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的“功利化”困境及对策探究

2014-10-20 11:34武少辉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功利化写作能力素质教育

受当前教育“功利化”倾向的影响,语文教育忽视其内在的“非功利”发展规律,片面追求短期教学目标和效果,遭遇语文教育地位边缘化、重“工具”轻“人文”教育偏见及实践教学环节淡化等发展困境。新形势下,为顺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语文教育改革应遵循其内在发展规律,确保其母语教育的中心地位不动摇,切实发挥其特有的文化传承及人文建构等作用,以响应国家关于规范汉语使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

语文教育 “功利化” 困境 对策 探究

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片面追求短期效益,实用主义和拜金主义盛行,文化建构滞后于经济发展,导致当下教育改革呈现“功利化”趋向。受此影响,语文教育发展亦遭遇前所未有的“功利化”发展困境,表现出语言教学枯燥乏味、人文教育严重缺失、内在教育规律被漠视、教学效果无法保证等瓶颈性问题,已与当前的教育改革精神背离。从宏观文化层面讲,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社会学科,将关系到国家现代文明的建构和个体公民人格的重塑,亦与民族精神的培育及传统文化的传承息息相关。鉴于此,为顺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语文教育改革必须着力于“功利化”困境的破解,重新确立其中心统领地位,才能真正起到传承和发展华夏文化的作用。

一、语文教育遭遇的“功利化”发展困境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通常要借助听、说、读、写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知识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1]除此之外,在素质教育改革体系中,语文教育实际上还承载着统筹人才全面发展的作用,毋庸置疑地应居于现代教育模式的中心地位。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语文教育的发展却遭遇诸多发展困境,甚至受到前所未有的冷遇。

1.语文教育整体地位的没落和边缘化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语文教育都必然承载着母语传承的重任,应系统地贯穿于各类人才教育的始末。但是,在片面追求应试效益的形势下,我们的语文教育则遭遇不同程度的地位没落和边缘化。在中小学,语文教育虽然形式上位居主干课程之首,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已经成了“没落的贵族”。我们知道,语文成绩的提升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与英语、数学等课程相比,其教学投入很难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于是,为了短期提升综合成绩,实现阶段性的升学考试目标,很少学生会主动加大语文的学习投入。受学生理念的影响,特别是在最后的备考阶段,应试主导下的语文教育则一步步陷入“听天由命”的边缘化状态,根本无法保证语文知识的传授效果。

更为尴尬的是,在完成高考教育之后,语文教育本应在高校发挥人文教育功能,力主国民的人格建构和民族精神塑造。而事实却是,在“功利化”教育的影响下,高校的语文教育彻底走向了边缘,完败于“外国语文”——大学英语。比如,高校非中文专业的研究生考试,两门公共必考科目是英语和政治,几乎所有重要的考试和资格认证都与语文教育毫无关系。于是,语文教育在非中文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几乎消失,备受非中文专业课程的排挤和冷落,最终成了高校中文专业的“特权”。很显然,语文教育地位的没落以及边缘化态势,与其所应承担的教育责任严重不符,也不符合教育部倡导素质教育的精神。

2.语文教育重“工具”轻“人文”的痼疾

语文教育兼具两个特性:一是工具性,侧重语言知识及言语技能传授,其教学过程可操控性较强,可在较短时间内出效果;一是人文性,侧重人文精神的建构与民族性格的培育,成果显现较为隐性、且周期较长,短时间内很难出效果。因此,在“功利化”的课堂教学中,为达到短期内提升成绩的效果,多数语文教师会侧重语言教学,而忽视或摒弃人文教育。事实上,语文教育一贯重“工具”轻“人文”的教育模式,完全割裂了语文教学内在的联系,课堂教学的执行存在舍本逐末的问题。而且,语文教育中由来已久的课程教学偏见,过于强化语言教学的工具性、抽象性、枯燥性等特征,而淡化了文学教育的人文性、形象性、生动性等特性,直接导致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反感和讨厌,致使语文教学效率较低、教育发展趋势每况愈下。

