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人马建华

2014-10-27 16:14郅尚军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4年7期

郅尚军

上篇:事业有成遭人嫉

新安县冶金矿产公司经理马建华被免职了。

当县A局的几位局长在矿产公司会议室的讲坛上宣布了这一决定之后,在场的六十多名职工都懵然了,人们像被当头打了一闷棍一样,心被缩成一团,一个个怀着不可置信的心情,睁大眼睛相互惊愕地张望着,仿佛一场从天而降的灾祸,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降临到这里一样。会议室里没有一个人说话,静得连针落地的声音也能听见,人们像被窒息了,空气凝固了,紧张得将要爆炸。停顿了片刻,局长又宣布了对公司新班子的任命……这时,在场的职工们再也忍耐不住了,像突然醒悟一样,大声地毫不顾及地谈论着自己的看法,会场顿时像一锅翻腾的沸水,任凭局长们怎样呼喊,让人们静一静,静一静……可大伙儿仍像没听见一样。几个局长发怒了,声嘶力竭地强迫大家不要说话,人声戛然而止。接着,一个又一个职工便借故陆续地走出了会议室。一个个气得额上青筋条条暴起,有个副局长可能是由于过分恼怒的缘故,急得满头是汗,气得连话也说不出来,但这一切都是徒劳的,会议就这样怏怏不乐地结束了。

这天中午,矿产公司的大部分职工连饭也没吃,有几十个人当即跑到县委、县政府,找到书记、县长及其他领导直面陈述了自己的看法,对公司领导班子的调整表示了强烈的不满。有二十多个人分别向上面的各级领导写信上书,反映矿产公司的真实情况,要求马建华重新担任经理,对局里调整的新班子表示无法接受,并建议上级出面进行行政干预。

公司的这次人事调整像一阵飓风,当天下午便传遍了整个县城。这天晚上,在县城的大街小巷里、在千家万户的院子里、住室内、数不清的人们在隆冬的寒风中,在火炉房,议论着全县这一重要新闻,并各自发表着自己的各种看法和种种猜想。当天夜里,县里有关局、委、办的一些领导找到县委书记、县长,请求对矿产公司的领导班子进行重新调查了解、慎重考虑……

第二天,召开矿产公司下属企业、厂矿经理会议,七十多名企业的厂长、经理对公司领导班子的调整,特别对马建华经理的免职,表示了强烈的反对。会议一开始,就同领导安排的意图大相径庭,一个个争着发言。有十几位厂长、经理针对马建华被免职一事,向县、局在场主持会议的领导,当面提出严厉地责问,其言辞之尖刻,情绪之激昂,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有些厂长流着眼泪,抽泣着,断断续续地叙说了本企业怎样由过去亏损严重,在马经理的指导下扭亏增盈的过程。参加会议的厂长、经理们公开声明,拒绝接受新领导班子的领导。他们怀着对免职经理马建华的同情和惋惜,纷纷送了各种纪念品,多达几十件,占据了会议室主席台周围几乎所有的空间。充满强烈火药味的会议,一直在局领导的多次阻止之下,于下午三点才草草收场。

马建华被免职的第五天,洛阳市重工局、乡村经济管理局、市属郊区的有关领导,专程乘车到新安县找到主要领导,愿以高薪优惠条件,聘任马建华到市属单位任职。

马建华被免职一事,打乱了全县工作的正常进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们不得不对自己的工作重新安排调整。

因工作积劳成疾,躺在病榻上的县委第一书记,咬着牙,忍着病痛,一边吃着药,仔细听取了来自全县各方面对马建华免职一事的情况反映和汇报,并决定当即召开有关方面领导商议此事……

商谈了一个多月,引进数千万元的企业投资项目,准备前往意大利考察的县长,在听了许多人对马建华免职一事的反映和汇报之后,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这个问题进行重新考虑研究。

任何单位领导班子的调整和干部的任免是何等平常的事情。为什么一个不足百人的小小企业,对其领导班子的调整,在全县人们的心中激起了如此强烈的反响和震撼?

为什么马建华经理的免职,在公司内部的职工中引起了如此剧烈的震动和不满?

