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腕舟骨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治与预防研究

2014-11-13 06:58刘艳宋玉春陈岗卢峰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功能科江西南昌0008江西省体育医院江西南昌0006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江西南昌0006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南昌000
江西中医药 2014年6期
关键词:舟骨腕关节缺血性

★ 刘艳 宋玉春 陈岗 卢峰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功能科 江西 南昌0008;.江西省体育医院 江西南昌0006;.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关节外科 江西南昌0006;.江西中医药大学 江西南昌000)

腕舟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占腕骨骨折的70~80%[1]。骨折后继发腕舟骨缺血性坏死和骨不连的发生率达到5% ~10%[2]。腕舟骨的生理解剖关系及生物力学原理决定了其骨折好发于如举重、篮球、足球、体操等高能量及高频率的运动项目,尤其多见于举重运动员。本课题通过对28名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腕舟骨缺血性坏死的损伤机制、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临床观察研究并总结,提出以临床症状结合影像学进行早期诊断、可靠固定结合功能锻炼的积极治疗与早期干预的预防方案,以期为举重教学、训练和比赛的医务监督提供参考。

1 一般资料

自2000年1月~2013年6月期间经由参与本课题组的3家医院收治并确诊的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腕舟骨坏死患者共28例,所有患者均有腕舟骨损伤病史,其中男23例,女5例;年龄19~24岁,平均20.1岁;病程 7d~51d,平均 22.15d。按照 X 片分期诊断标准,入选病例中I期4例、II期7例、III期14、IV期3例。将2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运动年限、性别比例、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腕舟骨缺血性坏死的临床诊断金标准为病理学切片检查,但由于其为有创操作,且在早期患者接受度低,可行性小,因此对腕舟骨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还是以临床症状结合影像学进行诊断。

2.1 临床症状 (1)有腕部外伤史;(2)腕部桡侧有顽固性的疼痛肿胀,腕关节活动受限,尤其是背伸受限,握力减弱;(3)腕鼻烟壶处有明显压痛,腕背伸痛或沿拇指纵轴有间接挤压痛。

2.2 影像学检查

2.2.1 X片检查 (1)摄片体位:拍摄腕关节正斜位片,斜位片以腕关节旋前45°并且尽量向尺侧倾斜的前后位效果最佳;(2)根据X片表现分为4期:I期:X线片无明显异常发现;II期:腕舟骨形态正常,密度增高,骨小梁有不规则变化;III期:腕舟骨受压变扁,骨密度明显不均匀,但无骨碎块;IV期:在III期的基础上合并出现腕舟骨碎块。

2.2.2 CR片检查 CR片分期同X片表现,CR片的优势在于能够早期发现舟骨骨小梁的断裂情况和骨皮质的连续性影像[3]。

3 治疗方法

3.1 对照组 本组14例患者采用聚氨酯短臂管型石膏从肘下至远侧掌横纹处将腕关节固定于功能位2个月以上至坏死处痊愈,固定期间鼓励患者活动患侧手指及“推磨”、“云手”等功能锻炼,预防肌肉萎缩。

3.2观察组

3.2.1 固定方法 将硬纸壳依据患处大小裁剪好,用水稍浸湿纸壳然后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固定于轻度背伸位,并在硬纸壳外加用小夹板增加固定的可靠性。

3.2.2 中药外敷 方用黄柏3份、元胡、血竭、血木通各1份半、白芷、木香、羌活、独活各1份,上药共研细末,取适量,加少许蜂蜜,水调外敷患处,日1次。

3.2.3 理疗 以超声波治疗仪配合炎症治疗机进行理疗,日1次,超声波治疗强度建议小强度刺激,以0.5 ~1.0w/cm2为宜,时间 15min/次,炎症治疗机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宜,20min/次,如患者感觉患处疼痛加重,则应相应减轻超声波及炎症机的治疗强度。

4 疗效评定标准

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腕关节疼痛完全消失,关节活动范围基本正常,X片提示腕舟骨形态正常,能正常训练;(2)好转:腕关节疼痛大部消失,关节活动范围中度受限,X片提示腕舟骨形态正常或伴囊性变,能进行一般专项训练;(3)无效:腕关节疼痛无好转,关节功能明显受限。

5 数据统计学处理

本课题研究的数据资料均借助计算机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对实验数据中的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值<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6 结果

全部病例均以治疗半年后情况进行评定。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7 讨论

腕舟骨缺血性坏死的发生多继发于腕舟骨骨折后,临床上新鲜腕舟骨骨折的早期X片诊断困难,常被误诊为腕关节的软组织损伤,贻误治疗[4]。受腕舟骨生理和解剖的约束,持续的高能量运动损伤易致使滋养动脉受损,舟骨中段的斜形骨折及近段骨折发生缺血性坏死的几率较大。可靠地外固定是促使腕舟骨损伤恢复的有效方法,管型石膏外固定能够获得较坚强的外固定,但腕关节长期被固定于同一体位容易导致关节囊的挛缩,延长了患者的功能恢复时间。本课题组采用硬纸壳结合小夹板固定,固定同样可靠,可随时调节夹板包扎带的松紧,观察患肢末梢血运,不易出现压疮[5],并且方便外敷活血消炎、行气止痛中药,既解决了骨折对位问题,又解决了骨折部的血供问题[6]。超声波可穿透至人体内10~15cm,有刺激骨生长因子进行骨组织再生、骨结构重塑的功能。炎症治疗机有减轻局部组织炎症的功能,中药外敷配合理疗促进坏死修复,缩短了患者康复时间。

举重对腕关节运动要求较高,为预防腕舟骨缺血性坏死对运动员运动生涯的影响,平时应该注意腕部肌肉力量的练习和练习正确的技术动作,避免腕舟骨的应力性骨折,在训练前和比赛前要做好准备活动,进行必要的腕关节功能活动锻炼,减少关节损伤的发生。青少年举重运动员腕舟骨缺血性坏死的主要致病原因是腕舟骨的应力性骨折,腕部过度疲劳是导致骨折发生的主要原因[7],有时虽然没有明显的外伤史,但当有腕舟骨损伤的症状和体征时,即应早期采用可靠的外固定。

加强运动员的自我防范的能力,加深对本病的认识,从思想上重视本病,避免因担心训练而隐瞒病情,延误诊治导致严重后果甚至结束运动生涯,了解简单实用的自我诊断保护措施,有腕桡侧肿痛、关节活动受限、鼻烟壶处压痛等现象即应自我保护,及时就医,治疗期间要有耐心,临床证实,有长达固定8个月后才愈合的病例[8]。

[1]曲绵域.实用运动医学[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00:601-605.

[2]张会久,等.保留桡骨茎突带桡动脉茎突支桡骨骨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骨折不愈合[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1,(6):460 -460.

[3]杨振伟,王兆庆,司建彬.CR片在早期发现腕舟骨缺血性坏死的诊断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9):1 009 -1 010.

[4]编写组.临床骨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44-248.

[5]梁盛恒.硬纸板塑形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7(1):61 -62.

[6]孙革.运动员腕舟骨骨折临床治疗与疗效评定[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8,27(1):104 -107.

[7]李凤莲.跳水运动员腕舟状骨骨折调查分[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4,23(1):104 -105.

[8]王永建,林共周.短臂管型石膏固定治疗陈旧腕舟骨骨折18例临床报告[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0,29(2):192 -194.

猜你喜欢
舟骨腕关节缺血性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关于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第三届《腕关节损伤新技术学习班》的通知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