3.语文教育中写作教学环节的淡化

写作行为是一个复杂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行为,是语文教育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写作能力既可体现学生对语言知识、技能的掌握,亦可体现其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人文性建构。基于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功能,语文教育若想实现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就必须强化以写作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教学环节。但是,“功利化”评价体系的影响下,中小学应试写作能力培养模式,抹杀了学生的写作个性、情感需求及创新意识,最终导致学生渐渐对写作失去兴趣。另外,高校的写作教学多为中文类专业开设,其他专业几乎不会涉及写作教学,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无从谈起。就是中文类专业,其写作实践教学课时设置也是少之又少,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应用型需求。而且,写作训练是要下苦功夫、坐冷板凳,多数教师及学生很容易会对写作教学失去耐心,写作能力的培养很难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目前,语文教育中写作实践教学环节被漠视,其课堂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写作训练效果,学生写作能力普遍低下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语文教育破解“功利化”困境的对策分析

当下,语文教育遭遇“功利化”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整体态势和风气的影响,也有教育既定思维和模式的制约,亦有语文教育自身发展的实际问题。总体上讲,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评价“功利化”态势,应是导致语文教育陷入发展困境的直接因素。因此,我们要想从根本上提升语文教育的社会效益,发挥其传承母语文化、构建人文环境的作用,就必须针对症结进行“去功利化”对策的探索与实践。

1.切实确立语文教育的中心地位

素质教育改革的实质,“就是要全面培养与提高受教育者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与创新素质”[2],服务于中国经济文化的建设发展,服务于民族精神及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据此,无论是汉语言的言语技能,还是汉语言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素养,都应是现代社会综合性人才所应首先具备的能力。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语文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语言知识,培养学生较高的言语技能,引导学生用好母语;还应当着力于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科学培养学生的人文观、创新观与整体观,这是其他任何课程都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无论是从哪个角度讲,语文都应处于各课程、各学科的统领地位,语文教育也必须处于各级、各类课程教育的中心位置。在大力倡导传统文化的趋势下,学校教育只有摆脱“功利化”教育对语文课程的威压,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中心地位,才能从教育层面上把国家规范汉语发展、弘扬民族文化的精神落到实处。endprint

2.科学界定语文教育的社会功能

根据教育服务社会发展的理念,任何教育行为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功利性。目前,语文教育表现出的社会效益不明显,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科学界定清楚语文教育的“功利”目标。事实上,在素质教育体系中,语文教育的“功利”目标具有多维性,既强调语言、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性教育,还要凸显作为人的德育、美育等精神建构;从服务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讲,语文教育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3]。依此看,语文教育的功能涉及个体的精神培育和社会文明体系的建构,可为国家经济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提供强力的精神支撑,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影响力。语文教育的过程可能仅限于课堂教学,但其效果却会波及整个社会现代文明的发展,可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和智力支撑。因此,科学界定清楚语文教的“功利”目标,并树立其在教育层面的权威影响力,才能真正发挥出语文教育的核心性社会功能。

3.树立并传承好大语文教育理念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曾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社会生活的外延相等”。也就是说,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它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与发展,在社会生活中学习与运用,又为社会生活服务”[4]。因此,为摆脱当前“功利化”教育的制约,语文教育必须立足社会发展,树立并传承好大语文教育理念,应从启蒙教育到高等教育全面系统、不间断地推进语文教学。大语文教育理念强调“联系社会生活,着眼全面育人,坚持整体结构,实行教学民主,着力培养自学能力和习惯,重视训练效率”[4],旨在倡导贯穿国民一生发展的、全方位的母语及母语文化教育工程。因此,语文教育改革必须依据其“非功利”的发展规律,立足于国民教育和文化传承发展,改变短期“功利化”的教育理念,结合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学生的特点,从语言教学至人文教育分解出不同教育环节,实施系统的、分阶段、目标明确的语文教学实践改革,从而实现语文教育全面服务社会发展的目标。

