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金湖 美丽荷都

2014-11-04 07:13孙燕国傅庭甲张荣军
中国生态文明 2014年3期
关键词:金湖生态

□ 文 /孙燕国 傅庭甲 张荣军

生态金湖 美丽荷都

□ 文 /孙燕国 傅庭甲 张荣军

金湖荷花荡

编前语

民众最期盼什么,天蓝地绿水清。各地以本地独特资源禀赋为基,顺应民众生态期盼,生态创建不断突破创新。本期示范创建主要讲述金湖县、南京市及武陵源的美丽故事。

《生态金湖,美丽荷都》对金湖县发挥县域特色,经济、生态两手抓,挖掘放大生态效益,倾力打造“美丽金湖”,大美荷都的美丽画卷正慢慢展开……

《江南佳境最金陵,山水城林新绿都》讲诉六朝古都顺应历史潮流,契合民众生态情节,重规划,实创建,以生态为基,显山露水间彰显人文绿都本色。

《武陵源:“绝版山水”的生态之路》再次将三千逶迤奇峰的美展现在世人面前,地球宝库、自然养吧既保持了地球的生物多样性,也凭借科学规划的生态建设之路促进文化的交流融合,满足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清代曹寅的荷花诗,将荷花满塘的美丽安详景致展现在世人眼前。

荷风送爽,绿意悠扬。在碧水萦绕的长三角里下河地区,有一片漂浮在水上的绿洲——江苏金湖。

犹如县名的寓意,金湖县是一块大自然赋予的宝地,淮河入江水道横穿腹地,高邮湖、宝应湖、白马湖三湖环绕,千回百转的河湖水孕育了这一方嫩绿的平川,全县拥有荷藕规模种植面积15万亩,盛产龙虾、螃蟹、甲鱼等独具特色的水产品,被誉为“中国荷花之都”、“中国湖鲜美食之乡”。

在人们追求绿色,崇尚自然的当代,大自然的青睐与眷顾,让金湖人更加懂得保护生态资源,也让金湖“在苏北率先建成国家生态县”的目标自信满满。

一幅“生态金湖、大美荷都”的美丽画卷正跃然于世……

金湖大地以生态为先

著名诗人赵恺曾有预言 “金湖是一个插上一支笔,就能长出诗来的地方。”现如今,荷都金湖成了人们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今年6月,国家环保部专家组对金湖县生态创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金湖成为苏北率先通过国家生态县考核验收的县份。7月8日,主题为“为荷而来,醉美金湖”的第28届中国荷花展在金湖举行。

金湖美,美不胜收在生态。是生态托起了金湖之美,是生态创建擦亮了金湖的金字招牌。

2010年12月,中共金湖县委以《生态环保让金湖更美好》为题,将建成生态县作为十二五规划四大目标之一,面向全县誓师:力争在苏北率先建成国家生态县。自此,金湖的生态创建做到了“三个结合”,筑牢了思想的根基。

与贯彻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通过生态创建来增添发展新优势。加强环境保护、加快生态县建设的目的在于缓解资源环境约束,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路径在于,坚持不懈调结构、促转型、稳增长,推动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

与确立正确价值观结合起来,通过生态创建来打造荷都新名片。注重挖掘放大生态效益,倾力打造“美丽金湖”、“绿色金湖”、“生态金湖”这三重名片,使之成为县域发展竞争中的核心竞争优势。

与落实以人为本的民生观结合起来,通过生态创建来满足群众新需求。把看天空蓝不蓝、流水清不清、老百姓的口袋鼓不鼓作为改善民生的形象要求和具体实践,让城乡居民享受生态红利。

国家园林县城

碧水蓝天彰显荷都隽秀

走进金湖您就会发现,水是金湖的体魄,绿是金湖的色彩,金湖正在处处彰显着无可复制的隽秀。先后荣获联合国最佳生态和谐环境美丽城市、中国最佳环境县、中国绿色名县、中国最佳休闲水乡、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平原绿化先进县、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等殊荣。

这里,头顶蓝天,碧水环绕。白天看到蓝天白云,晚上可以数得清星星,这里是让您能够真正感受深呼吸的原生态区域。

这美好的景致,来自于金湖执政者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治理。

金湖把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作为一项百姓拥护、全民积极参与的民生工程,进行科学谋划,扎实推进。“三大体系”做强创建引擎:

健全强有力的行政推动体系。县里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总指挥,县委副书记和常务副县长等12名县领导任副总指挥的生态县创建工作指挥部。各镇、各部门都建立生态创建组织机构、工作机制,所有镇成立环境保护服务站,所有村配齐环保监督员,构建了横向覆盖、纵向贯通、众志成城共创生态县的格局,形成了“县委领导、政府负责、人大政协监督、乡镇部门协作、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建机制。县委、县政府每年与11个镇、25个重点部门签订创建目标责任状,推行生态环保“一票否决”制和“两书”制,并将生态环保、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等工作列入年终单项集体奖。由县四套班子成员负责牵头对分管条线创建指导、跟踪督办,县督查室、监察局、生态办负责督查督办创建指令执行、创建项目完成情况。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入作为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构建政府主导、市场撬动、向上争取、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每年用于生态环保建设资金均占GDP比重4%以上,每年投入资金的增幅超过GDP增幅,2010年至今累计投入达19.6亿元。

健全高起点的规划引领体系。在高标准修编《金湖县生态县建设规划》的基础上,精心修编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等,形成了超前、系统的规划体系。与此同时,高层次布局空间规划,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导向,规划建设“一主四辅”(“一主”,即打造提升一个精品主城区;“四辅”,即繁荣发展农村四大片区辅助中心)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城乡形态、人口、功能和生产力布局。

金湖荷花荡

健全广覆盖的宣传发动体系。注重提升公众对生态创建的知晓率和参与度,营造浓烈的创建氛围。县委两次召开工作会议专题部署生态环保工作,历年县委、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生态创建任务,每年召开创建推进会、现场观摩会。多次组织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生态创建经验,定期邀请国家、省、市环保部门领导、专家和高校教授来金湖授课,每年举办生态创建专题培训班。在县新闻媒体开辟生态创建专题专栏,在城乡交通要道设立生态创建宣传标牌,组织生态环保征文比赛、演讲、文艺表演等活动。加强对外推介,先后在北京、南京举办生态荷都座谈会、汇报会等活动,在央视、人民日报、旅游卫视、江苏卫视、《新华日报》等主流媒体刊播影像稿件600多篇,积极唱响生态荷都、美丽金湖的品牌。

生态建设结合县域特色

“生态也有先天、后天之分。先天固然珍贵,但只有后天不懈炼化,才能为己所用。”金湖的生动实践与成功探索诠释了环境优化增长的科学路径,其中一条最重要的启示是: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才能做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起发展,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一起推进。

“在创建中要充分建立起与生态文明要求相适应的产业形态、空间布局、生态功能设施和环境监管手段。”金湖县县长、创建工作总指挥龚晓琴多次强调,围绕这一要求,创建工作的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深度展开。“四大行动”彰显县域特色:

实施扩量提质行动。推进生态工业集聚化。以省级创新型试点县、省级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创建为契机,金石集团、神舟车业集团、苏仪集团等一批全国行业冠军相继培育,机械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线缆仪表及自动化控制系统为主导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纳米材料、光伏产品为主体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逐步形成,陆续建成国家火炬计划石油机械特色产业、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等9个产业基地,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2户、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家。推进生态农业现代化。按照“生态、高效、优质、安全”的要求,在全市率先开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实施全省首批农业现代化试点县、农村改革试验区和农业机械化示范县建设,形成了金宝南线、淮金线和环白马湖沿线等3条设施农业示范带,拥有现代渔业、现代蔬菜等3条设施农业示范带,拥有现代渔业、现代蔬菜等省级农业园区2个、市级3个,创成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2个、省级4个,获批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7件,认证农业“三品”377个、累计生产面积占比93.2%、全省第一,成为全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推进县。推进现代服务业规模化。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农机农资机电市场、建材市场等流通工程积极实施,健康度假区等一批10亿元级服务业项目加快建设,万亩荷花荡、水上森林公园、白马湖生态渔村等省内外知名旅游景点全面打造,初步形成以生态旅游、专业市场、湖鲜餐饮为重点的生活服务业,金融、科技、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蓬勃发展。金湖印象城被列为全省27个重点旅游项目,水产品批发市场被纳入省服务业重点项目。

实施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行动。抢抓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16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片区政策机遇,推进生态设施建设“四个全覆盖”。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先后投入1.8亿元,建成了日处理4万吨的城区污水处理厂,对县城生活小区和企业实施雨污分流工程;建成乡镇污水处理设施20多座,实行机关、学校、农贸市场、医院等“十个必接”,在全市率先推行镇级污水处理厂市场化运行,全县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4.24%。城乡垃圾收集处理全覆盖。投资5300万元,建成国家一级标准的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镇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14座,在苏北率先建成“组保洁、村收集、镇集中,县处理”的生活垃圾统筹处理体系,创新农村环卫“四位一体”管理模式。2010年金湖承办召开苏北苏中地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推进会,2012年被评为“江苏省城建示范工程”。城乡饮用水安全全覆盖。扎实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专项整治行动,投资1.3亿元建成日供水量达10万吨的第二自来水厂,实施城乡区域供水。环境监测预警全覆盖。加强环境监察监测标准化建设,先后建成县重点污染源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中心、大气和水质自动监测站各2个,新增环境空气PM2.5和重金属监测设备,对污染源、重金属、环境空气、水环境质量“在线监控”,建立空气质量日报、预报制度,健全饮用水源预警、水质量安全和水厂应急处理“三位一体”保障体系,大气质量、水体质量均高于国家标准。