为什么这样一个小小的企业,一个局属下的二级机构的经理,在市、县领导的心目中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

世界上的任何事情既有果,都有因……

一九八四年七月,在一个骄阳似火的中午,马建华到县冶金矿产公司上任了。

他高高的个儿,留着背头,穿着洁白的良衬衫,皮带插在腰间,显得十分笔挺、精神。他是受县原化肥厂老厂长,现任县A局局长的青睐,被调到这里担任经理的。

当他一踏进矿产公司的院子,到处是砖头瓦砾,垃圾遍地;院子四周长满了一尺多高的荒草;一排参差不齐,高低不平,大小不一的鸡舍横贯院子东西;成群成群的鸡子在院内到处乱飞,昼夜不息的咯咯叫着,在四处觅食。这狼藉满地的一切根本连住户都不如,更不用说像个单位的样子,马建华头轰的一声,心中一阵阵酸楚……

上个月,县委组织部找他谈话,让他到县外贸局担任领导职务。当他接到通知的当天晚上,A局的局长,建华的老领导找他谈了一个通宵。

老领导反复给他讲:“我刚到这个局,下属几个企业都严重亏损,看在我的面上,你随我到A局来,助我一臂之力,帮我搞活一个企业,不然,工作局面展不开啊!”

建华还能说什么呢?世界上还有什么比领导的信任更宝贵呢?

“只要您同组织部协商好,我没意见。”建华爽快地答应了。

“论级别待遇,外贸局比这里高得多,按理说我不能影响你们年轻人的前途,可我了解你,到这里更能发挥你的特长……”老领导语重心长地说。

“好吧,就这样。”

建华就是这样一个人,对党的事业,对领导,对朋友从不计较个人的荣誉地位,利害得失,不管到哪里都是工作。为了事业,为了工作,为了四化建设,他可以赴汤蹈火,对同志对朋友他可以两肋插刀,个人的名誉地位算得了什么?

经过老领导同组织部门协商,改变了组织部门领导原来的安排布置。

在几年前的一次局属所有企业负责人会议上,一提起矿产公司的班子配备,在场的人都皱着眉头,害怕得像瘟疫传染给自己一样,躲避着领导搜索的目光。正当领导们苦于无奈之时,这时马建华忽地站了起来,一拍大腿气昂昂地说:“矿产公司没人去,我去!”

在场的领导们都面面相觑,长长出了一口气,这顶愁帽子也总算卸掉了。

马建华到矿产公司上任了。这个三十出头的中年人,尽管他雄心勃勃,满怀着振兴新安矿业发展的豪情壮志和开拓一番事业的强烈愿望,但他心里也拿不稳。他清楚地知道,事情是复杂的,道路是曲折的,现实是严酷的……

矿产公司虽然不大、人员不多,可是个人才荟萃,藏龙卧虎之地。四四年抗战时期参加工作的老革命;“文革”前的县委常委;城关镇的老镇长;“文革”期间的洛阳市二轻局局长;全县最大企业的党委书记……就是一般工作人员也是背靠大树,同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上任的第二天,马建华就召开了全公司的职工大会,在会上放了炮:“在一年内,使公司的产值、利润翻一翻,……”

他在上面大讲,下面职工们摇头晃脑,咂口吐舌、交头接耳地开着小会。

“吹牛皮不报税,净让他瞎吹了。”

“不服他娃子能,不出三天不让他哭脸才怪哩!”

“仨月不上,非让他挟着铺盖走不可!”

“不知天高地厚,干几天他小子都服气了。”

搞企业马建华也是有点经验的。1975年,他在县化肥厂担任车间主任。1980年,在化肥处于滞销,产量下降,企业严重亏损,濒临破产的情况下,领导调他担任厂供销科长。他带领全科人员,面向国内市场,足迹遍及全国十多个省、区,进行市场调查,捕捉信息,利用南北种植季节上的差异互调余缺,在产品成本相同的情况下,使该厂由原来的亏损几十万元很快盈利一百多万,开创了化肥厂建厂史上最好的黄金时期。《洛阳日报》以头版头条的显赫位置进行了报道,厂志曾写他挽救了化肥厂的命运。

八月上旬的一天,太阳像火炉一样蒸烤着大地,晒得人浑身流油。马建华没有乘车,他徒步从南到北查看全县的所有耐火厂。每到一处,只见到一座又一座高炉孤零零地矗立在烈日下,炉的四周长满了没膝深的荒草,一堆又一堆煅烧后的铝土熟料,像一座又一座小山似的堆放在那里,布满了厚厚的灰尘,看来已有好几年没人问津了。查看了所有的耐火厂之后,他又到集体、联户、个体户厂长们的家中走了一趟。

