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去向何处

2014-10-16 15:34李为举
职业·下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职业学校改革语文

李为举

摘 要:职业院校语文教学处境尴尬,必须改革。要改革,就要适应社会要求进行教材改革,改变教学方法和思路,提高教师自身业务和素质,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再创一片新天地。

关键词:职业学校 语文 改革

笔者在一所职业院校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多年了,其间职教语文教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职教改革已经开始,教师必须理解新教改的内涵和理念,了解学生了解社会就业需求,并在实际教学中贯彻这些理念,才能让职教语文教学得以创新和重生。那么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到底去向何处呢?

一、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

1.语文课教学逐渐边缘化

近年来,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课程安排逐渐实用化,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中大都在增加专业课课时,削减基础课分量。市场需要就是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方向,学生常说“我将来去煤矿工作,好像用不着语文”,这话虽然说的绝对,但不无道理。

2.教师教学方法急需改进,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很多中职学校的语文老师在授课中仍然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与时俱进创新探索,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人一书一黑板,台上讲得兢兢业业,座上听得昏昏欲睡。

二、改变现状的几点思考

1.教材主动变,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目前笔者学校使用的是劳人版教材语文,虽几经修订,但大部分还是从初高中教材中选取的一些篇目,与煤炭企业知识联系不紧密,为煤炭专业服务的功能不强。而新教改是适应现代社会企业需求的,新教改更强调在学习过程中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平时授课除了传授必要的基础知识外,还要做好双边教学,师生沟通,增加信息量,培养坚实的读写能力,培养语文素养。学校校用的语文教材,古汉语、现代文和应用文部分各占大约三分之一的比例。古、现代美文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真善美的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的责任感、使命感。而应用文部分可以培养学生对一些将来工作中必然接触的应用文体的写作能力,比如最基本的书信、通知、请示、总结、调查报告、实习报告等。

2.教法主动变,变生硬为生动,变被动为主动

把多媒体手段引入语文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化繁为简,化生硬为生动,变无声为有声,让学生喜闻乐见。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笔者在讲授屈原的《国殇》时,就从网上下载了名家配乐朗读的这首诗,再配以精心挑选的图像,就把诗中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学生无不为之振奋为之动容,沉浸在作品的意境中,引起感情共鸣,进而达到理解的目的。笔者讲授《红楼梦》节选部分《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用了近一周的时间做出一份flash课件,插入了电视剧的一些视频,包括主题曲《枉凝眉》,并且用表格的方式对比分析了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等人的性格特点,整堂课没有哪个学生听课分心做别的事,而且学生在课后纷纷表示这样的语文课有趣了,好学了。

多媒体为我们探索职教语文课不同教学类型提供了新的思路,以后多媒体在职教语文课堂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将越来越重要。

3.教师主动变,适应教改新要求

(1)努力提高自身语文素养。首先,认真钻研现行语文教材,熟悉初高中教材里的名家名篇,授人一滴水,自己有一桶,其实一桶怎能够呢?应厚积而薄发。其次,谙熟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最基本的ppt课件制作应该运用到得心应手的程度,至于将flash动画链接入语文课件也并非难事,只要细心学习,一段时间后是可以制作基本的动画动作的。再次,注重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课后努力扩展自身的知识面,因为学生尊敬的是博学多识的教师。

(2)树立新的教学观。过去的职教语文学习和考试机制僵化落后,部分教师满堂灌,学生不用思考,主动性、积极性没有了这又怎能不产生厌学的情绪呢。这实际上是彻底的本末倒置了。教师应是引领者,学生是探求者。

目前,学校基础课采取的考核办法是题库考试法,教材学完,老师摘其要点结集成题库,让学生复习备考。这种方法死板落后,与现代职业教育的灵活机动性背道而驰。学生学的是可以灵活运用的知识,培养的是优秀的个人素质,这岂能是一纸题库、一份试卷能达到的?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市场需要的是复合型的人才,如果技术素质不高,企业就不会用。大中专院校的学生源源不断走出校门,我们技校生同他们竞争的筹码是,学好专业知识,获得一技之长,学好基础知识,培养优秀素质。这也为职教语文改革指明了方向,也是职业院校语文教师的责任!

(作者单位:山东省新汶矿业集团高级技工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业学校改革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校班主任工作
让管理更有效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