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徽州古民居由楼居到地居演变

2014-11-15 03:34金乃玲贾砚琦张坤
中国名城 2014年11期
关键词:徽州地区古民居徽州

金乃玲 贾砚琦 张坤

摘 要:徽州民居是徽州建筑的主体,其内部的结构、格局、装饰和空间并非一成不变,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显著的变化当属底层愈趋高敞。追溯徽州住居建筑的起源及楼居到地居的演变过程,分析这一过程中经济、社会、文化、宗教等因素,定量比较了宅内楼上与楼下的热环境舒适度,旨在说明徽州古民居由楼居到地居是文化内涵与技术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徽州民居;楼居;地居;文化内涵;技术因素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4)-11-58(4)

徽州现存的明清古民居,绝大部分保留在安徽省的歙县、休宁、屯溪、黟县、绩溪以及江西省的婺源县,这些地区在当时都处于徽州府的管辖范围之内。徽州古民居是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以及宗教信仰的缩影。作为徽州文化最直接之载体的古民居建筑,是以徽商的发展壮大为经济基础,以宗法制为社会基础,在儒家礼教思想的影响和徽州文化风俗的熏陶下形成的。

如同新安江水川流不息地变化,徽州古代居住场所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各种社会和人文因素不断变化的基础上,明清徽州古民居宅内的结构、格局、装饰、空间大相径庭,其中最重要的变化当属空间格局。清代徽州民居较之明代徽州民居,楼下高大宽敞而楼上较为低矮,上下层的尺度正好相反。本文旨在探讨徽州古民居自明代至民国时期五百年格局变化的人文与技术因素,探析楼居到地居之演变。

1 “楼上厅”溯源

在两千多年前,徽州是“古山越人”的聚居地,处于人类的“巢居时代”。山区潮湿的气候,夏季洪灾频发,加之人烟稀少,各种毒虫野兽横行肆虐,山越人要想生存繁衍下去,只有寄居于树窝。随着山越人生产力和生产工具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山越人不再是被动地适应自然,而是以竹子为建筑材料,将住宅底层架空,上层用来居住和生活,这种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和防止蚊虫野兽侵袭的建筑就是干栏。

山越人的干栏式建筑在数千年的延续中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底层高度有所增加,并且具有了封闭式的外墙,屋顶材料也由草变成砖瓦。同时,晋代以来中原名门望族迁入所带来的先进文明对徽州地区的住居建筑形式的影响,加上当地人建筑技术的不断完善,逐渐创造出成熟的榫卯技术和木结构体系。

因此,在明代早期及以前的徽州民居中,地面层依然保留着干栏式建筑的特点,楼下较为低矮,主要作储存杂物和防止潮气,这样必然会导致人们一进入大门,第一印象尽是满眼的杂物和潮湿的地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楼下变得高敞明亮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然而,笔者在查阅徽州测绘资料后发现,“楼下变高”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表1)。

虽然底层空间扩大了,但是由于徽州人沿袭下来的意识惯性,他们仍然将二层作为主要的起居和生活场所。明代中期以后,徽州民居地面层的高度多数已在4米以上,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徽州居民对底层空间的要求。可以这么说,在明代万历前后,徽州地区的住宅建筑已经大体上抛弃了干栏式建筑的形式。自此以后,徽州民居的底层作为人们起居和生活的主要场所,而楼上则主要用作储物。

2 徽州古民居由楼居到地居综合因素分析

2.1 徽商财富的积聚

徽州民居的成长离不开徽商,追溯徽州人经商的历史,早在晋代就存在徽商活动的记述。当“富起来”的徽州人手握大量财富,除进行资本运作之外,剩余部分便用于回报乡里和家庭。当徽商与那些步入仕途的同僚们衣锦还乡之时,并不期望一踏入家门,就进到低矮阴暗、堆放各类杂物的房间,而是高敞明亮的大厅,并处处能够体现自己的财富、地位和权势。加上徽州地区地狭人稠,宅基地面积紧张,为了增加土地的利用率或者说容积率,提高住宅的舒适度和使用面积,富裕的徽州人便将资金投入到修缮房屋上,将地面间做高做大。