三、语文教育应积极与现代社会发展接轨

当下语文教育改革的推进,除了需要宏观层面的调控政策支撑之外,还需要微观上进行内部的改变和创新。目前,按照素质教育培养综合性、应用性人才的目标,语文教育自身发展也存在考评体系单一、直接服务社会领域功能不突出的问题。因此,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语文教育改革应依据学生的多元需要,积极推行内部微观上的结构调整和教学改革。

1.语言教学应体现时代性和生动性

根据语文教学的内在规律,语文教育的第一阶段是语言教学,传授母语的语言知识,从最简单的字词拼写到复杂的句、段、篇的构造逐步推进,最终落脚到言语技能的培养。在传统语文教学中,语言教学侧重书面语教学,强调语言符号系统的概念和运用知识,过分依赖既定文本而显得相对枯燥乏味。而随着文化的多元发展,特别是网络等新媒体的盛行,语言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介于传统的书面语和口语之间,又衍生出了一种特殊语言形式——网络语言。据此,为体现语言教学的时代性和生动性,语文教育可将网络语言纳入课堂教学,尝试改变传统文本教学的枯燥乏味,凸显新媒体下语言教学的时代性和生动性。事实证明,网络语特别是网络流行语的纳入,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通过诸多表现形态间文化内涵的比较,彰显母语发展的时代性和生命力,进而实现了语文教育与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

2.借助阅读弘扬民族文化及人文精神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及文化素养的积淀,是要通过语文教育的阅读训练来实现。但是,传统语文教育的阅读训练多服务于应试的需要,侧重教材特定篇目的课堂阅读,而忽视课外多元信息的阅读训练,很容易与社会发展脱节,也无法实现弘扬民族文化及人文精神的功能。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语文教育对于学生的阅读训练应体现多元性和系统性,既要有课堂阅读的针对性训练,还必须鼓励学生积极涉猎课堂以外的优秀文本。从训练的目标分析,语文阅读训练不但要立足于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升,还应着力强化人文精神的培育功能。因此,为弘扬民族文化及人文精神,语文教学应正确引导学生尝试多元阅读,阅读内容应涵盖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常识等材料,阅读形式应采用课内与课外结合、包括适当的网络信息的涉猎,阅读目的应兼顾感知能力和精神熏陶,如此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高素质人才。

3.写作训练应体现语文教育的社会应用性

写作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着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语文教育服务社会的最直接功能之一。一直以来,社会对于语文教育的写作教学存在偏见,片面地认为写作就是文学写作,也有将其当作苦差事而搁置一边的。而且,多年来应试教育影响下,中小学的写作教学片面地立足于文学写作或议论文写作,缺乏与社会接轨的应用文写作的引导和训练。事实上,写作是各类知识信息的记载和传递,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们传递信息和知识的必备技能。另外,根据当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大学生写作技能的缺失已经成用人单位颇为无奈的事情,一定程度上暗示了语文教育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忽视。在此情况下,语文教育改革就应该立足社会实际需求,明确语文教育写作实践教学的作用,注重学生多元写作能力的培育。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推行多文体的写作训练,分阶段涉及文学写作、新闻写作、论文写作、应用文写作等多类型引导,并结合不同学生的特长及专业特色尝试专项写作训练,切实体现语文教育的社会应用性功能。

————————

参考文献

[1] 张瑾,黄晓玲.大学生素质教育与语文教学改革.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9).

[2] 燕国材.素质教育的回溯、成就与思考彭.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3] 冉小平.略论素质教育与语文教学管理.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4] 刘晋生.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巩固基础学科的地位.教学与管理,1996(5).

[作者:武少辉(1979-),男,河南宝丰人,平顶山学院文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任洪钺】endprint

猜你喜欢
功利化写作能力素质教育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解决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的创新机制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对“无功利化阅读”的思考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