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迹》带给我们的两点启示

2014-09-30 01:56陈晓花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语文教师

陈晓花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快乐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适时适地适当的诱导上,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该体现在轻松愉快的体验和体悟上。教师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睿智,给学生留下一段美好的印迹。

关键词:语文教师 睿智 月迹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有贾平凹先生的《月迹》一文。文章记叙了一家的几个孩童中秋夜在奶奶的引导下追寻月亮的过程,描绘了皎洁的月色和到处映现出月亮的景象,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想象,以及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心灵世界。《月迹》留给学生的是诸多的美好,留给教师的是诸多的启迪。在这里,笔者仅略谈两点体会,供方家教正。

一、做一个睿智的“奶奶”

文中的奶奶了解、爱护并有意于发掘孩子的童心与童真。就这一点而言,“奶奶”身上有着诸多值得我们语文老师反思和借鉴的地方。我们知道,一个真正成功的语文教师,肯定会注重其自身的文化品格和功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辐射和渗透。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是学生求知过程的启发者,是知识的传授者。是组织者,就不能“放羊”;是启发者,就不能“填鸭”;是指导者,就不能庖代;是传授者,就不能当讲不讲。如果我们把《月迹》一文中一段美好的“寻月”过程看成一堂语文课,那么奶奶就是一位极其睿智的当之无愧的语文老师了。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奶奶的看似无意实则颇含深意的语言吧。

①“月亮进来了!”原来讲故事的奶奶也在“开小差”,也就是这样的开小差,一位高明的老师就这样走近我们读者。故事再动听,哪有身边鲜活的事物吸引孩子?一样关注并恰恰是她首先发现了月亮,顺手拈来,情趣出现,很显然,奶奶是兴趣的激发者。

②“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当月亮“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孩子们流露出“失望”之情时,心细如发的奶奶看到了这一点,奶奶的兴致其实并不亚于孩子,好一个老顽童!更可贵的是,奶奶注重引导、鼓励孩子们去追寻、发现,借以延伸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真是一个有心人。

③“是树,孩子。”——“桂树。”——“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嫦娥。”——“一个女子。”——“和三妹一样漂亮的。”是奶奶告诉了孩子们月亮里有桂树,有嫦娥,在不留痕迹间给了孩子们闻所未闻的知识。“和三妹一样漂亮”更是把“虚”和“实”、“想象”和“联想”巧妙结合起来,既激发了孩子的丰富的想象力,又满足了孩子好奇心、虚荣心,多高明的引导者啊!

④“孩子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当我们为了月亮的归属而起争执的时候,是善解孩童之意的奶奶给每人倒一小杯甜酒,让他们都拥有了自己的月亮。这非凡的创意,也只有睿智的,富有爱心、童真和童趣的奶奶才能想得出!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拨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我们教师要把学生思维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体验,因为语言文字背后所蕴含的语音感、语意感、语境感不是教师能够全部讲出来的。这语音感、语意感、语境感就好似文中的“月”。“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寻”、去“悟”的。没有孩子们切身的“寻月”过程,哪有对月的美好向往,哪有寻到月之后的心灵满足呢?

恐怕现在很少人会反对“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但是,我们往往胸怀“学生主体观”走进教室,可一旦进入教学状态,就情不自禁地钻进了“教师中心论”的窠臼,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教学道具和思想俘虏。——俨然一个好龙的叶公却浑然不觉,岂不悲哉!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理想的教育中,教育者必须融进教育对象之中,避免师生在精神上的分离。基于这种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都应该在课堂中营造一种“对话情境”。这里所说的“对话”,不仅仅是指教师和学生 通过语言进行的讨论或争鸣,而主要是指师生间平等的心灵沟通。这种“对话”,要求师生的心灵彼此敞开,并随时接纳对方的心灵。因此这种双方的“对话”同时也是一种双方的“倾听”,是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以致共同分享的关系。孩子们在寻月,奶奶也在寻月。“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是奶奶让孩子们从院内寻到院外,见到了水中之月,又不由得见到了瞳中之月。奶奶了解童心,自身也充满了童真,自身也童心未泯。

奶奶是一位睿智的奶奶,一个高明的教育家。她注重引导孩子关注外界,探索自然,注重调解孩子之间的矛盾纠纷,并把孩子心灵不断带进新的高尚境地。没有奶奶这个形象,就没有孩童的寻月、议月,就没有孩童心灵的升华。

在语文课堂上,身为语文老师的我们,是不是该好好学做一个睿智的“奶奶”呢?

二、留一段美丽的“月迹”

2011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表述语文课程性质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是人文的,语文课堂应当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就这样一点来说,《月迹》一文也给我们语文老师上了一堂示范课。它告诉我们,语文课堂应该要让学生获得满足感,每一堂语文课都应该或多或少地给学生留下一段美丽的“月迹”。

“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文章起笔这一句,指出了孩童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特点。文末最后一段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一段“寻月”的过程,给了文中孩子们留下了一段追寻美好、收获美好的情感体验。与其说是一段的“寻月”过程,倒不如说是奶奶让“寻月”的过程在孩子们的心里留下了一段美丽的“月迹”。

“果然有了月亮,宽宽的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孩子们感到的先是神奇,接着是满足后的些许失落。

“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 ——“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变的。”——“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想象、怀疑、神往……多么丰富的心理活动,多么充分的情感体验。

“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人人都有追求,个个都能满意。

“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月亮在这儿!”“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我想,我的眼睛里也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我忽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车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大家……睡了一会儿。”个个都有体验,个个都有收获,个个都能满足。

……

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是理想的课堂,答案可能有多种,但在笔者看来,最根本的一条应该是,我们教师要把所有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以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于每个学生,进而达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思想、知识、情感等交流体验的河流,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学会求知、求智、求趣、求美,并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古人云:“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语文课文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语文能力的例文,又何尝不是可供我们语文老师探索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例文呢?让我们怀揣一颗敏锐的心灵,且教且受益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陈桥中学)

猜你喜欢
语文教师
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的角色定位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多一点素质教育 少一点功利色彩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