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道德滑坡现象的思考

2014-10-21 19:53李红兵
学校教育研究 2014年23期
关键词:职业中学道德品质滑坡

李红兵

近几年在上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学生的农学专业实践课时,都会碰到一种情况,那就是近1/4的学生不愿动手,尤其不愿跟锄头土地打交道。究其原因,有的认为跟土地打交道是乡下农民的事情,有的怕弄脏了手。同类事情在校园里也越来越常见,学校里的劳动课,只要班主任不在场,干活的就只有班干部和家庭比较困难的学生。学校搞困难学生补助时,要求平分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垃圾随意丢、粗话随意说的现象比比皆是。德育质量的滑坡,已成为职业中学的一道尴尬风景。新形式下,如何加强德育教育,如何面对德育滑坡,已成为西部地区职业中学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形成原因及表现

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的转型期,新旧体制之间的矛盾冲突,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的行为时有发生;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在严重存在。校园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已经不再是一片净土,干扰越来越多,形形色色的东西都在侵蚀着我们的教育肌体,学校德育的内容与社会的一些现象严重脱节。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家庭的影响是职业中学学生道德滑坡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发展的结果使很多家长在生活富足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休闲时间,这种条件使不同的家庭有了不同的选择,有的家长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孩子有了更好的学习条件;有些家长则在家大摆麻将宴,孩子的一些合理要求也置之不理,这类家长给孩子太多的零花钱,对孩子的要求就是不惹太大的乱子,学习不是最差就行,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庭只负责孩子的学习费用及其他日常支出。再者,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过分溺爱也使当代职中生中有不少人形成在家耍少爷脾气,在外摆公子威风的不良习气。

职业中学学生道德品质的滑坡,学校教育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原因。国民经济的增长,国民素质的提高,使公民的法律意识日渐增强,《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的相继出台,为教育者依法治教、依法执教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也为一些爱钻空子的学生家长提供了借口,以往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于一些中职学生根本不起作用。

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国家给职业教育注入了一些新鲜的血液,在经费保障方面,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实现了对涉农专业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免学费,而且还给予每生每年1500元的国家助学金补助;在升学就业方面,中职学生可以选择就业,也可以选择参加高考。这些优惠政策一方面给学校带来了新一轮的发展,给在中考中失利的学生提供了高考上大学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使职教又得紧跟应试教育的指挥棒,而忽视了职业中学赖以生存的根本—“职业”这个根本,过分强调书本内容而轻视实践操作,导致学生厌学情绪加重,道德品德进一步滑坡。校园里,师生见面不打招呼,食堂打饭时,同学之间互不相让,甚至乱挤,公交车上,男女老幼一起挤的现象越来越常见。

二、应对策略

职中学生道德品质的滑坡,给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整个社会来讲也是一种潜伏的危机。这些学生中,有一部分学习成绩相对较好,但道德品质极差,另一部分道德品质差,学习成绩也差,但头脑灵活,能言善辩。这两类学生如果教育好了,是社会的一笔财富。从形成原因看,各方面都有责任,所以在转化的时候,也应齐心协力,齐抓共管。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学校应加强政治思想工作。要转化道德后进生,学校首先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对于这类学生,学校只能以预防为主,改变以往的以班会、校会批评为主的工作方法,不采用一锅搅的方式,要因人而异。有的同学道德品质差,但自尊心极强,只适合单独做工作,否则就会打击其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头脑灵活而又极易随波逐流的学生,应该多给他找一些自身优势,在适当的时机和场合给予表扬,多讲讲发生的身边富有正能量的事件,效果还很明显。这两种方法都不奏效的,该在班会校会上公开批评的还得批评,该处分的还得处分,实行红白两出戏同唱,也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第二,应加强家校联系。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是学生道德品质转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传统的方法是家访、开家长会。落后地区职业中学的教师往往因为课时任务重,没时间来进行家访,能利用的就只能是家长会和平时的电话沟通。传统的家长会往往就是老师通报学生不足的会,有些不够理智的家长回去后会对儿女劈头盖脸一顿骂,甚至拳脚相加,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使学生对家长会相当反感,而且还会使这部分学生更坚定的站在老师的对立面。针对这种情况,我觉得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家长会应该成为学校和家长双方默契配合的润滑剂,教师要充分利用家长会的有利时机,和家长充分交流,发现学生更多的优点。在家长面前,教师应该拿出教师的气度,尽量宽容和肯定,跟家长交换意见,找到最适合该生的教育方法,这样既能改进学习方式,还以转化德育后进生。

第三,加强教师队伍的自身建设。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弘扬,除了要有正确、规范的导向之外,还要依靠个人的道德自觉。职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学生还会有一定的向师性和模仿性。要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教师首先要身体力行,积极加强自身建设,用高尚的道德来要求自己,不断进行自我教育,提高道德水平。针对有些人把道德修养看作是可有可无的小事,认为只要有了钱就有了一切,有的人把道德败坏归咎于市场经济,认为是经济的发展使道德出现滑坡。作为教师,应当对这些错误的观点进行驳斥,并且以身作则,以身边的事实为例让学生知道,市场经济并不是道德伦丧的经济。通过教师的言行举止,言传身教,使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道德行为规范,一些道德后进生也因有一个良好的氛围而逐渐转化。

总之,面对道德贫困生,广大教师首先要充满信心,热爱教育、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尽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率先垂范,做先进生产力和先進文化的推动者和弘扬者,做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猜你喜欢
职业中学道德品质滑坡
某停车场滑坡分析及治理措施
品质培养势在必行
夏季大山里的隐形杀手——滑坡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好奇”的代价
职业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职业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方法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乐于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