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国杨百翰大学中文领航项目的汉语培训模式

2014-10-13 07:39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领航汉语大学

刘 瑜

(杨百翰大学亚洲及近东语言学系,美国,犹他州,普罗沃 84602)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美两国交流的日益频繁,中文教学在美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美国国防部的国家安全教育项目 (NSEP)把中文定位为 “关键语言(Critical Language)”,鼓励大学非中文专业学生以本专业知识为基础,培养具备专业化的中文能力,尤其鼓励具有农业与食物科学、化学、健康与生命科学、数学、社会学、人类学、计算机信息科学、历史、物理、生物、工程、国际关系、政治科学、商业与经济、环境科学、法律学及心理学等17种专业背景的学生学习中文,以服务于美国政府(Carlson, 1959)。

1.美国语言领航项目

根据国家安全语言计划①国家安全语言计划 (NFLI)属于美国国家安全教育项目 (NSEP)的一部分,由美国政府与高等教育机构合作成立的全国性语言教育计划,旨在培养关键语言的高级水平人才,以保护国土安全。(National Flagship Language Initiative, 简称 NFLI), 美国政府不但为在校大学生提供Boren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并于2000年底起筹备建立语言领航项目 (Language Flagship Program), 大力推广国内的中文、阿拉伯语、俄语和朝鲜语教育。语言领航项目由政府、教育机构和商业机构共同运作,每年获得联邦政府1.6千万美元的资助。在该项目中,学生在美国国内高校进行沉浸式语言培训后,会前往目的语国家接受强化式语言训练,并在当地实习锻炼。领航项目的教学严格控制为小规模的精英化教学方式,以求用最大的资源培养最杰出的人才。美国国家安全教育项目把语言领航称为 “美国高级水平语言教育的先锋范式”②引自美国国家安全教育项目中 “语言领航项目” 的介绍 (http: //www.nsep.gov/initiatives/flagship/)。,为美国培养出一批具有专业背景的优秀外语人才,以提高美国的国际竞争力、保护国家安全③基于国土安全需要而面向中文领航学生招聘的国家部门包括美国国防部 (含国家安全局、国防危险降低局、空军部密码逻辑分析);美国国务院 (含东亚暨太平洋事务局、国际情资计划局);以及美国情报系统 (含中央情报局 (分析方法人员、语言教师、军事分析员、开放资源人员、密码语言人员、政治分析人员)、国家安全局(语言教师、语言学家)、联邦调查局 (合约语言学家、特工))。。

语言领航项目于2002年获得拨款正式开始运作,早期培养对象主要面向高校中已获得本科学位的学生 (post-baccalaureate students),2005年拓展至中小学学生 (K-12),以三个学校为代表开始发展中小学领航项目 (K-12)。2006年1月布什总统在全美大学校长国际教育峰会提出的 “国家安全语言动议 (National Security Language Initiative)”,进一步扩展语言领航项目 (王建勤,2010)。自2006年起语言领航项目进入到本科教育,大批本科学生在学习各自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参加语言领航项目,接受精英化的语言训练。

以美国高校为基地的语言领航项目,与大学外语系开设的外语课程并不类同或重复,该项目有着特殊的定位。美国国防部语言领航中心指出,语言领航项目的语言培训其独特之处在于:

(1)在美国大学教育环境中,进行密集型语言和文化教学,包括集体训练和个别指导;

(2)学生能直接进入海外的大学学习,与此同时,接受高级水平的语言训练,并得到长期的文化接触;

(3)与公共或私人机构或企业合作,让学生在海外使用当地进行实习培训。

(4)为学生提供机会,使其外语能力达到专业水平的同时,也能自由地选择与语言无关的领域,攻读其专业学位。

简单地说,语言领航项目是带有职业规划性质的语言培训方式,以大学普通外语教育为基础,进行高层次、具有实用价值的精英化语言和文化培训,为美国输出 “关键语言”高级人才。

目前,美国共有十所高校开设中文领航项目,分别为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杨百翰大学、亨特学院、印第安纳大学、旧金山州立大学、密西西比大学、俄勒冈大学、罗德岛大学、西肯塔基大学。同时,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公立中小学 (K-12学校)也开展了中文领航项目。据统计,2009年参加中文领航项目的本科生总人数为307人①数据来自美国国防部语言领航中心2008~2009年年度报告。,2010年为403人,2011年为372人②数据来自美国语言领航项目主任Sam Eisen博士在国际教育管理协会2012年年会上所作的报告 “领航第一个十年的经验总结:培养关键语言的超高级水平语言人才”。。

另外,鉴于中文领航项目的成功先例,自2012年起,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北乔治亚州立学院与州立大学、乔治亚理工学院三所大学沿用中文领航项目的高级语言人才培养模式,面向美国预备役军官训练团学员 (ROTC)开设中文领航课程,以培养具有高级语言水平的预备役军官。

