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实验一体化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与实践*

2014-11-08 08:36苗加伟封玉玲
中国药业 2014年16期
关键词:药理学实验课实验教学

李 晶,陈 杰,苗加伟,封玉玲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万州 404120)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和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是医学教育中基础课与临床课之间的桥梁课,具有涉及基础医学知识面广、联系临床疾病防治密切、实践性强的特点[1]。目前,药理实验教学改革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核心,建立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方面缩减传统意义上的验证性实验,以基础训练、强化动手能力为主线,增加以融合多学科知识、加强训练思维能力为目的的综合分析性实验,拓展视野,培养创新、独立为目的的探索研究性实验[2-3]。该课题研究利用我校药理学教研室及现有学生实验条件,对药理学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改革与实践[4-7],经初步探索性地改革和尝试,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医学高职高专学生,生源来自于2012年全国普通高考招生,统一考试录取入学,随机分班。在学校各个专业中随机选取2012级临床医学1~3班186名学生作为药理学实验一体化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的实验组;护理1~3班302名学生为传统药理学实验教学的对照组。两组同学入学时平均成绩无明显差异,男女比例及民族比例相似,均已学习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医学基础课程,并且掌握了一定的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知识,为顺利完成药理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研究方法

药理教研室统一制订药理学教学课程标准和课程设计,按课程单元设计和课程计划完成实验教学。任课教师对实验内容进行精选,减少验证性试验,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试验内容。

参加课题组的教师预先对有关知识进行培训,在课时、教师均相同的前提下,分别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药理学一体化实验教学改革模式教学,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药理学实验,把设计性实验引入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引入改良PBL(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方法,将双盲法引入药理学实验课教学中,优化药理学实验考核方式和内容。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对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讲授和实验。带教实验课教师对参加药理学实验的学生进行分组,指导学生完成药理学实验,在实验结束后作出评价,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及进一步实验学习的要求。在药理学实验课程结束后对每位参加的学生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分别给两组同学发放调查问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自我感觉情况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后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学生在药理学课程全部结束后,对所有学生均给予公平、公正评定成绩,选择优化成绩评定模式。所有的成绩数据均以表示,成绩差异显著性用 t检验。两组学生成绩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理论成绩和实验成绩比较(,分)

表1 两组学生理论成绩和实验成绩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 <0.05。

组别实验组(n=186)对照组(n=302)理论成绩(60分)50.30 ± 5.25 49.02 ± 7.62实验成绩(30分)25.28 ± 3.62*20.08 ± 5.38

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提问次数和人数增加,查阅资料次数增多,自学时间明显延长。学生的自我感觉情况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药理知识的掌握较好,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显著提高,搜集资料能力明显提高,沟通和交流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学习和个人发展能力均有所提高。

3 讨论

药理学的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加强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8]。要保证和提高药理学实验教学质量,实验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是关键。他们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系统的知识和技术,而且还要掌握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将各学科知识和技能有机融合在一起[9]。为了保证药理学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我们积极改革实验教学体系,采用药理学实验改革教学模式完成教学。

1)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药理学实验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在不断完善,计算机辅助教学取得了极大进展。目前的网络教学仅限于学校内部,作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数字化、网络化教育可以实现高校实验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远程教育、网上仿真模拟实验实现高校间资源共享。网上构建“虚拟实验室”可方便学生随时随地上网进行预习、实验、讨论和提交实验报告,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网络教学与传统实验教学的优势互补,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实验室、课堂和图书馆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学生自学、会学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今后高职高专药理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多媒体技术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已广泛应用,多媒体计算机可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信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获得丰富、生动、直观、形象的感性资料[10],对于药理学实验教学更具有独特的教学效果。如常用动物操作技术和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可通过多媒体实验教学方式解决,对一些做起来难度较大、复杂的动物实验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完成。药理学实验课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主要表现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本理论知识;便于掌握实验操作技能;避免实验过程中常犯错误,提高实验成功率;便于管理和操作,简便数据统计;节省动物,节约经费[11]。

2)把设计性实验引入药理学实验教学

设计性实验是以药理教研室自编实验教材为基础,教师提前1~2周布置实验项目及部分参考资料,提供所需的实验材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学、查资料和讨论论证,自行设计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上课期间集中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就课题设计、仪器装备进行充分论证,找出不足并加以改进,最后进行实验操作加以验证。通过设计性实验的引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的学习精神,培养学生自己去理解、去领悟、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从而达到学生独立学习与思考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教学模式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药理学实验教学活动。总体上看,设计性实验引入药理学实验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药理学实验教学效果,而且能很好地巩固所需理论知识[12],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引入改良PBL教学方法

医学职业教育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由美国的神经病理学教授Barrows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先后在全世界200余所医科院校推广[13]。我们在药理学实验中应用PBL与传统教学模式(LBL)相结合的全新教学方法,如选择典型临床病例用药进行分析讨论,并围绕药理学实验教学的内容提出问题,在课前1周通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预习,以小组为单位到图书馆或上网查询资料,充分准备。在实验课堂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每组选派1个代表在实验课上发言;发言后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提问,对不同的观点、意见、看法可以争论,每个同学都可发表意见;讨论时,老师要注意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主动、积极思考并及时纠正错误的观点;得出最后的结论;教师对讨论的内容作总体评价,对学生提出的共性、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