在石寺镇,他看到了原镇办耐火厂的厂长。当厂长知道他是县矿产公司的新任经理时,激动得双手紧紧地握住不放,像见了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连拉带拖地把他推到屋里,又是做饭、又是倒水,忙得不可开交。坐定后厂长开朗豁达地说:“马经理啊!今天您能光顾我这寒舍,我都满足了。”

“三年前,镇党委研究把我从支部书记的位置上调到耐火厂当厂长之后,县领导大力支持,镇领导亲自为我贷款,方圆左近的亲戚朋友,争相介绍人要求到耐火厂干活,你不知道那时,每天大车来小车去有多热闹啊!您想当时我有多神气了,唉!”厂长叹了口气说:“这两年我们因产品打不开销路,造成滞销负债几十万,上面催要贷款,职工发不了工资,我们兑现不了承诺,最后追究责任,我受了组织处分。原来的领导、同事、亲朋好友再也没人踏进我的门槛,真是‘门前冷落车马稀。马经理啊,您是这几年来,第一位到我家中的贵客,我永远忘不了您!”

马建华还能说点什么呢?他心情沉重,面对盛情的主人,他只是强颜欢笑地点了点头。

在铁门镇,当马建华走到从事铝矾土煅烧的个体户张厂长家的门前时。在门外吃饭的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及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和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都瞪着惊恐的眼神望着他,当他走近离这家门口仅有二丈多远时,这母子三人不约而同地拔腿就跑,然后“砰砰叭叭”地把门关上了。

马建华不知所措,迎头吃了一个闭门羹,他顺便拐到了隔壁,同张厂长的邻居座谈后才知道。这个从事铝矾土煅烧的专业户,现在因产品没销路而负债六万多,讨债要账的几乎天天不断。张厂长一年多来,一直在外躲账,没敢回家,在外靠打零工度日。家里的家具、牲畜、浮产都被讨账逼债户收拾一空。今年春节,要不是亲戚邻居接济,这家恐怕连年都过不去……

马建华一听,头猛的轰了一下,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

在北冶乡,他见到了联办耐火厂的李厂长,当他自我介绍了之后,李厂长一家七口人抱头哭成一团。李厂长年逾七旬的老母哭昏了过去。

待全家人的心情安定平息之后,李厂长断断续续地谈起了他们八户联合经营耐火厂的简单经过:他们因信息不灵,缺乏对外做生意的经验,又不懂科学管理,去年发的上万吨料子因不合格,款被对方拒付,仅此一项就损失二十多万元。其他股东不满意,把他起诉到法院,法院按渎职罪判了他一年徒刑,最后经过多方求情,改为监外执行……

听到这里,马建华这个中年汉子,再也抑制不住感情的闸门,泪水从他那宽阔前额下的眼眶里涌了出来,和着满脸的汗水汩汩地流淌着。

一连几天,马建华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脑海中像翻腾澎湃的大海,这一幕又一幕的情景在他的脑海中一次又一次地闪现着。我县矿产资源这么丰富,种类这么多,可群众还是穷得叮当响,端着金碗讨饭吃。个别从事矿业开发的专业户因信息不灵,资金短缺,技术落后,造成亏损,负债累累。作为县冶金矿产公司的经理,他深深的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不轻啊!严酷的现实,激励着这个血气方刚的中年人……

三天之后,一个新的方案在他的脑海中形成了。

九月初,盛夏的暑气还没有完全散去。马建华带着两个人,借了三千元钱,踏上了东去的列车。到省冶金矿产公司、省冶金建材厅、省磨料磨具公司、中央冶金部等单位,向有关方面的专家请教,向领导询问,同有关方面座谈,对我县的几种主要矿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供需情况进行了全面的了解,掌握了有关资料和信息。尽管目前还产大于销,但市场需求仍然很大,随着大工业的兴起,市场需求量将会逐年增多。况且,我县的矿产品储量大、品位高、质量好。在脑子中形成了这初步的概念之后,他当即拍案,借款向全国有关用户发了广告,又按照已了解到的情况马不停蹄地对东北、华北、华中、中南、西北的二十多个重点厂家进行了逐一调查,并当即签订了一批数目可观的合同。