中文领航项目在中国的合作高校为南京大学。南京大学负责为美国全体中文领航学生提供为期半年的海外学习机会,学生不仅在南大修读高级写作、高级媒体及HSK备考课等课程,还能参与到该校非语言类的专业课堂中,与南大学子一起上课学习。

由于具有清晰而一致的培养目标,因此开设中文领航项目的高校在培养对象的选择、培养模式、考核标准等方面都相对统一。本文将以杨百翰大学为例,详细介绍美国领航项目的汉语培训模式。

2.杨百翰大学中文领航项目的汉语培训模式

杨百翰大学于2002年开始筹办中文领航项目,是美国首批开设中文领航项目的高校之一。该项目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考核标准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美国语言领航项目的创新性和针对性。

2.1 培养对象的选择和培养目标

2.1.1 培养对象的选择

杨百翰大学中文领航项目分有初级部(Early Track)和高级部 (Advanced Track), 初级部为高级部的准备阶段,未达到语言要求并有志于接受语言领航项目培训的学生先加入初级部,进行基础的语言培训和文化教学,相当一部分课程为大学普通中文课程,尔后进入高级部。高级部为项目的核心,语言领航项目培养模式和特色均体现在高级部上。本文将集中讨论高级部。

中文领航项目的目标是培养有一定专业背景、具备高水平中文能力的语言精英,因此项目在选择培养对象方面非常严谨,门槛较高。为了给参与项目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充足的资源,项目对学生人数有着严格的控制。每年能够进入领航项目高级部的学生保持在15人以内。

高级部所招收的一般为大三以上学生,学生已完成大部分的公共课,修读相当一部分专业课,有一定的专业背景知识,并有较充裕的时间进修中文。入学标准十分严格,学生应满足四项基本条件:1)总体学习成绩优秀,GPA至少在3.3以上;2)攻读双专业,其中一个专业为中文,另一专业为其他领域。若学生的专业为中文,学生应同时修读另一专业或副修,例如经济、工程、国际关系、生物等,确保学生除中文以外,有其他方面的应用技能知识①据统计,参加杨百翰大学中文领航项目学生的专业较常见的是会计、商业、经济、工程以及国际关系(Carl Falsgraf& Dana S.Bourgerie, 2008)。;3)以追求国际化的职业为目标。在对学生进行录取面试时,学生都会被询问到日后的职业规划,鼓励在具有较清晰的职业目标基础上进入领航项目,有目的地学习、训练;4)汉语听说读写能力至少为ACTFL的高级水平②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 (ACTFL)为美国对一般性语言能力或面向教育领域的语言能力评级所参考的语言能力分级标准,对语言能力分为初级低 (Novice Low)、初级中 (Novice Mid)、初级高 (Novice High)、中级低(Intermediate Low)、 中级中 (Intermediate Mid)、 中级高 (Intermediate High)、 高级低 (Advanced Low)、 高级中(Advanced Mid)、高级高 (Advance High)、最高级 (Superior)七个等级。其中领航项目所要求的门槛水平—高级低的标准是:可达到基本工作、社会及学术沟通需求。,或ILR的2级水平③跨部门语言圆桌量表 (ILR)为美国政府对面向工作场合的语言能力评级所参考的语言能力分级标准,对语言能力分为1~5五个等级。其中领航项目所要求的门槛水平 2级的标准是:能满足固定的社会交往需要和有限的工作要求。。

而学生在完成本土课程后还会再作进一步筛选,择优录取,语言达标、成绩优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学生能够接受下一阶段的培训,前往中国留学和实习。

2.1.2 培养目标

项目的培养目标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

(1)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领域中文能力。学生能够使用准确有效的表达、专业的术语,讨论和分析其专业领域的问题,写作论文,以及作正式的学术报告。

(2)使学生具备中文实践能力。学生能够在中国的大学中参与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师生交流,完成课程作业。并能够在中国本土企业中,使用中文与上司、同事、客户合作交流,完成工作任务。

(3)使学生具备较深入的文化理解。学生能够在中国学习、工作中有合适而得体的言行举止,符合中国的风俗习惯,对中国社会现象有深入的了解。

语言能力等级方面,完成项目后,学生中文水平达到ILR的3或3+级,即一般性的专业语言能力 (General Professional Proficiency),有能力完成较大范围的复杂而要求较高的专业性工作任务。或达到ACTFL的最高级 (Superior),即能够以正式或非正式的形式进行有效的交流,表达具体或抽象的意见,能写作实用的文章或社会、学术领域的报告。

