学生调整好气息,气息稳定之后人的心境就会平和,心境平和了,不良的情绪自然就减少了。做完呼吸训练之后,作者引导学生将呼吸与动作结合起来,太极拳的动作与呼吸的配合符合人体的阴阳调和规律,学生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将身与心融为一体,将急躁的情绪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清心静气,疏导心理积弊的效果。太极拳在体育课程中很常见,但常常效果不佳,一个很大原因便是教师只重视授予学生“形”,而忽视引导学生的“神”,形神不能合一,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了。

四、集体运动,在合作中重塑自我

马斯洛需求理论认为,对于一个人而言,除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以外,他们还渴望社会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中职学校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甚至影响个人性格塑造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需求受阻,其中社会需求受阻和自我实现受阻这两方面最明显。体育运动中的集体运动,需要学生集体参与,通过各自发挥所长,进而实现集体目标。研究表明,在集体活动中,如果学生之间互相需要,那么社会需求就能够得到很好的满足;同时,体育运动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在运动竞技中,通过个体努力而实现集体目标,个人价值能够得到很好的实现,自我需求也能得到满足。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开展集体运动,让学生在集体中实现自我需求,在集体活动中找到自身定位,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重塑自我性格,养成健康心理。

例如,作者曾教过这样一个班级,班内形成多个小团体,整个班级缺乏凝聚力。针对这一问题,作者组织这个班级的学生进行“集体多项全能”运动,即整个活动分为多个部分:有长跑环节、跳远环节、投篮环节,等等。环节有先后之分,每个环节都有固定指标,完成一个环节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完成全部环节方可通过,如果不能完成任何一个环节,则全班都要受罚。于是这个班级的学生围城一圈,开始商量对策,根据各自特长包揽相关环节。策划之后学生马上实施,每个环节大家都呐喊助威。原本松垮的集体通过这样的活动,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学生找到了各自的角色,感受到集体温暖,脸上的戾气少了许多,表情舒展了许多,心理问题也得到一定的疏导。

总之,探究中职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策略,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成长。但体育作为一门运动学科,它始终无法代替正规的心理引导和治疗。因此,在发挥体育育人功能的同时,中职学校应尽量完善学生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体系,通过搭建完整的心理干预、咨询、治疗一站式平台,加强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建,真正做到预防和减轻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欣荣.论体育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育人作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2).

[2]谭维.浅谈学校体育育人功能[J].新课程学习,2013(10).

[3]槐娟.浅谈如何发挥体育在育人中的作用[J].中国教师与教育教学研究,2013(8).

猜你喜欢
中职体育心理疏导
中职体育课改之我见
微课在中职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体育教学体现终身体育思想的几点思考
中职体育教学改革探析
浅析艺术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重要性
重视EAP工作增强员工幸福感的实践与探索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与教育
基于身体与职业素能的中职体育创新教学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的中职体育教学改革探析
加强施工企业员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