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历史课堂趣味性的策略

2014-10-21 20:08徐香峰
学园 2014年34期
关键词:趣味性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徐香峰

【摘  要】随着学讲教学方式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自主学习更需要教师的趣味教学,就初中历史而言,趣味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笔者从巧妙导入新课、渗透热点时事、创设丰富情境以及组织实践探究这四方面谈增强历史课堂趣味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  趣味性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109-01

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很多是因为历史课的感悟和影响。学讲教学方式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好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情,积极改变教学方法,努力打造趣味课堂,优化教学效果。趣味教学是教师采用丰富多样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性,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

一 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生的思维偏于感性,学生会用心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课堂开始前五分钟是决定学生注意力能否集中的关键,教师的导入语对稳定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兴趣具有重要作用。巧妙地导入新课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新课奠定基础。如教学对外开放逐步扩大时,我先给学生播放一首歌曲《春天的故事》,学生在音乐声中渐渐地安静下来,聚精会神地感受音乐的魅力。歌曲播放完后,我问学生:“这首歌里提到的一位‘老人,你知道这位‘老人是谁吗?能说说他的主要事迹吗?歌名中的‘春天的故事指代的是什么?”巧妙导入新课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集中注意力,优化历史教学。

二 渗透热点时事,拓宽学生知识面

历史与时事是密不可分的,很多时事的发生都和历史有着直接关系,与时事脱节的历史教学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历史教师应关注社会热点,了解时事内容,在教学时适时地给学生渗透这些知识,让学生把历史与实际相结合,拓宽学生知识面,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如中日关系愈发敏感,很多学生只知道钓鱼岛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却不清楚关于钓鱼岛问题形成的详细历史过程。针对这一现象,我特地花一节课的时间来给學生讲解钓鱼岛问题因二战结束后美国主导的《开罗宣言》中没有明确钓鱼岛主权归属是造成钓鱼岛问题悬而未决的根本原因。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历来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大量的历史证据面前日本占岛行为无疑就是明抢豪夺,中国对南海问题以及钓鱼岛问题的一贯态度就是“寸土不让,寸土必争”。给学生讲解钓鱼岛屿的历史,可以让学生理性地评论热点时事,扩大学生的知识层面,帮助学生认识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对于我国的国防和外交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全面提高学生剖析历史的能力。

三 创设丰富情境,优化课堂教学

初中生的形象思维比较强,抽象思维稍显薄弱,在学习时通常会对一些年代久远的历史感到束手无策。教师不妨借助一些历史图片以及视频资料,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把抽象、枯燥的历史文字转化成历史视频展现在学生眼前,渲染气氛,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一节的课堂设计:我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第一次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以及“开国大典”这两段珍贵的视频,形象生动、直观具体,学生看过之后情绪高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对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又如在教学南北战争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解放黑奴宣言》颁布的意义,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表演情境:假如你是美国南部的一名黑奴,当你看到、听到这个宣言的时候,你会有怎样的表现?学生很兴奋,说出“立刻去投奔北方”“召集南部的黑奴就地起义”“假装什么都不知道,静静地等候时机的到来”等答案,学生表演得惟妙惟肖,语气、动作、神情都透露出喜悦之情,便于学生理解教材中提到的“极大调动广大黑奴的革命积极性”的内容,优化课堂教学。

四 组织实践探究,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教无定法,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情,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教学时,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补充以及拓展,以丰富学生视野。如在教学“文革”知识时,教师可以开展一次专题报告会,组织学生探究“文革”发动的原因、知青与“上山下乡”运动等历史事件,让学生按照学讲学习小组,自主选择一个命题,命题选定后可以通过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搜索以及寻访“文革”期间的老人等方式收集资料,把采集来的资料进行汇总和归纳,以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观看,让学生把自己采访中的心得体会“讲出来”。组织学生实践探究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整合和归纳知识的能力,学讲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历史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情,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努力打造趣味课堂,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趣味教学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巧妙地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渗透热点时事,发散学生思维,拓宽学生知识面;创设丰富的情境,加深学生理解,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实践探究,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教师应全身心地投入到学讲方式的教学实践中去,积极落实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地位,培养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的能力,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环节,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庞远燕〕

猜你喜欢
趣味性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以画之名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趣味几何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