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与公民意识写作观

2014-09-30 02:05段海霞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公民意识人文情怀

段海霞

内容摘要:新课程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突出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旨在倡导通过人文学科本身所独具特色的价值理性和方法去引导语文教育,从而达到塑造全球化时代新型公民形象的目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由此看来,当代语文教育是一个开发心智、塑造人格的复杂系统。这一系统在其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更好的把握和认识自己,使学生不断向真、向善、向美,以促成肉体与灵魂的合一,真正把学生造就成新世纪的新人。

关键词:人文情怀 公民意识 写作观

人教版必修五作为新教材,写作教学要求以“人文情怀与公民意识”写作观来进行指导进行写作,人文情怀即是“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情感,要敢爱敢恨,同时也要“会爱会恨”,公民意识则是指“关注社会,参与社会的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习、了解自己的责任与权利”。写作的公民意识“需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从而进一步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语文新教材几乎涉及了人文情怀的方方面面。这里有屈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的表白,有马丁、路德金对梦想的憧憬,有巴金对包弟的忏悔与自责等等,他们或是歌唱生命,或是悲天悯人,或是敬重善良,或是诅咒黑暗,都流淌着对社会对人生的真情关注,闪耀着美好人性的光芒。教材很大程度上真正做到了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最为有效的范本。

“公民意识”与“人文情怀”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别。相同之处在于都强调个性的解放,人格的独立。但较之人文情怀,公民意识则有要求广泛的视野。现有的五册人教版必修教材当中,外国名篇所占比例较小,古今中外虽有所涉及,但比之《外国小说欣赏》,文本对写作的借鉴作用和意义可能不如后者有效。试想《清兵卫与葫芦》与《炼金术士》哪一篇离学生的生活更接近呢?学生可以从清兵卫对葫芦中看到自己对某种兴趣的痴迷。因而能够有效地进行思考,从而有效地落实写作。所以阅读与写作是一对孪生兄弟,永远也分不开,如何以阅读教学促使学生落实人文精神和公民意识写作观,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1.研习经典,突破成见,树立批判意识

《小狗包弟》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的主要价值,首先在于它的认识作用,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动乱的社会现实,以及当时的人们普遍的命运穷困、人性扭曲的状况,由此而产生课文应有的认识教育作用,包括现在的高中生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那个年代;课文的价值还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老年的巴金显示出一个正直的成熟的作家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进而可以引发学生对过去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讨和拷问,这有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本文故事虽小,意义却很深广。让人看到“文革”风云之一角,连狗都难以幸免。让人看到“文革”对人的精神的伤害之深,真切地体会到所谓“浩劫”的含义;让人看到一个知名作家,一个经历了几十年的社会动荡、社会变迁而执著地保持一颗清醒头脑的老人,真诚地解剖自己,用真理和良心感染读者;看到一个不合理的时代的结束,一个理性的合乎人性的新时代的到来。这些思想价值学生未必都能想到,这需要教师循循善诱的启发也需要设置重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体会探究、发现的乐趣。 引导学生正视和反省成长过程中曾犯下过错。

2.文本对比,自主抉择,形成主见

必修五中的《逍遥游》和必修二中《赤壁赋》是两篇对生死有着绝然不同态度的文章,把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阅读,对生死取舍的不同态度,各有理由,但是生命的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选取一个离他们生活比较贴近的话题,各自谈自己取舍的理由即可。直面人生这一单元,有“生存选择”、“真的猛士”、“苦难中的尊严”,贴近学生的话题可以是生活中两难处境下的选择,以此训练学生的自主意识。

3.运用整体观念,突破必修和选修限制,深入内心真实

《外国小说欣赏》是高二下学期选修课本,分为八个单元,从别从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这八个小说的元素来构成一个整体。外国小说和国内作品的差异较为明显的是在心理的描写和运用上,国内作品倾向于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来曲折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而外国小说则更多地直接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描写。因而学习外国小说,对学生对作品的内心真实的把握和处理大有帮助。以《墙上的斑点》为例,伍尔夫的这篇小说,以女性的独特视角,对现存的男性主导的世界的反判性思维,深入个人内心真实。文章以“墙上的斑点是什么”、“生命是什么”、“真实是什么”、“战争是什么”、“知识及理想的生存状态是什么”进行思考,“进行反复的猜想,围绕钉子—花瓣—钉头—木纹—蜗牛,在肯定与否定中不断流动,最终回到斑点,直到最后也没有回答墙上的斑点是什么,只是在最后用男性的口吻来回答这个问题:哦,墙上的斑点,那是一只蜗牛!在作者看来,生命是一次又一次的偶然。真实只在存在于人的内心,人们有保护自己真实的喜好,因而人们无法看清自己的内心。战争不过过是男性为了证明自己重要而编造的无聊游戏。男性所构造的知识是就如同巫婆们在山洞里摆弄的那些迷信,根本不可靠。理想的生存状态就是没有知识、没有科学家、没有尊卑序列、没有男权压迫、没有各种规俗的自然世界,生命在自然地轮回。