在药理学实验课中引入改良PBL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和教学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推动者或辅导者[14]。改良的PBL实验教学过程包括:课前提出实验学习问题,学生预习、准备;课堂分组讨论;指定学生讲解,教师补充;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出思考题;学生自由观察、讨论,教师辅导;教师总结[15]。以此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通过探索、搜集和分析资料、反思、相互协作等一系列具有较高自主性和社会性的活动来学习和解决问题,所以对学生自身的多方面能力都是极为有利地训练,尤其在自主学习、协作、沟通、创新等方面有着突出效果。

4)将双盲法引入药理学实验课教学

在药理学实验课教学中,将双肓法应用于对比性实验。如镇痛药的镇痛效应,实验前由实验员将所需药物按要求配制好后,分别放入同样大小、外观一致的试剂瓶中,随机编号,实验指导教师与实验学生都不知道瓶内的具体药物是哌替定、生理盐水,还是阿司匹林,等实验结果出来后再揭开谜底。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认真操作,对验证性实验又有创新性,避免由已知理论结果推测实验现象完成实验报告的弊端。同时,还可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创造意识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让学生在实验中找出问题,通过分析、思考、讨论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及创造思维的能力[16]。在实验教学活动过程中,开展药理学实验相关知识竞赛,通过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等竞赛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达到了复习药理学知识的目的,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判断、反应速度,同时也使学生的应变能力及灵活运用知识的素质有所提高。

5)优化药理学实验考核方式和内容

传统的药理学实验考核方式比较简单,以学生参加实验课的次数、操作表现和实验报告等为依据,给予学生实验成绩。显然,这种考核方法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知识的局限性,不利于对学生所学技能的全面了解,特别不利于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察[17]。建立合理的药理学实验教学评价体系,在实验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必要保证。

学生成绩评定考察指标包括:平时成绩,教师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必须不辞辛苦地进行随堂抽查,并记录好每次的考核结果,包括学生上课的组织纪律、学习态度、课堂测验、课堂提问和作业完成情况等,让学生清楚知道自己的学习状况。实验成绩,学生在药理学实验活动过程中实际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的书写等;课程结束后,学生参加教研室统一组织的全年级实验技能考核。期末成绩,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期末理论考试,采用交叉命题和双盲法集体流水作业阅卷。学生成绩满分为100分,理论闭卷笔试占60%,实验综合考核成绩占30%,平时成核占10%。新的评价标准必须符合医学高职高专教学要求,全面、系统、动态和多样地进行评价。为了突出药理实验在药理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加大了药理实验成绩的比重。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活动,而且需要学生的活动。如果学生没有在一定程度上自己组织这种活动,教学最优化是不可思议的”。我们所进行的此次药理学的实验教学改革是一种创造性很强的劳动,课题过程注重了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18]。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实验室、课堂和图书馆都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学生自学、会学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实验教学是实现这一发展方向的重要途径,实验教学将为社会培养大批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高职高专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1]娄建石,高卫真,康 毅,等.药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历史和现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5):102-104

[2]孟庆繁,逯家辉,王贞佐,等.探索性实验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85-88.

[3]胡靖宇,陈金和,汪 晖,等.药理学实践教学开辟探索性实验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4):69-70.

[4]高卫真,康 毅,马德禄.药理学实验教学创新与改革的实践[J].中国教育教学杂志:高等教育版,2005,118(11):85-87.

[5]邓宇斌,李 星,刘朝明,等.探索性实验的思考和建议[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3):9-12.

[6]蓝秀健,梁天文,邱灿华,等.探索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与创新[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9):93-95.

[7]孙元曦,张明宇.药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018.

[8]贺美枝,訾春梅.实验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卫生职业教学,2003,21(7):121.

[9]谭 斌,刘思妤.改革药理学实验教学促进创新能力人才培养[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3):182.

[10]李久蕊,杜兴贵,国宏莉.病理学教学多媒体资料库的建立与使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6,20(3):210-211.

[11]李 斌,周 红,张乐之,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药理学实验课教学效果[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5,28(2):203-204.

[13]Donner RS,Bickley H.Problem-baaed learning in American medical education:am overview[J].Bull Med Libr Assoc,1993,81(3):294-298.

[14]杨晓宏.PBL教学法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8,32(5):536-538.

[15]Yiou R,Goodenogh D.Apply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the teaching of anatomy:the example of Harvard Medical School[J].Surg Radiol Anat,2006,28(2):189.

[16]康红钰,汤海荣,郭秋兰,等.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5):904-906.

[17]任利君,李新华,李 萍.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医学信息,2007,20(4):556-557.

[18]关凤英,李 晶,纪影实,等.七年制医学生药理学实验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实践[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1):101-102.

猜你喜欢
药理学实验课实验教学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血府逐瘀汤治疗失眠的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搜风愈喘方拆方“祛宿痰方”调控儿童哮喘的作用机制
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有趣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