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绝版山水”的生态之路

2014-11-04 07:31熊文渊
中国生态文明 2014年3期
关键词:武陵源生态区张家界

□ 熊文渊

武陵源:“绝版山水”的生态之路

□ 熊文渊

“功成拂衣去, 归入武陵源。” 在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心中,武陵源是一处理想梦幻的胜景。三千奇峰逶迤,穿越亿万年的时光隧道;八百秀水连绵,经历千百年的风雨雪霜。从古至今,武陵源一直以其“鬼斧神工”的自然生态为世人向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里作为旅游区向世人开放,一批又一批的旅人走进武陵源,回归大自然。武陵源,一个诗意无限的名字,一个生机盎然的名字,一个美妙绝伦的名字;武陵源,被誉为“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她是地球的宝库、绿色的殿堂、生态的典范。

生态资源世界罕见

武陵源位于武陵山脉腹地张家界市,地处北纬29°16′30″—29°24′15″、东经110°20′25″—110°41′25″之间,总面积 397 平方公里,1988 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并批准设立县级行政区。全区辖索溪峪、天子山、中湖等六个乡镇(处),人口 5.4万人,其中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95%。

武陵源地处西部高原亚区与东部丘陵平原亚区的边缘,境内山奇水秀,峡高洞幽,谷深林秀,气候温和,雨水充沛,保持了合理而又完整的生态系统,生态资源世界罕见,核心景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8%,堪称“自然博物馆和天然植物园”, 野生动植物达4000多种,珙桐、银杏等珍贵树种和猕猴、大鲵等国家珍稀动物十分常见。绝美的山水风光和优质的生态环境,让武陵源成为世界一流的休闲福地和养生天堂。经科学检测,武陵源景区空气中每立方厘米含量高达10万个以上负氧离子,是名符其实的“自然氧吧。”27年前,美国科罗拉多州州长南希·迪克造访武陵源,惊叹这里拥有世界罕见的原始、生态、纯净空气,自发向世人发出呼吁:“在武陵源,每呼吸一次,应付5美元!”

阿凡达太远,张家界很近。武陵源景区世界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生态价值和科研价值,享有“天下第一奇山”“、地球纪念物”、“中国山水画的原本”等美誉,2010年11月份被国际地质学术组织命名为“张家界地貌”。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武陵源先后获得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等国际国内金字招牌,已成为湖南省旅游龙头、“美丽中国”重要名片、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

生态保护多措并举

武陵源,地球的生命之花,人类共同珍爱的家园。自从武陵源1992年以其“不可否定的自然美”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后,这里人间仙境般的生态资源便属于全世界。保护好这一宝贵的绿色明珠,便成为武陵源人向世界作出的郑重承诺。

保护武陵源,任重而道远。这些年来,武陵源人在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做了很多具有历史意义的事情。首当其冲的是建立保护法规,2000年9月28日,湖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成为武陵源人保护家园的“当家法”,根据“当家法”规定,武陵源核心景区内严禁采矿、建房、砍伐,禁止采集化石、抽取地下水以及其它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维护了世界自然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履行郑重承诺的第二个大动作就是景区大拆迁。2001年至2002年,武陵源区组织资金2亿元,拆除了核心景区与大自然不和谐的各类建筑126处,面积约20万平方米,迁出原住民200户1130人。与此同时,对拆迁地进行植被恢复,完成了2500亩土地的植被恢复。目前,核心景区内第二轮大拆迁已经全面启动。

再次是全面实施“蓝天、碧水、宁静”工程。武陵源区下大力气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实施“三禁三改”治理措施,即严禁烧柴、烧烟煤、燃放烟花爆竹,改燃煤锅炉为燃油锅炉、电锅炉、液化气炉灶,近年来共取缔燃煤锅炉196台。同时关闭了5家采石厂和一家砖厂,投资1.2亿元建设了锣鼓塔、索溪峪污水处理厂,率先推广无动力地埋式污水处理系统工程,使污水排放量达到国家标准,有效解决了水污染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好生态环境,宝峰湖和黄龙洞景区已使用无噪音、无污染的电瓶船,景区环保客运车辆开始着手更换为燃气动力汽车。为了增强生态旅游的发展后劲,武陵源还成立了“张家界地貌”联合研究中心和张家界森林公园可持续旅游定位研究站。

据最新监测数据表明,武陵源金鞭溪、水绕四门两个断面的地表水水质都达到国家Ⅰ类以上水质标准,饮用水源水质均达I类水质,水质达标率100%,核心景区空气质量全天候优良,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由于生态保护措施得力,多管齐下,武陵源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每天有成千上万名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都只因这里“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找得到乡愁。”