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以打造“最优人居环境、最美生态家园”为目标,先后实施了农贸市场、油田作业区、废品收购点整治等12项生态创建工程。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深化文明城、卫生城、园林城“三城同创”,涌现省级重点中心镇3个、省“三星级康居乡村”3个,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个,成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先后两次受省环保厅、财政厅表彰。 “蓝清绿”工程。把天蓝、地绿、水清作为反映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直观感受的重要标志,综合治理水、大气、土壤等基本生态圈,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整治成效。有数为据:全县480辆私家车、147辆出租车和部分执法车辆“油改气”; 2013年夏秋两季均被被表彰为全省10个秸秆禁烧先进县(市、区)之一,建成全省首批秸秆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2010-2013年累计投资6684万元,疏浚县乡河道320条,整治村庄河塘756条(面),实行“河长制”,对农村146条重点河道、685公里的河段实施长效管护,形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人水和谐环境;先后建成荷花广场、尧帝公园等广场游园28个,森林覆盖率20.5%,成为省农村村庄绿化整体推进县、中国绿色名县。生态修复工程。坚守生态红线,对明确的3处重要湿地、2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2个清水通道维护区、1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进行严格保护,累计面积达372.76平方公里。近两年,先后投入1.5亿元,完成3.2万亩的白马湖退养还湖工程,再现碧波荡漾、风光怡人的景观。去年投资1620万元,完成了造纸废液无害化处置及资源化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创建细胞工程。全县11个镇中有9个镇建成国家级生态镇1个镇通过考核验收待命名,119个行政村全部建成市级以上生态村,建成绿色学校44所、绿色社区18个。

嵇圩林场

环境严格监管行动。强化执法监管,做到源头严抓、过程严控、末端严治。严格准入。严守环保“底线”和生态“红线”,坚决不引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有害项目,不引通过治理不能达标项目、不引“五小”行业项目、不引资源高消耗型项目。先后劝退不符合产业和环保政策的亿元项目20多个、累计投资额80多亿元,6年未审批过化工和“三高一资”项目。坚持工程、结构、管理、科技“四个减排”并举,2013年6个减排项目考核名列全市第二,两次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减排先进单位。严密监管。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管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执行率达100%。深化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活动,对224家企业实行绿蓝黄三级动态管理。加强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监督,实行24小时在线监控,每月不少于两次人工取样监测。加快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8家工业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11家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4家通过省循环经济项目认定,2013年向上争取转型升级项目71个。严肃执法。扎实开展化工生产企业、重金属等专项整治行动,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实行零容忍、快处理、严处罚。三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382人次,检查企业1367厂次,查处环境违法案件64件,整改达标64家,关停“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6家,新建改造治污设施39台套。

经济和生态两手抓

金辉映碧水,湖光耀蓝天。创建路上,金湖做到了且行且珍惜,较好地实现了在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起发展、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一起推进。“三大特质”集聚溢出效应:

如今,金湖的综合实力更加强劲。在国家生态县创建的强力推动下,201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6.42亿元,财政总收入32.57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27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9.46亿元,较生态县建设规划制定年2007年分别年递增19.7%、 33.1%、38.2%、27.1%。2013年5月,以16项指标和群众满意度调查得分均居淮安市第一、在全市率先通过省定2003版全面小康验收和公示,两度蝉联“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跻身“全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500强”、“2013年中国最美新城镇”行列。

荷都特色更加鲜明。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连续多年在全省排名第一位,打造了具有苏北特色、令人向往的、休闲型的“中国荷花之都”、“生态园林水城”。被评为联合国最佳生态和谐环境美丽城市、中国最佳环境县、“2013年中国最美新城镇”行列。2012年7月,江苏省苏北地区生态创建现场推进会在金湖召开。今年4月,金湖通过中国气象局气候中心认定,成为全国首家“气候宜人之乡”。

人民群众更加满意。随着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无论是生态经济发展,还是生态环境优化、生态文化培育,都迈出了可喜的步伐。生态创建的这几年成为人民群众获惠最多最好的时期,公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也随之上升。省级生态县考核验收时,人民对生态环境质量满意率为92%,为全省最高值,在国家技术评估期间的民意调查中,群众满意率上升到99%,再创新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环保局)

猜你喜欢
金湖生态
衣食父母(外一首)
“生态养生”娱晚年
朱光武和他的金湖宏源国际大酒店
雨日寄友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金湖公司FTTH网改实践
荷都金湖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