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快餐“沦陷”:终结洋品牌食品安全神话

2014-10-14 13:35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4年29期
关键词:福喜洋快餐麦当劳

不要被洋巨头的光环所迷惑,只有加强监管,才能维护舌尖上的安全

毋庸讳言,这是又一桩令人震惊的新闻。在经历过食品安全事件集中爆发的前几年后,我们原以为至少已经找回了食品安全的底线;可是,这家隶属于美国OSI集团的美国独资企业——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再次将我们拉回到残酷的现实之中:用冷冻臭肉制作“小牛排”;用过期鸡肉、鸡皮捣碎制成“美味”麦乐鸡;随意篡改鸡肉产品的保质期;霉变的牛肉切片再加工……如果没有东方卫视卧底记者的镜头呈现,公众或将很难相信,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国际知名洋快餐店居然常年以过期原料回馈中国消费者的忠诚和信赖。

的确,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外资食品企业的安全更有保障,这样一些流着国际名企血液的外资企业,是守法、严谨、负责甚至良心的代表。然而,当修改产品生产数据已成“公开的秘密”,公司内部邮件对此均有非常细致的记录,但监管部门却毫不知情;并且,其工作人员甚至侃言“过期也吃不死人”——如此无良的企业,今年竟被评为“上海嘉定区食品生产安全先进单位”。这样巨大的反差,无疑是个黑色幽默。

这已经不是洋快餐第一次发生质量问题了。2012年,麦当劳在北京的一家餐厅被央视曝光存在卫生问题,包括更改甜品保质期、掉在地上的肉饼被再加工;2012年底,百胜与麦当劳的供应商六和等被爆出把关不严,让超限使用药品的“食药鸡”进入供应链。从“苏丹红”事件,到炸鸡油重复使用,再到使用“速生鸡”……“麦大叔”、“肯大爷”等进入中国之后,为什么会从人们心目中的好榜样变成“坏叔叔”、“怪大爷”?为什么福喜公司作为全球多家知名快餐品牌的供应商,居然实行双重标准,在美国用X光检测食物,在其他80多个国家并无违规纪录;却明目张胆将“过期变质肉”优先安排在中国使用?

洋快餐频频沦陷,不仅触及了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也击碎了所谓的高品质神话。这让我们开始思考洋快餐的中国命运。消费者是不是也应该从中反思,不能再盲目地成为洋快餐的“脑残粉”!

上海警方日前已对“福喜涉嫌使用过期原料生产加工食品事件”进行立案调查,5名涉案人员被依法刑拘。

●媒体评点:透过外资企业在整个食品安全产业链上的大面积失守,让我们看到:加强食品企业的商业伦理教育,唤醒企业家和每一位员工的道德品性,让企业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道义,其必要性不容忽略。而相应的,胡萝卜和大棒必须一起使用。因为福喜食品的所作所为,不是什么“入乡随俗”,而是对中国消费者的歧视;这样的歧视,又是建立在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歧视之上。好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更是监管出来的。这一次,挑战食品安全底线的福喜食品,会不会“死得很惨”?正在二次征求意见的《食品安全法》又能从中获得哪些启示?我们期待着……(张燕、舒圣祥,红网)

◎话题拓展:光环的背后;神话的破灭;舌尖上的安全;企业责任;道德;诚信;自律;监管与问责;不容挑战底线……

(资料来源:《新京报》、东方网、人民网等)

猜你喜欢
福喜洋快餐麦当劳
麦当劳开在加油站
麦当劳的小吃货
一年送出15亿个玩具的麦当劳
洋快餐少吃为妙
猎鸟
麦当劳里
不宜用洋快餐做孩子的奖品
舌尖上的洋快餐,谁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