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推广产前超声筛查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4-10-24 00:49娄小嫣九龙坡区第一人民医院重庆400050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年3期
关键词:扫查基层医院先天性

娄小嫣(九龙坡区第一人民医院,重庆 400050)

先天性畸形是胎儿在母体宫腔内身体发育异常,从而出现的各种先天性缺陷。先天性畸形的发病与遗传因子异常、母体宫腔内环境异常以及分娩时的创伤等因素有关[1]。相关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国内每年出生的先天性畸形儿例数高达100万左右[2]。在孕期早期发现胎儿缺陷,及早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能够有效减少严重畸形儿的出生[3]。产前超声检查是作为非侵入性的检查手段,能够较为清晰地反映胎儿在宫腔内的情况,是畸形儿产前筛查较为理想的检查手段,对减少严重先天性畸形儿的出生具有积极的意义[4]。基层医院是妊娠期妇女接受产前检查的一线医院,在基层医院开展产前超声筛查对降低畸形儿的出生率意义重大[5]。本研究分析了于本院行产前超声筛查的产妇临床资料,以探讨基层医院开展产前超声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5月至2013年2月于本院行产前超声筛查的产妇2 590例,年龄21~36岁,平均(25.13±3.27)岁,孕周15~40周,平均(22.83±4.96)周。

1.2 方法 在本院彩超室医师中,挑选具有一定的彩超检查诊断经验、业务能力较强的医师至具有丰富产前超声诊断经验的三甲医院进行专科进修,进修完成后根据超声技术诊断规范完成本研究中所有产妇的产前超声检查工作。所有产妇的检查均采用德国西门子SEQUOIA-51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0~5.0MHz;检查时产妇取仰卧位,对每例胎儿的头部、颜面部、脊柱、上肢和下肢、胸腔、腹腔、脐带等各器官的各个正规切面进行全面的扫查,以确定各器官是否正常。胎儿心脏扫查采用四腔心头侧偏转法进行快速筛查,胎儿四肢扫查采用连续顺序追踪扫查法进行筛查,胎儿唇腭裂等颜面部异常的扫查采用三平面正交超声扫查法筛查。追踪所有产妇分娩或者引产的结果,并和产前超声筛查结果进行比较,以评价产前超声筛查的诊断价值。产前超声筛查所检出的畸形胎儿的分析指标包括畸形胎儿检出时孕周、羊水的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描述。

2 结 果

2.1 产前超声筛查诊断结果 2 590例孕妇共检出超声筛查异常25例,畸形儿检出率为1.00%,最常见的畸形类型为心血管系统畸形[44.00%(11/25)],其他畸形类型包括单脐动脉、泌尿系统畸形、腹部畸形、肌肉骨骼畸形以及颜面部畸形。产前超声筛查发现异常的孕妇,其孕周最早为12周,畸形类型为单脐动脉。产前超声筛查诊断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孕妇产前超声筛查诊断结果(n=2 590)

2.2 各种畸形类型具体诊断结果 11例心血管系统畸形胎儿中,室间隔缺损、心包积液各2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主动脉弓发育不良、冠状静脉窦扩张、心室壁增厚、下腔静脉离断、永存左上腔静脉以及肺动脉增宽各1例,见表2。2例泌尿系统畸形胎儿包括尿道闭锁1例及肾脏发育不良1例。1例肌肉骨骼畸形为双足内翻合并双手屈曲畸形。2例腹部畸形胎儿包括脐膨出伴脐带囊肿1例及部分内脏反位1例。1例颜面部畸形胎儿为面部赘生物。

表2 不同类型心血管系统畸形诊断率[n=11,n(%)]

2.3 产前超声筛查结果和分娩或者引产结果比较 2 590产妇于分娩或者引产时确诊胎儿发育异常26例,产前超声筛查检出25例,漏诊1例,检出率为96.15%,漏诊率为3.85%。漏诊1例为生殖器畸形,其余25例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诊断结果均于产妇分娩或者引产后得到证实。

