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习作教学

2014-10-21 19:53叶日基
学校教育研究 2014年23期
关键词:范文事物习作

叶日基

习作对许多小学生来说简直是“酷刑”,每到作文课都是“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烂铅笔头”的情形。一到真正习作的时候,小学生几乎百思冥想都写不出半个字来,到最后干脆抄袭他人的作文等。然而现在还有不少教师仍然采用“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了摆脱作文教学的困境,提高学生的水平,让学生由“怕”习作变成“爱”习作,教师就必须更新语文教学观念,教给学生好的习作技巧和方法,使学生的作文由千篇一律的“次品”变成各有特色的“杰作”。

一、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捕捉材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小学生害怕习作的首要问题就是缺乏材料,没有材料会使得他们习作难以下手,不知该写什么。因此,在这一点上特别值得教师关注。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观察事物时,无意注意起着重要作用,他们注意的稳定性、持久性很差,观察事物往往是走马观花,不注意细节。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细心发现任何事,引导学生认识该写的事物有哪些。当然,以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习作时间不能太长,最好是当堂可以完成,因此,在观察提点完后就要求学生写,写作要求要明确。对于写事作文,有些学生认为只有反映好思想、好品德的好人好事,才能写进作文,这个认识是错误的。当然,作文要写有意义的事,但有意义的事并不意味着都是好人好事。像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无论是在学校发生的还是在家庭或是社会上发生的,只要自己觉得印象深刻,感受较深的都可以写。在他们观察事物的同时,教师最好能指导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都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记下来。而为了让学生真正体验生活,更好地观察生活,老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扩大他们的生活面。同时引导他们体验生活,多听、多看、多问、多思,主动获取习作素材。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捕捉材料方面,除了上述所说的观察身边的事物之外, 可以在阅读中获取。有很多学生都没有课后阅读的习惯,教师要注意引导,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推荐给学生好的作品,让他们学会阅读,喜欢阅读,自主阅读,在读中自读自得。同时鼓励学生朗读、背诵好的段落、文章,丰富他们的语言材料,使他们在习作时前遣词造句一触即发,得心应手,再也不会感到“心中有话说不出了”。

二、让学生找到自己的语言,爱怎么写就怎么写

往往有很多学生收集了不少资料,而且能说会道,就是写不出一篇作文来。而这也多半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太高,使学生没勇气下笔而导致的后果。所以教师必须明白,小学生作文不是文艺创作,在指导他们习作时,不要任意拔高要求。教师在指导习作时最好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分层制定难度适中的目标,实行因人而异的的训练方法。鼓励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尽可能地发挥出最好的习作水平,让每个学生都尝到自己成功的果实。并且,在学生习作之前应该先让他们阅读范文。但给他们阅读范文并非叫他们“克隆”范文,而是教会他们习作的表达方式,明白范文里流露出来的真实情感、思想,描写的真实的生活,让他们领会到范文语言的精妙,想象的丰富,并且模仿那样的形式来写,写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在向别人介绍各种有趣的人或事时,只要他们找到自己的语言,自由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倾诉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的看法,他們就可以轻松的习作,从而写出了他们的心声和个性。

三、引导学生取材习作,连段成篇,相互批改

在小学生习作中,许多学生的作文都写得很长,却没有人知道里面到底写了什么。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文章是向人家介绍一件事或一位人物,表达自己一定的情感。所以,教师要强化学生的客观意识,在写作前要他们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思考:我的文章写给谁看?怎样写才能把事物说明白,进而能打动人,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就这点而言,教师必须详细指导学生习作的表达方式,运用能把文章写得通顺流畅的技巧。而这个技巧是从平时的学习中积累来的。

好的作文不只是写出来的,还是改出来的 。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所以必需培养学生习作后要修改的习惯。但是,如果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确实是有点枯燥乏味,也许没几个学生会有那个耐性认真修改的。为了让学生形成乐于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采用多种修改方式,充分调动全班、小组和个人的积极性,使习作修改氛围轻松、团结、和谐。

四、教师及时批改,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

学生费尽心思而且改了又改才完成一篇作文交给老师,都有一种急于知道老师如何评价自己作文的心理欲望,这种渴望老师评价的心理正是激励他们把作文写得更好的动力。因此,教师无论多忙也要及时把学生的作文批改出来,及时发还给学生,并予以肯定、褒奖,对于优秀作文,要进行展读,推荐发表,通过多种方式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写得好的学生 尽快尝到自己习作成功的甜头,使他们越写越爱写,产生强烈的习作欲望。让写得不好的学生趁热打铁,尽快着手修改或重写。那些经过修改、补写或重写的作品,教师则随日批改,让学生的求知欲得到及时满足,而适时点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批改作文时,要注意发现“差”生作文的“闪光点”。一个好的段落,一个好的句子,甚至是一个好的词语都要尽量找机会予以展示,可在讲评中作为范例。有点进步的学生就及时加以鼓励,树立他们的自信心,让“差”生也享受自己习作的成就感,提高他们写作的兴趣。

总之,要使小学生真正的轻松习作,在现代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只有以先进的理念,创新的举措,开放的过程,构建鲜活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才能真正的解放小学生的大脑和文笔,让他们做到“以我手写我心,以我心吐我情”,写出一个率性、真诚、活泼的自我。

猜你喜欢
范文事物习作
春色几许(简谱)
单独中的洞见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
习作展示
春天来啦(2则)
学滑板的启示
范文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