出去一趟,行程数万里,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时间仅一个半月,花去几千元。马建华还没回来,家里早已乱成一团,各种猜想和议论满天飞。

“他马建华哪里是为了工作?他来矿产公司就不是真心实意搞好工作,他看公司负债还少,刚来,就拿着公款到处游山玩水……”

有几个人商量着,等他回来非把他撵走不可。

马建华回来了。他是迈着坚实的步子,怀着满载而归的胜利者的微笑回来的,不管有多少风凉话,别人对他采取哪些行为他都全然不顾。回来的当天晚上,就召开了紧急会议,组织公司全体人员,全力以赴奔赴各个乡镇,按合同、按质量要求,立即组织各厂矿进行生产。

修复炉子需要资金,开采矿石需用资金,购买煤炭需用资金,短途运输需要资金,工人工资需要资金。全县各厂矿资金严重短缺,为了如期兑现这批合同,取得信誉,打响第一炮,马建华到银行贷款,银行不予理睬,公司严重亏损,没有单位担保,人家不予办理。马建华无奈,找县主要领导请求出面帮助,又向有关厂矿求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有关领导和单位的帮助下,终于贷款四十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全县的群山又开始沸腾了。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原来停产的耐火厂全部上马投产,又新建了四十多座新炉子,使全县耐火厂总数达到七十多个。

合同签订了,生产上去了,运输成了主要矛盾,铁路运输紧张,车皮计划很少,又难以报批。马建华又奔波了,他到核工业部找到了本县的一个同乡,又通过同乡,几经周折同西北铁路局取得联系,下了赌注、画了押,以上百万元的租金,租下了一辆专列自备车。

天哪,这自备车可不是闹着玩哩,在全国县级公司恐怕还没有这个先例。马建华太胆大了,为运输下了这么大的赌注,风险太大了,一旦搞不好,后果不堪设想!很多人为他捏了一把汗。

在当今,为发展搞活经济进行激烈竞争的年代里,不冒风险能搞成什么呢?马建华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反正为发展新安矿业,他全然不顾,他豁出去了。

这是一种特殊的性格,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在我们这个古老传统的国度里,在这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的年代里,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需要多少敢于冒险,善于冒险,敢于豁出去的人啊!

在通往东北、华北、中南、华东、西南的陇海、京广、京哈、京沪、焦枝、成渝的多条千里铁路钱上,新安的各种矿产品,正源源不断地输往全国各地。

接着,他同省有关单位联合,召开全国矿产品订货会。次年四月,他利用洛阳牡丹花会的机会,以花为媒,邀请全国各有关厂家前来洽谈业务。六月,他取得了市政府的支持,由市政府主要领导出面,召开洛阳市各大厂、矿,厂长、经理座谈会,明确提出并要求,该企业所用的矿产品在质量相同的条件下,必须优先使用新安县的矿产品,提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口号。

马建华迎着风浪,迎着铺天盖地的流言,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昂首阔步,在自己认定的道路上突飞猛进。1984年上任后的五个月就完成产值109万元,1985年产值又达到449万元,公司效益大幅度提高。还清了以前的所有贷款,提高了职工工资、增加了奖金福利,对公司的环境进行了整理,以实际行动兑现了上任之初对全体职工许下的诺言。

1985年,据有关方面透露,鉴于当前国家工业发展的情况,国内市场对耐火材料的需求量将趋向饱和。每年我县的耐火材料将有60%滞销。这条可怕的信息,像一条赤练蛇似的缠绕着他,仿佛要把他吞噬似的。

怎么办?是安于现状,任听命运的摆布。那么,这对全国刚刚兴起的开矿办厂热潮,又是一次严重的挫伤,将有多少炉子停业,多少厂家破产倒闭啊!一年半前刚上任时的情景,又一次在他的眼前闪现。这个意志坚强的中年人,一夜未能入睡,陷入了极度痛苦地深思之中。

第二天,他又搭上了东去的列车,到外地考察去了。这是马建华长期以来形成的工作习惯,遇到困难或问题就要到外地,向有关方面领导专家请教,到社会上进行调查,了解整个市场行情和开阔眼界。

