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肿瘤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策略*

2014-10-11 09:42崔慢慢四川省人民医院妇产科成都610072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年3期
关键词:脏器类药物妇科

崔慢慢(四川省人民医院妇产科,成都 610072)

妇科恶性肿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目前,化疗仍是妇科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化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明显,但化疗可对机体正常细胞和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进而导致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因此,加强化疗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并及时予以治疗,对于提高化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研究探讨了妇科肿瘤患者在化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以及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4月接受化疗,并同时出现不同程度药物不良反应的妇科肿瘤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5~69岁,平均(47.83±5.89)岁;肿瘤类型包括子宫内膜癌42例、卵巢癌31例、子宫体癌16例、输卵管癌17例、绒癌9例;使用的化疗药物包括紫杉醇类、铂类、放线菌素D、环磷酰胺、氟尿嘧啶、依托泊苷、甲氨蝶呤、吉西他滨、博来霉素、长春新碱、伊立替康等。所有患者的治疗均按照国家标准化疗方案进行。

1.2 方法 查阅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脏器系统、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症状及所使用的药物类型等多方面进行总结归纳。

2 结 果

2.1 出现不良反应的脏器系统及不良反应临床症状 11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脏器系统分布及不良反应临床症状见表1。115例妇科肿瘤化疗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多脏器系统、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为主,在其他脏器系统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为接近。

表1 妇科肿瘤化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脏器系统及临床症状(n=115)

2.2 妇科肿瘤化疗后不良反应的治疗转归情况 115例妇科肿瘤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的治疗转归情况见表2。各种类型化疗后不良反应中,过敏性休克、骨髓抑制、心脏毒性、腹痛腹泻和呼吸系统损伤治疗效果较好。

表2 妇科肿瘤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的治疗转归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表1显示,妇科肿瘤患者出现的化疗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涉及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及全身性多脏器系统的损伤,与类似研究报道的化疗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涉及7大脏器系统较为一致[1]。由此可见,因化疗所导致的不良反应是比较接近的,这对于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导致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化疗药物主要是顺铂类药物,原因可能是顺铂和氧自由基的生成密切相关。氧自由基可导致心脏内多种亚细胞结构的改变,包括心肌细胞骨架结构完整性的丧失。与此同时,氧自由基生成增多可降低氧化剂的浓度,干扰心肌纤维细胞膜内钠-钾泵的作用,引起细胞内钙蓄积[2]。另有研究显示,紫杉醇类药物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心脏毒性,可引起心电图及血压的改变,导致心律失常、心肌炎等,且其不良反应的潜伏期较长,多数患者在紫杉醇治疗3个月后出现症状高峰期,部分迟发性患者一般在治疗5年后出现不良反应[3]。化疗药物导致的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诊断方法以常规的血压和心功能监测为主。超声心动图和放射核素心室造影检查可判断心室的收缩功能,而肌球蛋白、脑钠肽等质保的检测对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诊断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的治疗以控制化疗药物剂量为主,辅以基础疾病治疗,通过改善机体的基础状态而稳定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状态,对症治疗可采用利尿剂、正性肌力药物等。