读懂这篇文章,需要抛弃头脑中原有的一些现成的观点,这对学生来说是个挑战。文章的女权主义者的视角,让很多学生觉得相当困扰。但是读懂以后,对写作较多帮助。其后《清兵卫与葫芦》中的小说情节曲折性的构思,读完小说之后,直接引入学生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如某某同学喜欢玩手机,他太爱他的新手机了,上晚自习时忍不住摸了一下,结果被窗外巡视的老师发现,这时……要求学生现场至少构想出两次波折,他们都能很好地表达出来。《山羊兹拉特》中的情感与卡夫卡《变形记》的比较阅读,最终使学生理解人的异化这一哲学概念。《骑桶者》中的虚幻中真实的成分,主要在于骑桶飞行在于表现“我”对一铲劣质煤的这一最低生存需求的急迫,而煤老板和老板娘慢悠悠的对话和我的骑桶飞行的急迫形成了对照,表现人之人之间的隔膜和冷漠,骑桶不是关键,关键是急切的那种心情。这种内心的真实可以用魔幻的形式表现。

学完《外国小说欣赏》,学生基本能从生活中的两难处境中来选定题目,如《伞》这样的话题作文,某学生选定雨天(场景描写)伞下发生的一次美丽的邂逅,“我”帮同校的女生撑着伞送她回学校,结果怕被别人知道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心理描写),可没想到还是别人知道,结果被老师叫到办公室罚写检讨(放在文章最前面,场景描写),一遍又一遍,老师一直不满意。实在忍无可忍时,对老师说出了压抑在心底里的真实想法,告诉老师自己本没有做错,没想到的是老师竟然哈哈大笑,说这就是他最想要的检讨。另一学生以伞为对象进行细致的描绘,描绘伞的独一无二(借鉴《沙之书》中的虚构),我对伞的特别情感(借鉴《清兵卫与葫芦》中清兵卫对葫芦的特别爱好),拿伞准备向别人炫耀时的急迫心情(借鉴《骑桶者》中的虚构),伞破时我的沮丧和懊悔(借鉴《墙上的斑点》中的意识流)。平时不经意的题目,经过学习《外国小说欣赏》的系统学习之后,他们基本上能写出新意来。某学生在《假如倒立看世界》这样的话题作文中,以《陪上帝散步》为题,虚构了三个场景,借鉴《半张纸》巧妙地把独立的三个场景串连起来,为表达主旨服务。他在第一个场景中随上帝去了汶川震后现场,表达出汶川地震虽然带来了沉重灾难,但压不垮人们的希望,倒塌的房屋旁边有一群孩子在那里玩石子(汶川地震时的一张新闻图片)。第二个场景是随后上帝带他去的伊拉克,那里战争的创伤还没有愈合,但是他看到废墟堆中人们呵护着的鲜花。最后,他想说什么,上帝什么也没有说,就把他带到了北极,他看到了冰川在缩小,企鹅无处躲藏,感受到了心痛,但同时又看到人们在为改变环境而捐款。而另外一个学生写自己眼睛失明,听到和感受到了浓浓的母爱,用耳朵和心听感受到的世界比平常只有眼睛看到的世界要美丽得多,他写自己因为失明而找到自我,找回了母爱。这些作文基本属实,比如写《陪上帝散步》的那名同学,他读书看报时,自己内心的震撼清晰地记得,写作时加工一下就运用上。难道这不是教材所要求的吗?但是,这样的作文,在高二上学期学完必修五之后,没有出现,这应该不能归结为巧合,而只能说明人文情怀和公民意识的需要进一步地延伸至《外国小说欣赏》里。

人文情怀与公民意识的写作观,最主要的一点就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立精神,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要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来看问题,然后才能学会思考。

(作者单位:湖北黄石一中)

猜你喜欢
公民意识人文情怀
从记者“公民意识”的觉醒到公民“记者意识”的强化
对话·素材·练习
官员“微信朋友圈”缘何“官味十足”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美育实践研究
建构主义视野下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模式研究
论宋代豪放词中的人文情怀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浅析政治学视角下我国对于年轻女性的民主教育
立足听读说写,渗透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