在北京冶金部,他了解到欧美、东南亚市场对耐火材料的需求量很大。这一信息对他如获至宝,他马不停蹄地从冶金部到省进出口公司,对出口耐火材料的各个环节和有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调查和了解。回来后,他立即把自己的想法向局领导进行了汇报,要求组织开展矿产品的出口业务,局长们听后直摇头,认为国际市场变幻莫测,搞出口风险太大,经他再三解释,领导们才同意可以试一次。

说干就干,马建华趁热打铁,立即组成了四人小组,抽调最好的业务员,红红火火地开展起出口业务,他们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登了广告、参加了广交会、同二十多个国家的外商洽谈业务。其中有美国、比利时、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七个国家的专家到我县进行考察,一举打开了局面,开创了县级矿产公司开展出口业务的先河。

在新安县冶金矿产公司业务室的统计图表上,以雄辩的事实证明:1986年是公司成立十余年来产值和利润最多的一年。那表明产值利润的红绿箭头,已突破了原制定的表格的极限。这一年产值突破了600万元,公司一年收入相当于过去十二年的总和,出口创汇77万美元,在全国同行业大部分亏损,少部分略有盈利的情况下,新安冶金矿产公司取得的成绩,不能不引起各个方面的瞩目。

1987年新年伊始,《人民日报》、《中国乡村经济报》、《洛阳日报》的记者纷至沓来,对马建华坚持改革的事迹进行专题采访。《洛阳日报》杜记者以《改革路上的夺魁人》为题,把马建华的事迹写成了人物通讯,进行了广播。这年春天,马建华被选为河南省铝矾土开发公司董事会董事、洛阳市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洛阳矿产品协会副会长。新安县矿产公司获得河南省授予的“先进供销集体”、“产值连续翻番单位”两枚金杯,是洛阳市唯一获得两枚金杯的企业。

自马建华到县冶金矿产公司任职三年来,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上至省、市、县各有关方面的领导,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对他不得不刮目相看,他成了全县改革大潮中涌现出来的风云人物。

在成绩面前,在荣誉面前,在一片凯歌和赞美地包围声中,这个具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中年人,并没有自满,并没有陶醉,他认为取得的成绩是微不足道的,这只是振兴新安矿业的开始。要使新安的矿业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使新安人民尽快富裕起来,必须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必须向矿产的深加工和精加工要效益。于是,他对全县矿产资源进一步深入调查,对外地厂家进行考察,并同有关方面进行座谈,在积极主动、稳妥可靠的基础上,于八七年三月写出了《关于全县矿产资源的开发、生产、销售远景设想意见的汇报》。并提出了《开辟江浙技术市场、加强横向联合》的口号。得到了县委书记、县长的一致赞同,并让他在县委常委会上,对全县发展矿业生产进行了专题汇报。领导们都一致支持矿产公司扩大经营规模,兴办实体厂子,为新安矿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闯出一条路来。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土堆于岸,水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正当马建华带领公司的一班人马,在改革的大浪中激流勇进,开拓前进,在振兴新安矿业的道路上,全速猛进的关键时候,一阵阵冷风从阴沟里刮起,一支支毒箭向他射来……

“马建华有野心……嫌公司摊子小。”

“马建华想当局长哩!”

“马建华有经济问题、贪污二万元……”

“马建华虚报产值利润,说大话空话,骗取县领导信任。”

“掏上八分钱,足够查半年。”这是当今社会上一些人的混账逻辑!

八月,县检察院对马建华进行立案审查。

这说明什么呢?马建华先时一惊,一阵暴怒,但他强压着心头的怒气,但很快就坦然了。告状,是人家的民主权利。反正我没有什么问题,真金不怕火炼,让检察院去查去审吧,终有水落石出的时候。

“谣言说一千遍就会变成事实”。有关马建华的谣言越传越多越玄乎,并在飞快地传播中层层加码和变幻着新的内容……

一些领导见了马建华,就推说工作太忙,没有空闲时间同他闲聊。有许多过去的同事,见面仅仅打个招呼像躲避瘟疫一样赶快离开,不像原来那样乐于光顾他的住室。

改革——创新——成就一番事业。就要制定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制度来保证改革的实施;就要踢开一切阻碍改革的羁绊;改革、是要向一切世俗的陈腐观念和行为进行最彻底的否定和决裂;改革、是要触犯一些人的利益,是要得罪人的,特别是那些有能量的头面人物,他们深知八分钱的魔力。