2.2 培养模式

领航项目的培养模式分 “国内学习——海外留学——海外实习”三步走。 “国内学习”高级部课程包括两门必修课和多门选修课:必修课为专题研究 (Individual Studies)和高级会话 (Advanced Conversation),该两门课授课内容专为领航项目设计,仅限项目中的学生修读。专题研究课一方面训练学生报告技巧和在专业领域使用中文的能力,另一方面则加强其对中国社会的文化理解;而高级会话课主要训练学生口语能力、辩论技巧。

选修课包括现代汉语作品选读 (Selected Readings of Modern Chinese)、中国文学翻译(Chinese Literature in Translation)、现代中国文学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当代中国文学(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古代汉语和中国古代文学 (Classical and Literacy Chinese),选修课为学校东亚语言系开设课程,供全校学生修读。

国内学习时间通常为一年,一般在秋季和冬季两个学期进行沉浸式的中文学习, 学生也可在春季或夏季学期继续修读专题研究课。

若领航学生过去并无在中国大陆或台湾地区生活或留学的经历,他们会被要求在完成国内第一年学习后的暑假期间,参加领航项目所批准的短期汉语强化项目,这些项目包括:美国各大学联合汉语中心汉语项目 (Associated College in China,ACC)、CET汉语强化项目(CET Intensive Chinese Language)、美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汉语项目 (Council o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Exchange, CIEE)、 印第安纳大学领航中文学院 (Indiana Flagship Chinese Institute, FCI)、 清华大学 IUP汉语项目 (Inter-University Program, IUP)、台湾国际华语研习所汉语项目 (International Chinese Language Program, ICLP)、密西西比大学青岛中心汉语项目 (Ole Miss)、普林斯顿北京中文培训班(Princeton in Beijing, PiB)、俄勒冈大学哈尔滨中心汉语项目 (University of Oregon-Program in Harbin)等。

第二年学生前往中国留学及实习,由于学生能完全沉浸在中文及中国文化的环境中学习和工作,这一年被视作学生在领航项目整个学习阶段的 “巅峰年” (capstone year), 是学生中文学习最有成效的一年。该第二年上半年,学生于中国南京大学留学,修读高级写作、高级媒体及HSK备考课,并与中国学生一起、按同等的要求和评分标准修读相关的专业课。下半年则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到中国不同的单位实习,包括企业、研究机构、事业单位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熟悉中国的企业文化,他们所选择的实习单位一般为中国本土的机构或企业,不能是外资企业或外国企业驻华办事处。

2.3 “订制” 的学习过程

2.3.1 个别辅导

领航项目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资源,以使其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项目实行个别辅导制,为每位领航学生配备一到两位具有相关专业的中国本科生,辅助学生在领航项目中的中文学习。学生每周与辅导老师有五个小时的见面时间,共同讨论中文学习中的问题,让学生在有限的语言环境下尽可能地与中文母语者接触,获取较多的使用中文的机会。

2.3.2 基于专业和就业方向的专题研究课

图1 :高级部学生专题研究报告领域统计

他们所学习的课程体现了 “量身订做”的特点。在领航项目的其中一门核心课程 “专题研究” (Individual Studies)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情况、学业兴趣和就业方向,选择某一研究课题作为学习内容,教师与学生一对一授课,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语言能力进行讲解、指导和讨论。学生在专题研究课上所学习的内容并非 “泛泛而谈”,其选题、理解及讨论都有一定的深度。如,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选取他所感兴趣的 “中国的网络战及防火长城”话题,生物学 (医学预科)专业的学生选取他在专业课上曾学习过的课题 “神经系统的早期发育”,而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则选取“中非关系”这一具有国际视野的话题。从2004~2012年间,杨百翰中文领航项目高级部学生共完成172项专题研究,研究选题涉及社会、军事、环境等二十多个领域,学生最为关注的领域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国际关系、商业及法律 (见图1)。

一对一授课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从中文报刊、书籍中选择适当的学习材料,上课前对生词、语言结构、文章背景、内容理解等方面做好准备,上课时就材料的内容和观点进行充分的讨论和辩论,提出有见地的观点。如此,学生在有限的上课时间中达到最高效率的学习和训练。

2.4 考核方法

2.4.1 课程考核

领航项目十分重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辩论能力和正式场合表达能力,因此两门必修课分别以辩论比赛 (debate)和学术报告 (oral presentation)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高级会话课在期中和期末分别举行两次正式的辩论比赛,学生根据分工进行申论、质询、答辩、自由辩论和总结陈词,另有一位学生担任主持。辩论的话题从中国的社会现象中选择,如 “农民工入城打工是利还是弊”、 “中国政府是否应该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美国应否对非法移民就地合法化”等。