3 讨 论

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彩色超声诊断仪扫描图像的分辨率不断提高,超声检查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不断提高[6]。同时,由于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安全、能够动态显示观察部位、无辐射等优势,在孕妇产前检查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7]。

先天性畸形是由于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胎儿发育异常,出现不同类型的先天性缺陷。先天性畸形儿的出生对人口素质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规范的产前检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先天性畸形儿的出生率,提高人口素质[8]。产前超声筛查是产前检查的重要环节之一[9]。

在本研究中,最常见的胎儿超声筛查异常类型为心血管系统畸形,而产前超声筛查最早可在孕12周时检出单脐动脉型先天畸形。由于胎儿在宫腔内的体位不断变化,在超声检查时必须注意全面扫查各个系统,并仔细观察,尽量避免漏诊的发生。对于既往有畸形儿分娩史、妊娠过程中接触放射线等致畸因素、羊水量异常、胎儿体形异常、胎儿器官异常等的产妇,必须进行多次、定期复查,以尽可能早期发现畸形胎儿[10]。

笔者所在医院为基层医院,为开展产前超声筛查工作,并保证超声筛查诊断的准确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包括选派业务能力优秀的超声科医师到产前超声诊断经验丰富的上级医院进修、开展相关文献学习、严格按照《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的相关规范进行操作等[11]。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有效保证了本院产前超声筛查的准确性。在本研究中,2 590例产妇产前超声筛查检出畸形胎儿25例,检出率为1.00%(25/2 590),略低于阚玉琦等[12]的研究结果。25例畸形胎儿的诊断均得到产妇分娩或者引产结果的证实。2 590例孕妇产前超声筛查漏诊1例生殖器畸形胎儿,漏诊率为3.85%(1/26),检出率为96.15%(25/26),漏诊率与王海燕等[13]的研究报道类似,但检出率略高。胎儿生殖器畸形容易出现漏诊,主要是由于生殖器位于胎儿两腿之间,较为隐蔽,且在超声扫查中,该部位容易被胎儿肢体所遮挡,检查者难以清楚辨别[14]。

综上所述,基层医院开展产前超声筛查对提高畸形胎儿的检出率、优化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基层医院应当严格规范操作、增强自身业务水平以提高产前超声筛查的准确性,降低漏诊率。

[1] 李颖,杨柳,杨文方,等.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0,18(12):755-757.

[2] 张蕾,陈功,郑晓瑛,等.中国出生缺陷致残现状与预测[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1,30(3):190-194.

[3] 王传香,童坤,王元瑗,等.产前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J].山东医药,2012,52(26):68-69.

[4] 董晓秋,王璐璐,毕伟,等.产前超声检查的意义及局限性[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19(12):760-762.

[5] 丁淑平.产前超声诊断在基层医院新生儿出生缺陷检查中的临床价值[J].中外医疗,2011,30(19):177.

[6] 王惠香.妇产科超声技术的应用现状及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1,7(2):141-142.

[7] 邓静花.产前常用超声切面检查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2,31(10):161-162.

[8] 李敏,赵丽萍,商颖,等.社区儿童的出生缺陷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1,19(10):607-610.

[9] 王磊,郭丽云.超声在产前检查胎儿畸形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2):146-147.

[10]黄琼晖,宋晓红.基层医院开展产前超声筛查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24):155-156.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J].中国妇幼保健,2003,18(1):5-7.

[12]阚玉琦,范毓萍,张兴普,等.胎儿畸形产前超声筛查在基层医院开展的可行性研究[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1,12(3):191-193.

[13]王海燕,杨艳红.基层医院提高胎儿畸形产前超声筛查阳性率的经验[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1,8(1):187-193.

[14]伍霞芳,彭晓慧,黄卫飞,等.台州医院2007~2010年产前超声检查胎儿异常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4):2130-2132.

猜你喜欢
扫查基层医院先天性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钢板超声波自动扫查方式对探伤覆盖率的影响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TOFD检测中初始扫查面盲区高度确定方法分析
基于RCC-M标准的对接焊缝超声波扫查工艺及其分析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探索大医院帮扶基层医院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