马建华心里清楚地知道他都得罪了哪些人。

个别局领导不顾党的政策,非把自己的子女塞进矿产公司,被他顶了回来。

公司内部一些人整天不务正业,同外人勾结捣卖合同,倒卖公司油料,开假发票弄虚作假,多次受到他的批评教育……

这些人表面上接受批评教育,骨子里呢?他们私下串联,暗中煸风点火,窥测方向。不惜一切机会和场合对改革者进行莫须有地造谣和中伤,并利用自己的关系在上级领导中寻找庇护和支持。

检察院立案审查了一个月,反映马建华的问题纯属乌有!

他们还没有就此罢休,又造谣马建华违反财经纪律。八分钱的诬告和陷害信,又飞向财政局、审计局。财政局、审计局又分别查了二十多天,共同得出的结论是:矿产公司的财务没有问题。

1987年年底,县有关单位组织评比,矿产公司全年实现税利67.4万元,人约实现税利1.6万元,被评为新安县纳税先进单位。

一切谣言和诬陷,在铁的事实面前被彻底打破了。

由马建华而引起的一切风波,本该到此结束了。

马建华并不计较个人恩怨,还在废寝忘食的奔波,立志实现他振兴发展新安矿业的宏愿。

1987年12月21日下午2点,新安县A局的几位局长突然到矿产公司宣布,免去了马建华矿产公司经理的职务,这就出现了文章开头出现的那种局面。

马建华因工作需要,组织决定调出矿产公司听候安排。“工作需要”!到底哪里工作需要!不知谁发明的这个冠冕堂皇的词句,成为部分领导者在党的组织原则合理合法面纱的掩盖下,成为嫉贤妒能,排斥异己的最有力武器。

同时,事实又给矿产公司的全体职工和马建华这个改革者,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公司原来那个不务正业,整天偷鸡摸狗,大部分强烈反对,多次受到马建华批评教育,并多次出头陷害诬告马建华的人,对伤害诬告他人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还被任命为新安县冶金矿山公司的经理。

就在马建华被免职的头一天晚上,(即1987年12月20日),这个35岁的改革大浪的弄潮人,还在会议室召开各室、股负责人会议,全面征求意见,痴心地制定1988年公司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各股、室实行租赁承包的方案。

不怕下面诬告,就怕上面轻信。

马建华被免职了,他不得不忍痛割爱,离开了自己历尽艰辛、取得巨大成就,而又勾勒的新一年公司发展的宏伟蓝图,含泪走出了矿产公司的大门。

改革开放的年代,祖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需要培养和造就千百万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可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年轻的卓有成效的改革者又遭此厄运,不能不引起我们对祖国的改革事业、祖国前途的担忧。

马建华被免职了,这难道就是矢志改革者的下场?

在我们中国这块古老文明的土地上,在这封建残余还很浓厚、世俗包围相当强大的国度里,马建华的结局也是不足为奇的。

在我们祖国的历史上,就曾出现过车裂商鞅、箭射吴起、王安石被贬、康梁流亡日本的改革者的悲惨下场。我们的前代都是如此,我们怎能怨恨今天的一些人呢?

下篇:满目青山夕照明

人类社会的巨大灾难,要由社会的巨大进步作为补偿。一个饱尝世间灾难、挫折、不忘过去屈辱的人,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战胜的。

马建华被无端地免职了。他怀着极度气愤、憎恶而又无奈的心情离开了新安县冶金矿产公司,离开了他为之奋斗而十分钟爱的事业。他忘不了在矿产公司这几年艰难曲折的创业历程,忘不了这些年同他并肩战斗的、患难与共、心心相印的几十名同志和职工。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渗透着他的心血和汗水。

这突如其来的无情打击,对一个三十多岁,正处于人生盛年的热血男儿,他能甘心吗?他能服气吗?

