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检验的临床分析

2014-11-14 07:39
中外医疗 2014年3期
关键词:革兰氏氧氟沙星葡萄球菌

曹 焱

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检验科,安徽六安 237006

下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等,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等症状。下呼吸道感染往往是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1]。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目前,随着人们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现代临床医学的深入实践,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检验受到了广泛关注[2]。为检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所感染病原菌并作分析探讨,现选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该院肺病科入院诊治的144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144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探讨,为进一步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肺病科入院诊治的144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144例患者中男68例,女76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46.9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喘息、胸闷等下呼吸道感染典型症状,部份伴有白细胞计数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1.2 检验方法

所有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检验以常规微生物检验技术为主[3]。在抗生素应用之前,嘱患者于清晨漱口后咳出呼吸道深部痰液于一次性无菌痰杯内送检,挑取患者痰标本脓性部份接种血平板、巧克力平板、麦康凯平板,于二氧化碳恒温培养箱中35 ℃培养18~24 h,分离病原菌并做鉴定。使用西门子公司Microscan autoSCAN4 半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与配套鉴定药敏复合板,进行病原菌鉴定并测试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所有检测均参照临床微生物检验规范并严格按仪器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2 结果

病原菌鉴定结果显示,从144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中共分离到病原菌276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49株(17.8%),革兰氏阴性菌181株(65.5%),真菌46株(16.7%)。49株革兰氏阳性菌中含金黄色葡萄球菌29株(59.2%),溶血葡萄球菌12株(24.5%),肺炎链球菌8株(16.3%)。181株革兰氏阴性菌中含铜绿假单胞菌94株(51.9%),大肠埃希菌34株(18.8%),肺炎克雷伯菌23株(12.7%),鲍曼不动杆菌19株(10.5%),变形杆菌11株(6.1%)。

革兰氏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96.6%(28/29),对苯唑青霉素耐药率为62.1%(18/29),对红霉素耐药率为82.8%(24/29),对庆大霉素耐药率为65.5%(19/29),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79.3%(23/29),对磺胺甲恶唑耐药率为62.1%(18/29);溶血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83.3%(10/12),对苯唑青霉素耐药率为41.7%(5/12),对红霉素耐药率为66.7%(8/12),对庆大霉素耐药率为58.3%(7/12),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50%(6/12),对磺胺甲恶唑耐药率为42.7%(5/12);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率均为0%,远小于其他药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革兰氏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为42.5%(40/94),对头孢曲松耐药率为79.8%(75/94),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40.4%(38/94),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为63.8%(60/94),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67.0%(63/94);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为82.4%(28/34),对头孢曲松耐药率为88.2%(30/34),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55.9%(19/34),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为61.8%(21/34),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64.7%(22/34);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为34.8%(8/23),对头孢曲松耐药率为39.1%(9/23),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30.4%(7/23),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为17.9%(4/23),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43.5%(10/23)。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耐药率为84.2%(16/19),对头孢曲松耐药率为94.7%(18/19),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78.9%(15/19),对阿米卡星耐药率为89.5%(17/19),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为94.7%(18/19)。

3 讨论

下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该文研究表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其中又以铜绿假单胞菌居多。铜绿假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4]。下呼吸道感染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易伴发其它并发症,因此一旦发现病发症状,应进行及时干预和护理。防止下呼吸道感染的出现重在预防、早期筛查及合理干预。医务人员应提高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检验的认识。下呼吸道感染病因复杂、病程长、对患者影响大,临床上应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及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合理的诊疗及护理。因为内外各种因素引发的下呼吸道感染发病较急,患者通常对突如其来的身体不适缺乏心理准备,医务人员应妥善处理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热情对待患者,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诊断及治疗。在全部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帮助患者做足做好康复心理准备,充分调动病人在治疗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对于提高治疗质量和效果,促进呼吸系统功能恢复,改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症状十分重要。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身体机能较虚弱,易受各种病变因素的影响,且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机制复杂,容易伴发合并症,因而用药前应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具体的身体状况与患病严重程度进行谨慎的、合理的、系统的评价,确保病情诊断确切,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有针对性的用药方案。由于呼吸系统疾病的复杂性,目前其治疗药物具有多样性,但没有一种药物能使所有患者的病症都得到满意控制而又无不良反应。就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来讲,一般单用一种药物的抗菌有效率约为50%,当加用另一类抗菌药物后有效率可提高20%。所以除了早期预防性用药外,为了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治疗过程有时需联合用药,其目的在于增加对呼吸系统自身机能的保护、减少不良反应、降低药品的使用剂量、增加患者顺从性。但联合用药有可能产生药物间的拮抗作用,有时甚至出现配伍禁忌,因此联合用药时还要注意用药的合理性。临床上应用耐药率低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能最大程度上降低耐药情况的发生率,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对患者进行妥善处理、充分的诊断和合理的、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是临床上医务人员处理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责任。临床上应结合病原菌检查结果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具体的身体状况与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谨慎的、合理的、系统的评价,确保患者病情诊断确切。根据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所感染病原菌的类型确定对症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1]赵霞,张国伟.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检验结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3(13):1714-1715.

猜你喜欢
革兰氏氧氟沙星葡萄球菌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如何防治兔葡萄球菌病
草莓微生物污染分析及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霉菌鉴定
肉鸡葡萄球菌病诊疗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引起神经毒性1例
清肺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部感染40例
一例水牛疥螨继发感染葡萄球菌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