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初筛结果与蛋白印迹法确认结果比较分析

2014-10-24 00:49俞研迎李之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杭州310003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年3期
关键词:性病初筛艾滋病

俞研迎,李之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杭州 31000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是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传染病之一,而HIV抗体检测是目前诊断HIV感染的主要依据[1]。国内现行的HIV抗体检测程序是先初筛再确认[2]。为了解HIV抗体初筛检测结果与确认检测结果间的关系,现对本院2010~2012年HIV抗体初筛结果及初筛阳性标本确认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2012年与本院接受HIV抗体初筛检测的标本229 034份,其中初筛阳性标本313例。

1.2 仪器与试剂 双抗原夹心法HIV-1/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试剂(北京万泰)及 HIV-1/2硒标试剂(美国雅培),均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且批批检合格试剂,并在有效期内使用;BEPⅢ全自动酶标检测仪(德国贝灵)。

1.3 方法 采用ELISA或胶体硒法HIV-1/2检测试剂进行初筛,并根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的要求,对初筛阳性标本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原理或不同品牌试剂进行复检[3]。复检结果为阳性时,将初筛及复检标本均送至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进行确认,确认检测采用蛋白印迹法(WB)。

2 结 果

2.1 不同年份标本初筛及确认检测结果 2010~2012年,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确认检测阳性符合率逐年增加,不确定率和阴性率逐年下降,见表1。

2.2 不同试剂复检结果与确认检测结果 不同试剂复检结果与确认检测结果见表2。

表1 2010~2012年HIV抗体初筛和确认检测结果[n或%(n)]

2.3 确认检测阳性患者性别及年龄分布 2012年确认阳性标本84份,对应患者中,20~<50岁59例,占70.2%;男性患者73例,占86.9%,见表3。

表2 2012年不同试剂复检结果与确认检测结果[n或%(n)]

表3 2012年男、女性HIV抗体确认检测阳性分布(n)

3 讨 论

HIV感染可发展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即艾滋病。目前,艾滋病的防控形势较为严峻[4]。2010~2012年本院HIV初筛阳性标本313例,经WB确认225例,连续3年临床标本确 认 阳 性 率 分 别 为 0.11% (77/72 030)、0.08% (64/76 754)、0.10%(84/80 250),高于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报告》中公布的国内人群感染率(0.058%)[5]。2012年 HIV抗体确认阳性患者中,10~<20岁和80~<90岁年龄段各有1例,需引起警惕;20~<50岁年龄段有59例,占70.2%(59/84);男性HIV抗体确认阳性者多于女性。与《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报告》公布的艾滋病感染人群年龄分布广且以青壮年男性为主相符[5]。

2010~2012 年 阳 性 确 认 率 分 别 为 69.4% (77/111)、68.8%(64/93)和77.2%(84/109),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若参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版)》的要求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原理或不同厂家试剂对初筛阳性标本进行复检,则2012年HIV确认阳性率从77.2%(84/109)增加至97.6%(80/82),而初筛阳性复检结果为单试剂阳性的标本,HIV确认阳性率只有14.8%(4/27),与韦雪芬[6]报道的双试剂初筛阳性标本与WB确认阳性符合率高于单试剂阳性标本的结论一致。

2010~2012 年初筛阳性标本确认检测结果不确定率和阴性率呈逐年降低的趋势,主要是因为临床实验室检测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且HIV初筛检测试剂质量明显提升。初筛阳性患者确认实验检测结果为不确定时,提示患者可能处于早期HIV感染的血清转换期,需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定期随访复查[7],也可能与免疫接种、自身免疫病、肿瘤等其他因素有关[8-10]。初筛阳性而确认实验检测结果为阴性则可能与初筛试剂灵敏度较高有关。虽然初筛阳性确认率逐年提高,但初筛实验室与确认实验室的职责有所不同,因此HIV感染的最终确诊必须依据WB确认结果。

[1] 车盼芬.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的探讨[J].当代医学,2008,14(20):152-153.

[2] 徐钟渭,徐红,项珍.浅谈我国新分析HIV/AIDS患者失访问题[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8,14(4):396-398.

[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Z].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9.

[4] 蔡志宏.重视艾滋病卫生宣教,做好艾滋病防控工作[J].当代医学,2011,17(4):164-165.

[5]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报告[Z].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

[6] 韦雪芬.初筛实验室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分析[J].医学动物仿制,2010,26(7):601-602.

[7] 韩晓旭,欧阳金鸣,孙宏,等.三、四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应用于HIV-1早期感染者的比较[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2,35(6):538-543.

[8] Schupbach J.SHCS and the laboratory diagnosis of HIV infection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V Western blot to virus quantification and clinically relevant virus characterization[J].Ther Umsch,2004,61(10):603-607

[9] Uneke CJ,Alo MN,Ogbu O,et al.Western blot-indeterminate results in Nigerian patients HIV serodiagnosis:the clinical and public health implication[J].AIDS Patient Care STDS,2007,21(3):169-176.

[10]周晖,江楚文,李珩,等.综合医院HIV抗体筛查阳性样本的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9,15(6):597-600.

猜你喜欢
性病初筛艾滋病
《 世界艾滋病日》
体检人群使用NOSAS评分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初筛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Multiple gastric angiolipomas:A case report
艾滋病能治愈吗
预防艾滋病
医疗机构在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探求
优化无偿献血初筛岗位检测流程探讨
性病传播谈论多 专家探讨正其说
关于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