干事业的人永远也不会闲着,创业的人每天想的总是如何创业,他对人生、对未来的追求永远不会停留在已有的水平上。中国有句古话: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马建华在经过短暂的心理调整和深思熟虑之后,他断然决定,扔掉铁饭碗,自己办公司。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的爬坡时期,上级提倡鼓励国家各级工作人员走出机关,辞去公职,下海经商。马建华的这一决定既符合当时的国家形势,又符合他这种倔强、执拗和永不服输的性格。他要破釜沉舟,到商品经济的大风大浪里一展风流,再展宏图。

1988年的春节刚过,春天的脚步已经来临了,当人们还没有从春节的喜庆气氛中解脱出来,马建华的“新安县工贸开发公司”便挂牌成立了。开业那天,锣鼓齐鸣,把新安县城闹翻了天,前来祝贺的全县各界精英达数百人。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典立、县长李兴敏、县政协主席秦俊才等四大班子的领导都光临了大会。县委书记刘典立并在会上即兴讲了话:鼓励马建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为发展新安经济大胆地干、大胆地闯,在原来取得辉煌成绩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来个新春开门红……

马建华的面子够大了,够风光了。他像鼓满风帆的战舰,他像即将出膛的炮弹,憋足了劲,再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办企业、搞商贸对马建华是轻车熟路,由于他头脑灵活、人脉宽泛、管理有道、经营有方,在白手起家的基础上,滚动发展,使公司效益节节攀升,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991年他出任河南省铝矾土开发公司董事会董事,并当选为洛阳市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洛阳矿产品协会副会长。这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前,他还荣获“全国优秀企业家”的称号,并入选《中外企业家名录大全》。

具有莫大讽刺意味的是,马建华走后,新安县冶金矿产公司由于经营不善,效益急剧下降,职工工资及各种正常费用难以为继,职工们怨声哉道、人心思散,很快矿产公司就业不抵债,几年后就彻底破产了。

“全国优秀企业家”,是于1988年由中国企业家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等国家有关单位发起并组织评选的。首届二十名,并由当时的党中央总书记赵紫阳亲自颁奖。这是在新中国成立39年后,改革开放10年后最高规格的评选活动。是为了彰显鼓励全民大办企业,加快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步伐,激发全民创业的热情而设置的评选活动。每年被评为的全国优秀企业家就成了当时社会上的风云人物。当时的一些很有影响的人物如马胜利、陈清泰、冯根生、周冠武等都曾获得了这一称号。

“全国优秀企业家”的评选活动只进行了4届,共评出了80多名,马建华是最后一批被评为“全国优秀企业家”的。这批企业家来自北京、山东、广东、深圳、湖北、辽宁、新疆等省市共12人。

而且还有一件事,使马建华随时想起都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幸福之情溢于言表。在1991年北京金色的十月,他们这批企业家商量着搞了一个“群英会”。他们特邀开国领袖、十大元帅(除林彪外)、十个大将的家属和“五老们”等70余人,开了一个中秋茶话会。

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的家属毛岸青及夫人邵华和孙子毛新宇,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及长女刘爱琴,朱总司令的夫人康克清及女儿朱敏,任弼时夫人陈琮英,张闻天夫人刘英,陈云夫人于若木,彭真夫人张洁清,李富春女儿李特特,邓子恢夫人陈兰,陶铸夫人曾志和女儿陶斯亮,董必武之子董良玉,林伯渠子女林利和林用三,王稼祥夫人朱仲丽;彭德怀侄女彭刚,刘伯承夫人汪荣华,贺龙夫人薛明、女儿贺捷生,陈毅之子陈小鲁,罗荣桓夫人林月琴,聂荣臻夫人张瑞华,叶剑英女儿叶楚梅及其丈夫邹家华;粟裕夫人楚青,徐海东夫人周东屏,黄克诚夫人唐棣华,陈赓夫人付涯,谭政长子谭泽代,萧劲光之子肖永定、肖策能,张云逸夫人韩碧,罗瑞卿夫人郝治平,王树声夫人杨炬,许光达夫人邹靖华;徐特立儿媳徐乾,谢觉哉夫人王定国,宋庆龄秘书杜述周,李立一夫人李莎,谭震林夫人葛慧敏,曾三夫人邓六金,廖承志夫人朴椿子、子女廖晖、廖明,许世友夫人田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丕显,全国政协副主席王任重,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李大钊之子李葆华,瞿秋白女儿瞿独伊,王若飞夫人李佩之,叶挺之子叶正大等分别同马建华及其他企业家合影留念。特别是刘少奇主席夫人王光美同毛泽东主席次子毛岸青及夫人邵华的合影更是意味深长,弥足珍贵。毛泽东的儿媳邵华还为马建华题写了“继往开来”以示鼓励。留下这些难忘的历史瞬间,更值得马建华一辈子去珍藏、去体味。

