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法视角的地球运动计算题难点及其突破

2014-10-27 02:36侯刘起廖伟业
地理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小圆棱柱侧重于

侯刘起+廖伟业

“地球运动”计算题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难点。转换法是指在效果不变的前提下,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简单的问题的方法。在高考中,“地球运动”计算题是考生取得理想成绩的“拦路虎”。对此,很多教师归因于学生“立体几何知识掌握不牢”。“地球运动”计算题与“立体几何”有什么关系?“地球运动”计算题的难点又是什么?笔者通过对比“地球运动”与“立体几何”高考题中的转换法,剖析“地球运动”计算题的难点,进而提出“地球运动”计算题难点的突破策略。

一、地球运动中的转换法

“地球运动”计算题包括“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晨昏线的判读”、“时间的计算”、“昼夜长短的判读及计算”以及“光照图的判读”等题型,见例1、例2。

例1:(2006年广东卷·地理)图1中外圆表示纬线圈,N表示极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弧表示夜弧,则D点的日出时刻是:

A.21时30分 B.2时30分

C.8时00分 D.3时30分

(2)下列哪座城市的昼夜长短与图示情况最接近:

A.大庆 B.海口 C.岳阳 D.长春

(3)若AB弧表示2006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另一日期。设B点为0时,则100°E的区时为:

A.2月28日13时40分 B.2月29日3时40分

C.3月2日14时00分 D.2月28日14时00分

解析:问题(1)考查昼夜长短及日出时刻的计算。解题时,应该把平面几何信息转换成时间信息,具体为:若AB弧表示夜弧,且从NA到NB所跨经度为75°。因为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所以AB弧表示的夜长为5小时,则D点所对应纬线的白昼时间为19小时。因此,日出时刻=12时-白昼的一半=12时-9时30分=2时30分,故选B。

问题(2)考查昼夜长短的空间分布。解题时,应该把平面图转换成立体图,具体为:图示地点昼长夜短,所以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例),见图2。从图中可知昼长从太阳直射点到高纬度逐渐变长。另外,图1所示地区昼长远远大于夜长。4个选项中,大庆纬度最高,昼长最长,故选A。

问题(3)考查时间的计算。解题时,应该把平面几何信息转换成经线、时间信息。日界线有两条,一条为180°经线,一条为地方时是0时的经线。B点为0时,则NA为180°经线。图示极点N为北极点,且NA、NB两条经线相隔75°,则NB的经度为105°W,即西7区的区时为0时。那么100°E的区时(东7区)为0时+14时=3月2日14点00分,故选C。

例2:(2010年全国卷Ⅰ· 文综)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如图3所示。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S地的纬度:

A.与M地相同 B.介于M、N两地之间

C.高于N地 D.低于M地

(2)如果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这一时期:

A.S地的白昼比N地长

B.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火险等级高

C.巴西东南部正值雨季

D.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

(3)若R点沿直线RS:

A.上升,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B.下降,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C.上升,看到m、n呈现弯曲方向相反的相交曲线

D.上升或下降,看到m、n的形状保持不变

解析:问题(1)考查观察点及其投影的位置。解题时,应该把纬线的形状转换成S点的位置。因为纬线是一条直线,所以是从纬线m所在的小圆面上向下观察。连接R与地心就可以找到S(见图4),故选D。

问题(2)考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相关现象。解题时,应该把平面距离转换成昼(夜)长。由图3可知,n为昏线,m、n两交点间的距离代表夜长。则此时昼长>夜长。所以,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半年。经分析B正确。

问题(3)考查m、n形状的变化。m、n两交点间的距离代表昼(夜)长,不会因观察者位置的改变而改变。由图4可知,若沿直线RS上升,纬线m向南弯曲,故选C。

二、立体几何中的转换法

高考立体几何中常见的题型包括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线线、线面、面面等位置关系(平行、垂直)的证明以及异面直线所成角、线面角、二面角等角的计算等,见例3。

例3:(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Ⅰ·文数)如图5,三棱柱ABC-A1B1C1中,CA=CB,AB=AA1,∠BAA1=60°。

(1)证明:AB⊥A1C;

(2)若AB=CB=2,A1C=■,求三棱柱ABC-A1B1C1的体积。

解析:问题(1)是异面直线间位置关系的证明,该类题目通常需要添加辅助线,把线线之间的关系转化成线面之间的关系,具体为:取AB的中点O,连接OC、OA1、A1B,见图6。因为CA=CB,所以OC⊥AB,由于AB=AA1,∠BAA1=60°,故AA1B为等边三角形,所以OA1⊥AB。