生态建设成绩斐然

武陵源因旅游建区,靠旅游兴区。要想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至关重要。多年来,武陵源区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工作,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保护全区的“铁饭碗”来对待、把创建省级、国家级生态区作为全区人民的“生命线”来抓,始终按照“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确定了“生态优先、文化引领、旅游转型、持续发展”的生态区创建工作思路,出台了《武陵源生态区建设规划》,提出了“生态经济强区、生态旅游富区、最佳人居环境”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把生态建设放在了优先位置。

生态景区彰显活力。武陵源区近年来在核心景区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建设中突出生态元素,一手抓自然生态,一手抓文化生态。截至目前,核心景区实现连续55年无森林火灾,黄龙洞生态广场、杨家界索道、百龙天梯、十里画廊候乘亭和休息站均投入营运,15个旅游厕所已改造完毕,景区气象灾害系统计划开工建设,景区快餐体系、摄影游道、地质游道已经完成规划设计;溪布街、张家界大鲵科技馆成功创建国家3级旅游景区,中湖乡野溪铺村被授予湖南特色旅游名村。多年来,通过举办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周等节庆活动为武陵源生态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用文化软实力提升了武陵源乃至湖南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型文化节目《张家界·魅力湘西》,演绎了大湘西原生态的民俗风情,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武陵源文化旅游的主打产品,年平均接待观众达100万人,接待量位居全国同行第三名,先后被列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名录”、“全国文化品牌30强”等称号,2012年由其选送的民族舞蹈《追爱》入选中央电视台龙年《春晚》,2014年1月曾代表湖南出访意大利演出。原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视察魅力湘西后,寄语“神歌远扬、魅力四射”。

生态城镇初具规模。武陵源在城镇国际旅游休闲度假项目的建设中更加注重生态性,不断增强排污治理能力,严控空气、噪声污染,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拓展绿化面积、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做到建设发展与综合治理相得益彰,努力打造一个宜住宜游宜生活、无烟无毒无污染的美好人居环境。从2008年开始,武陵源先后投资5亿多元人民币,对城区索溪河进行了治理,并沿河兴建多彩民俗的溪布街,将“本土化、精品化、生态化”的特色彰显的淋漓尽致,为城镇精心营造了一道新的风景,深受游客和市民的青睐。街道实施“白改黑”,沿线房屋进行了“穿衣带帽”,武陵东路改造,高云、沙坪安置区的建设都大幅增加了绿化用地,目前城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74.45公顷,绿地率达54.52%,人均绿化面积达13.29m2。加强了污染治理,全区设立了6个水环境监测站和8个乡村集中式污水处理站,索溪峪污水处理厂完成了日处理能力12000吨的建设项目,全区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了85%,2011—2013年的监测结果显示:武陵源四个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对道路交通噪声等进行日常监测,各功能区噪声值都达到相应功能区的标准限值,符合生态县域考核指标要求。

生态农业方兴未艾。武陵源在生态农业建设方面突出结构产业调整和生态环境整治,坚持以品质旅游为内核,以原生态农业为依托,以体验农业为先导,打造集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品质旅游服务型生态农业典范”,加快农业生态化和特色化。2010至2012年,武陵源共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建立了“户分离、组收集、村集中、乡转运、区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一个个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新农村镶嵌在武陵源青山碧水间。据统计,全区建成建成国家生态示范乡镇2个,省级生态示范乡镇4个;省级生态示范村28个,省级生态示范社区5个;市级生态示范村36个;四星级以上休闲农庄22家,农家乐360余家,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年总收入达到2.5亿元。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8个,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5个,全区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2.59万亩,占全区共有耕地面积的60.23%。2012年度,武陵源区被授予国家生态示范区。

武陵源生态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不仅让自己的景区更加美丽,城镇更有品位,农村更富魅力,更是直接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2013年度,全区旅游接待中外游客1381.16万,实现旅游总收入57.9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602元,比2012年增长12.2%,农民人均纯收入6665元,比2012增长13.1%,基本实现了“村村优美、家家整洁、处处和谐、人人幸福”小康社会目标。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丰富的自然资源、优美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经济基础、完善的基础设施、为武陵源创建省级生态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坚定了武陵源创建省级生态区的信心和决心。生态创建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永恒主题,武陵源人将以创建省级生态区为契机,大力弘扬生态建设,全力推进生态发展战略,让武陵源这片美丽的山水造福人类,让武陵源这片神奇的土地永放光彩!

(作者系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生态创建办干部)

猜你喜欢
武陵源生态区张家界
武陵源印象
武陵源区
张家界的幺妹儿哟,张家界的酒儿……
黍稷种质资源的经济系数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山西省黍稷高抗倒种质资源的丰产性和适应性鉴定
张家界看山(外四首)
纪红建新作《家住武陵源》首发
武陵源秋色
毕业一起去旅行之张家界
人间奇景张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