专题研究课在期末进行一次学术报告,学生在15分钟内就某一研究话题进行正式的报告发言,学生按要求以得体、准确的语言,结合该领域的名词术语,有层次、有条理地介绍分析,提出个人看法。最后5分钟接受现场观众的当场提问,用中文作答,观众包括领航项目全体师生、其他学习中文的学生以及校内的中国学生。学生所作的报告内容丰富,深入浅出,话题多样,如 “建国后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 “中国外汇管理的沿革” “西部大开发政策” “沃尔玛进军中国的战略” “中国的宪政主义与法律工具论”等。

为了检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辨写作能力,体现学生一学期以来的学习成果,专题研究课的另一考核方式是提交作品集 (portfolio)。学习成果作品集内容包括:3000字左右以中文写作的专题研究论文及其生词表;口头报告幻灯片;学生每周所阅读的关于中国当代社会文化文章的读后感及其生词表;个人简历或自我鉴定。

2.4.2 语言能力考核

除课程考核外,学生在领航项目学习期间,也被要求参加各类标准化考试,以评估学生在项目学习期间,尤其是进行海外学习前后中文水平的进步程度。这些考试包括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的口语考试 (ACTFL-OPI)、写作考试 (ACTFL-WPT);中国政府的汉语水平考试 (HSK);ACTFL-BYU计算机自适应化听力及阅读考试 (ACTFL-BYU Reading&Listening Tests)。经过领航项目两年的强化训练,学生的 ACTFL-OPI(Oral Proficiency Interview)口语考试及ACTFL-WPT(Writing Proficiency Test)写作考试成绩,90%以上的学生从进入领航项目前的中级中 (Intermediate mid)达到高级低 (Advanced mid)以上的水平,大概35%的学生从中级高 (Intermediate high)提高至高级中 (Advanced mid)水平,10%的学生甚至能够达到最高级 (Superior)水平。听力和阅读考试成绩也达到高级水平,其综合语言能力大大提高。同时,学生也能自如地使用中文相关术语对其专业领域知识进行介绍和分析,他们在中国实习时能顺利地与中国同事交流、合作,完成相应的实习工作任务,甚至获得实习单位的青睐,邀请他们毕业后返回该单位工作。

3.小结

美国中文领航项目自创办以来有着长足的发展,并取得卓越的成绩,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优秀的双语人才。不少由中文领航项目毕业的学生因为出色的语言技能、丰富的文化交流经验而受到美国政府部门、商业机构、各名校研究生院的青睐,许多领航项目毕业生正利用其优秀的双语能力和文化理解,为中美合作、美国国家安全事业做出贡献。

美国中文领航项目以培养具有高级水平的汉语人才为核心,强调学生工作环境中运用中文的能力,重视学生中文能力的实践性和专业性,这是有别于美国高校普通中文课以及中国高校的汉语课等基础语言技能培训课程的最大特征。随着海外汉语学习热持续升温,汉语学习者人数不断增加,其汉语水平不断提高,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日益加深,学习者对于中文学习的目标和要求因此将逐渐提高并有更强的针对性,而专业汉语教学也将面对更多的学习者,涉及更多的领域,更为普遍。另一方面,汉语学习者具有低龄化的趋势,不少美国的中小学把中文课列为外语选修课之一,并且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沉浸式双语教学项目(immersion Chinese program)。目前有越来越多的美国高中生在进入大学时已具备一定的中文基础,这要求美国高校的中文教学不能再局限于开设基础语言技能的中文课程,而需要向更高的水平、更广的领域延伸。语言领航项目作为美国高级水平语言教育的先锋范式,体现出美国外语教学的一种新思路,通过对中文领航项目的了解,将能更好地掌握海外高校汉语教学的变化和发展。

王建勤 2010 美国“关键语言”战略与我国国家安全语言战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Christensen, M.B.& M.Noda 2002 A Performance-Based Pedagogy for Communicating in Cultures:Training Teachers for East Asian Languages [M].Ohio: Foreign Language Publications.

Falsgraf, C.& D.S.Bourgerie 2008 The language flagship:multiple approaches to creating global professionals[A].IIE/AIFS Foundation Global Education Research Reports, U. S. -China Educational Exchange: Perspectives on a Growing Partnership[C].New York: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83-97.

Carlson, T.E. 1959 Guide to th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ct of 1958[M].Washington: U.S.Dept.of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 Office of Education.

Madeline, K.S. 2012 Languages for specific purposes

curriculum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Language

Flagship Programs [J]. Modern Language Journal(96):140-157.

Nunnery, N. 2011 Crossing the language barrier:Chinese Language Flagship Program is chipping away the divide between two cultures (Chinese Language Flagship Program)[J]. Mississippi Business Journal(7):21-26.

猜你喜欢
领航汉语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学汉语
领航
《大学》
领航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大学求学的遗憾
领航海外
领航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