因为OC∩OA1=O,所以AB⊥平面OA1C。因为A1C在平面OA1C内,故AB⊥A1C。

问题(2)是求三棱柱的体积,因为该三棱柱不是直三棱柱,所以需要把求三棱柱的体积转化为找三棱柱的高线,具体为:由题意知,△ABC与△AA1B都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所以OC=OA1=■,又A1C=■,则A1C2=OC2+OA12,故OA1⊥OC。又因为OA1⊥AB,OC∩AB=O,所以OA1⊥平面ABC,则OA1为棱柱ABC-A1B1C1的高。

又△ABC的面积S△ABC=■,故三棱柱ABC-A1B1C1的体积V=S△ABC×OA1=3。endprint

高考文科数学中,与球有关的题型主要有:根据球的截面计算球的表面积、体积以及球面距离等,见例4。

例4:(2008年湖北卷·文数)用与球心距离为1的平面去截球,所得的截面面积为π,则球的体积为:

A.■ B.■

C.8■ D.■

解析:该题目考查小圆半径、球心到截面的距离以及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该题目中包含文字信息较多。解题时,应该把文字、数字以及复杂抽象的内容通过形象的图示反映出来(如图3)。然后,把立体图形转换成平面几何,并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大圆的半径。最后,利用公式求球的体积,具体为:由图7知,OA为大圆的半径,OB为截面与球心的距离,AB为小圆半径。

则OB=1。又由题意知π·AB2=π,则AB=1。

在Rt△OAB中,OA2=AB2+ OB2,∴OA=■。∴V球=■πR3=■πOA3=■。故选D。

三、地球运动计算题难点及其突破

教师不能简单地把“地球运动计算题得分不高”归因于学生“立体几何知识掌握不牢”。因为,地球运动与立体几何的难点不同,具体如下。

第一,地球运动注重图形与文字、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转换,不需要添加辅助线;立体几何侧重于添加辅助线。

第二,地球运动侧重于从平面几何知识向地球运动知识的转换,如把角度转换成时间、把距离转换成昼(夜)长;立体几何侧重于从“立体图向平面图的转换”,然后,借助平面几何知识进行计算,如利用勾股定理计算球的半径。

第三,地球运动侧重于地球表面,最主要的是根据几何知识计算时间、昼夜长短、太阳高度等;立体几何侧重于地球内部与地球表面的联系,如利用小圆半径、球心到截面的距离计算球的半径、体积、表面积等。

鉴于此,提出地球运动计算题难点突破策略,具体如下。

第一,“地球运动”计算题是考生取得理想成绩的“拦路虎”。因此,在突破难点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地球运动计算题相关知识,如晨昏线、地方时(区时)、太阳高度角以及昼夜长短等,并加以综合运用。

第二,在突破难点过程中,首先借助高考题、模拟题等题目,总结地球运动计算题中的各种光照图,如立体图、侧视图、俯视图等。其次提炼光照图中常用的平面几何知识,如角度、距离等。最后总结平面几何知识向地球运动知识转换方法,如把角度转换成时间、把距离转换成昼(夜)长。

第三,虽然不能简单地把“地球运动计算题得分不高”归因于学生“立体几何知识掌握不牢”。但是,解决地球运动计算题过程中需要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因此,突破难点须借助地球仪等教学仪器以及立体几何中的球体等知识点,加强空间思维能力训练。▲endprint

高考文科数学中,与球有关的题型主要有:根据球的截面计算球的表面积、体积以及球面距离等,见例4。

例4:(2008年湖北卷·文数)用与球心距离为1的平面去截球,所得的截面面积为π,则球的体积为:

A.■ B.■

C.8■ D.■

解析:该题目考查小圆半径、球心到截面的距离以及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该题目中包含文字信息较多。解题时,应该把文字、数字以及复杂抽象的内容通过形象的图示反映出来(如图3)。然后,把立体图形转换成平面几何,并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大圆的半径。最后,利用公式求球的体积,具体为:由图7知,OA为大圆的半径,OB为截面与球心的距离,AB为小圆半径。

则OB=1。又由题意知π·AB2=π,则AB=1。

在Rt△OAB中,OA2=AB2+ OB2,∴OA=■。∴V球=■πR3=■πOA3=■。故选D。

三、地球运动计算题难点及其突破

教师不能简单地把“地球运动计算题得分不高”归因于学生“立体几何知识掌握不牢”。因为,地球运动与立体几何的难点不同,具体如下。

第一,地球运动注重图形与文字、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转换,不需要添加辅助线;立体几何侧重于添加辅助线。