“全国优秀企业家”的会议在北京开了四天,举行了座谈会,举行了中秋茶话会,观看了文艺表演,游览了北京名胜。这次会议使马建华终生难忘,一直成为鼓舞他前进的动力和永不枯竭的力量的源泉。

这段特殊的人生经历和难忘的历史瞬间,马建华已整理出版了大型彩色画卷《仁德记忆》,留下了这永久的纪念。

1950年马建华出生于新安县北边的黛眉山脚下。那里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经济困难,是一个鸡鸣两省三县,“不与秦塞通人烟”的苦寒之地。高小毕业后马建华考上了新安六中,因家庭极度困难仅上了一个月便辍学了。

大山养育了他的童年,健壮了他的体魄,磨砺了他的性格。19岁,他到县化肥厂当了一名工人。他从最基础的工种干起,由于他能吃苦耐劳,踏实肯干,再加上手脚勤快,头脑灵活,很快在事业上有所作为,他干过车间主任,供销科长,并转为国家干部,以至于后来调到县冶金矿产公司当了经理。

人生环行道。经过几十年的人生跋涉、艰难拼搏,风云变幻、历经沧桑的马建华退休了,他的生活回归于平静。这就像正在驰骋的战马突然停下来被关进马厩里一样,生活的惯性使他很难很快的平静下来。

这时,新安县在全国已获得“中华书法之乡”的桂冠,27岁的陈花容在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选中获得第一名。在新安从事书法活动的人千千万万,学习书法,练习书法,切磋书法,谈论书法,已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社会潮流,被中国书法界誉为“新安现象”。

仅有高小文化程度,从小对书法并没有什么兴趣的马建华便依然投身到书法活动的行列中去。他干一行爱一行,他每天苦学苦练,笔耕不辍,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晚上平均练到三点左右。他对写的每个字都反复推敲,再三琢磨,对每个字都千遍万遍的练习,大胆创新。他练写的纸张可以装满一间房子,足有数千斤。功夫不负有心人,练书法几年来,他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意的笔法,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他独创的“龙”、“鹤”、“竹”独树一帜、灵动活现,并获得了国家专利。2013年5月11日他的书法作品获得了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和中华大地之星,共同举办的“共筇中华梦”征文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龙亲自给他颁奖。

他写的“龙”字,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炎黄子孙为龙的传人。龙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神武、雄伟、博大,遨游太空、雄视天下、龙腾虎跃、无所不能,自古以来为中华民族所喜爱。

他写的“鹤”字,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象征着圣洁、清雅、长寿,有气质高贵、仙风道骨,特为中、老年人所钟爱。

他写的“竹”字,在中国文人的心中,它是一种正直、高洁、虚心的象征。他代表人生的气节、情操和品质,也就是“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

2012年马建华邀请一山、孙金龙、唐诚青、高凯、拓文敬等共聚新安举办书画展。谢觉哉夫人王定国亲自为他们题写了“龙腾新安六君子”以示祝贺。马建华这种创意书法艺术形式,将开创中国书法书画双馨的先河,将使我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马建华以前搞企业成为闻名全国的企业家,现在他又写字写出了名气。每天慕名前来索要墨宝的各界人士络绎不绝,许多地方,高薪相邀他作画的聘书像雪片般地飘来。目前他的书画、他的名声已传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他的字画已被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原兰州军区司令员李乾元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所收藏,张万年还为马建华题字“天道酬勤”。还被社会贤达名流广东省美院院长和李瑞森等行家所喜爱。他的六君子书画作品,在南方被书画爱好者陈某斥60万巨资所收藏。

马建华作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一名仁德双馨的书画艺术家,他还要作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慈善家、公益活动家。以前他曾捐资助教幼儿园、帮助贫困家庭。现在他为发展全民健身事业,提高全民身体素质,自筹资金,他还组织数百名已经退休的老同志、老干部,进行舞蹈训练,并组织其中的优秀者到上海、武汉参加全国性的舞蹈比赛,并多次获奖。他还出资在家乡植树造林,开发旅游项目。总之,在他的晚年,他还想做的事情很多、很多……

正如一代伟人所说的:“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责任编辑/覃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