呼吸系统是化疗药物不良反应所涉及的主要脏器系统之一。有研究显示,博来霉素是引起肺不良反应的主要药物[4]。然而,本次研究发现妇科肿瘤患者出现的呼吸系统不良反应主要由长春新碱所致,考虑可能与临床用药习惯不同有关。呼吸系统不良反应最常见的症状是呼吸困难、发热、疲乏无力等,体征包括呼吸音减弱、呼气无啰音等。呼吸系统不良反应的诊断以临床症状为主,可辅以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后者对了解患者肺部损伤程度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呼吸系统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法包括吸氧、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以及予以支气管扩张药物和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等。有研究显示,中医药对呼吸系统不良反应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通过服用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医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明显减轻,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1.36%,值得临床借鉴[5]。此外,动物模型体内试验证实,以吡非尼酮等抗纤维化药物治疗肺损伤小鼠模型后,小鼠肺功能下降程度有所减轻,且胶原沉积得以缓解,并可降低小鼠体内转化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6]。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一般由两个因素所致。一方面是化疗药物对神经系统的直接损伤,另一方面是化疗药物通过其代谢产物对神经系统产生的间接损伤。本研究发现导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药物主要是顺铂类药物。顺铂类药物很难穿越血脑屏障,但其和周围神经的亲和力很高。有研究指出,顺铂在背根神经节神经元中的药物浓度很高,推测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可能是顺铂主要的作用靶点,而在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听力下降为主,可合并颈部沿脊柱向双下肢传播的点击样麻木伴刺痛感[7]。另有研究认为,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还包括意识模糊、共济失调,脑脊液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而肌电图检查可显示为外周神经病变,不良反应严重者脑电图检查则显示为弥散性脑病[8]。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有助于明确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诊断,而其治疗用药以细胞保护剂为主,如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E等。美国临床肿瘤协会指出乙琥胺可减轻顺铂类药物的神经系统毒性,对患者血压的控制也有一定的效果。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是化疗后最早出现的不良反应之一。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为主。食欲缺乏一般在化疗后1~2d内出现,一般无需处理,症状严重时可加用黄体酮类药物。化疗导致恶心呕吐主要原因是药物损伤消化道黏膜,引起肠嗜络细胞释放5羟色胺(5-HT),后者结合肠壁5-HT3受体后产生相关神经信号,进一步将呕吐神经冲动传至延髓中枢,最终导致呕吐反应[9]。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可分为急性、迟发性和预期性。针对化疗药物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治疗原则是高效、低毒、经济,对于轻度不良反应可使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对于症状严重者,则可考虑联合使用皮质激素和5-HT3受体拮抗剂。此外,安定和抗组胺类药物不仅有止吐效果,而且有较强的抗焦虑作用。维持体内酸碱和电解质平衡则是治疗腹泻的重要原则。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初期表现以粒细胞减少为主,随病情发展,可依次出现白细胞减少和淋巴细胞系统受抑。导致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药物以顺铂类药物为主。有研究指出,骨髓抑制的程度和患者个体体质的关系极为密切,合并肝病、脾功能亢进及接受过核素照射治疗的患者,更易发生骨髓抑制[10]。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需监测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血细胞比容等指标,并在减少化疗药物剂量的同时,辅以促红细胞生长素。此外,预防感染对于出现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患者而言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说明的是,临床尤其应该重视和预防急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严重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

除上述主要类型的不良反应外,化疗药物还可造成皮疹、肝肾功能损伤等其他不良反应。其中,较为常见也较为严重的是手足综合征。手足综合征主要由过量使用卡培他滨等化疗药物所致。一般而言,化疗药物可导致人体生长异常旺盛,从而对分裂活跃的毛囊细胞造成损伤,引起毛发脱落,严重时可导致阴毛、腋毛、眉毛等的脱落。有研究指出,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可加重不良反应的程度,因此,肿瘤患者的化疗以选择单种化疗药物为宜[11-12]。此外,在化疗过程中,患者可在头部佩戴冰帽以收缩血管,从而降低毛囊对药物的吸收作用[13-14]。

综上所述,妇科肿瘤化疗药物可导致多种类型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和患者病情、用药种类、用药剂量及患者个体差异等均有关系。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适当减少化疗药物的使用剂量,并给予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以加强营养、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

[1]皋文君,刘砚燕,袁长蓉,等.国际肿瘤化疗药物不良反应评价系统--通用不良反应术语标准4.0版[J].肿瘤,2012,32(2):142-144.

[2]赵万红,曹星梅,何爱丽,等.氨磷汀对血液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肝脏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1,15(1):79-80.

[3]钱国安,王维利,陈艳,等.肿瘤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的非药物干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3):280-282.

[4]范春香,林春丽,吴天峰,等.射频疗法用于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2010,5(5):455-456.

[5]潘向荣.肿瘤化疗不良反应的中医药治疗近况[J].医学综述,2010,16(15):2358-2360.

[6]祁丽艳,郭春萍.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循证护理的实践[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8(10):1394-1395.

[7]Surendiran A,Balamurugan N,Gunaseelan K,et al.Ad-verse drug reaction profile of cisplatin-based chemotherapy regimen in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 in India:an evaluative study[J].Indian J Pharmacol,2010,42(1):40-43.

[8]徐丽珠.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述情障碍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10:164-165.

[9]蔡岩,隋彦.FOLFOX4方案预防消化道肿瘤化疗不良反应150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8(26):6471-6472.

[10]刘勇,包久铭.升白口服液防治肿瘤化疗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12):2023-2024.

[11]McNeal TM,Colbert CY,Cable C,et al.Patients′attention to and understanding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 warnings[J].Pati Intellig,2010,5(11):648-649.

[12]秦玉芬.参麦注射液减轻恶性肿瘤化疗不良反应临床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8):2274-2275.

[13]江小梅,彭杰文,萧剑军,等.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在转移性胰腺癌一线化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0):912-914.

[14]谭玉芬.36例患者紫杉醇过敏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6):2019-2020.

猜你喜欢
脏器类药物妇科
一例由大网膜破裂致多脏器粘连导致牛死亡的病例浅析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在达古雪山巅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
手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137例临床分析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PBL教学模式在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