第二,地球运动侧重于从平面几何知识向地球运动知识的转换,如把角度转换成时间、把距离转换成昼(夜)长;立体几何侧重于从“立体图向平面图的转换”,然后,借助平面几何知识进行计算,如利用勾股定理计算球的半径。

第三,地球运动侧重于地球表面,最主要的是根据几何知识计算时间、昼夜长短、太阳高度等;立体几何侧重于地球内部与地球表面的联系,如利用小圆半径、球心到截面的距离计算球的半径、体积、表面积等。

鉴于此,提出地球运动计算题难点突破策略,具体如下。

第一,“地球运动”计算题是考生取得理想成绩的“拦路虎”。因此,在突破难点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地球运动计算题相关知识,如晨昏线、地方时(区时)、太阳高度角以及昼夜长短等,并加以综合运用。

第二,在突破难点过程中,首先借助高考题、模拟题等题目,总结地球运动计算题中的各种光照图,如立体图、侧视图、俯视图等。其次提炼光照图中常用的平面几何知识,如角度、距离等。最后总结平面几何知识向地球运动知识转换方法,如把角度转换成时间、把距离转换成昼(夜)长。

第三,虽然不能简单地把“地球运动计算题得分不高”归因于学生“立体几何知识掌握不牢”。但是,解决地球运动计算题过程中需要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因此,突破难点须借助地球仪等教学仪器以及立体几何中的球体等知识点,加强空间思维能力训练。▲endprint

高考文科数学中,与球有关的题型主要有:根据球的截面计算球的表面积、体积以及球面距离等,见例4。

例4:(2008年湖北卷·文数)用与球心距离为1的平面去截球,所得的截面面积为π,则球的体积为:

A.■ B.■

C.8■ D.■

解析:该题目考查小圆半径、球心到截面的距离以及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该题目中包含文字信息较多。解题时,应该把文字、数字以及复杂抽象的内容通过形象的图示反映出来(如图3)。然后,把立体图形转换成平面几何,并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大圆的半径。最后,利用公式求球的体积,具体为:由图7知,OA为大圆的半径,OB为截面与球心的距离,AB为小圆半径。

则OB=1。又由题意知π·AB2=π,则AB=1。

在Rt△OAB中,OA2=AB2+ OB2,∴OA=■。∴V球=■πR3=■πOA3=■。故选D。

三、地球运动计算题难点及其突破

教师不能简单地把“地球运动计算题得分不高”归因于学生“立体几何知识掌握不牢”。因为,地球运动与立体几何的难点不同,具体如下。

第一,地球运动注重图形与文字、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转换,不需要添加辅助线;立体几何侧重于添加辅助线。

第二,地球运动侧重于从平面几何知识向地球运动知识的转换,如把角度转换成时间、把距离转换成昼(夜)长;立体几何侧重于从“立体图向平面图的转换”,然后,借助平面几何知识进行计算,如利用勾股定理计算球的半径。

第三,地球运动侧重于地球表面,最主要的是根据几何知识计算时间、昼夜长短、太阳高度等;立体几何侧重于地球内部与地球表面的联系,如利用小圆半径、球心到截面的距离计算球的半径、体积、表面积等。

鉴于此,提出地球运动计算题难点突破策略,具体如下。

第一,“地球运动”计算题是考生取得理想成绩的“拦路虎”。因此,在突破难点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地球运动计算题相关知识,如晨昏线、地方时(区时)、太阳高度角以及昼夜长短等,并加以综合运用。

第二,在突破难点过程中,首先借助高考题、模拟题等题目,总结地球运动计算题中的各种光照图,如立体图、侧视图、俯视图等。其次提炼光照图中常用的平面几何知识,如角度、距离等。最后总结平面几何知识向地球运动知识转换方法,如把角度转换成时间、把距离转换成昼(夜)长。

第三,虽然不能简单地把“地球运动计算题得分不高”归因于学生“立体几何知识掌握不牢”。但是,解决地球运动计算题过程中需要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因此,突破难点须借助地球仪等教学仪器以及立体几何中的球体等知识点,加强空间思维能力训练。▲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圆棱柱侧重于
我高估了别人对我的关注度
马虎先生
The Evolution of Stone Tools
妈妈是一座山
理解棱柱概念,提高推理能力
文学的两股劲儿
教你读水表
空巢青年
空间垂直关系错解剖析
午睡的小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