2.2 税收制度的改变

宋元时期,徽州住居建筑已经基本上形成自己独特的形式:楼下较为低矮,构造外露且没有装饰,主要作储物和防潮用;楼上厅高敞明亮,是人们起居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大明律》对于房产税的征收是按照住宅的厅堂面积进行计算的。因此,在当时徽州人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为了减少缴纳税金,人们建造房屋时通常将楼地层的厅堂尺度缩小,而真正的厅堂布置在楼上厅。

清朝初年,朝廷对房屋交易进行田房契税的征收,并由买方根据房产价格每一两征收税三分。康熙时期因常年战乱,国库空虚,曾两次下诏书向全国征收房产税,每间门面房征收二钱税银。房产税的变化使得楼居再无必要,并且徽州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得位于厅堂的建设愈发华丽,而位于底层的厅堂成为显示主人财富和地位的场所。

徽州古民居由楼居走向地居,也是民间住居建筑对统治阶级赋税制度的变更所做出的调整。

2.3 宗法和礼教对徽州古民居的影响

徽州位于浙、皖、赣交界之处,自古就是山越人的聚居地。晋代以来,中原的名门望族因受战乱的影响陆续迁入徽州地区,在这里他们虽为移民,却仍然保留着大家族式的宗族组织,具体表现在抵御入侵者或不同家族的斗争方面,这些名门望族会组成以本族族人为核心的,由佃客、农民等组成的武装力量。古山越人受到汉文化的影响,也逐渐形成宗族制度。徽州人就是通过这一制度,加强家族内部的凝聚力。随着时间的流逝,古山越人控制的徽州地区逐渐掌握在汉族人的手里,山越人的习俗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宗法制度。

宗祠,又称为祠堂,是古人供奉祖先、进行祭祀的地方,也是最能体现宗法制度的场所。明嘉靖帝在位时,颁布了“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的政策,徽州人便将祖宗和神灵的牌位放在当时的主要活动空间——楼上层,形成家祠。然而将家祠放置在楼上层,族人前来祭祀的时候都需要从狭窄的楼梯涌至二层,此种情形必然没有在楼地层大家有序地进行跪拜更庄重。因此,将楼地层修建的高一些,高于干栏式建筑的底层,在厅堂内设置八仙桌、靠背椅和条案,那么在外人看来显然要比楼上厅更加气派。所以说,楼下厅的出现也受到宗法制的影响。endprint

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徽州地区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佛教和道教为辅这样的多种宗教并存的民间信仰体系。儒家思想之中,“礼”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徽州地区那些打算步入仕途或者已经为官的人,在为人处世的时候,是必须以“礼”制为标准的。同样的,徽州人在家招待宾客,对其“施礼”是需要一定的外在条件的。例如,有贵客到访,需要“四门齐开”,即大门以及大门内的四块门扇都要打开;要“三请三让”,才可以“登阶升堂”,这个阶就是大堂之前天井之后的那步台阶。而这些“礼仪”,都必须在地面间才能进行,这就使得受儒教思想影响很深的徽州人增加了住宅底层高度,以便适应礼制的要求。

2.4 习俗的影响

中国自古以来都存在对土地的崇拜,历朝历代,无论宫廷还是衙门,无论祠堂还是寺庙,一切活动都是在地面间进行的。并且,人们生活在地面间,更能体现其对土地的占有。此外,在封建社会,楼上层还有特殊的隐喻。如,古代民居的楼层之中一般居住着待嫁的姑娘;街巷里弄里的“青楼”,则更是不堪与人道来的。康熙皇帝在对欧洲居住建筑的情况进行评价时,曾说了这样一句话,很能够反映国人对地面间的重视,他说,欧洲一定土地稀少并且贫穷,因此人民不得不居住在半空中。可以见得,徽州人将住宅的底层升高,也是其重视地面间的精神价值的结果。

2.5 热环境因素分析

皖南地区冬季虽寒冷,但可用火盆取暖,而夏季气温高湿度大,人常感不适。为定量分析传统徽州民居的夏季室内热环境情况,本文选取了一栋典型传统民居——屏山舒宅进行了室内热环境的测试。

图1和图2为黟县屏山舒宅一二层室内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PPD曲线(由于测试仪器限制,图中曲线并未包含空气流速),当天室外气温26℃-38℃。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层室内空气温度明显低于二层,相对湿度相近,并且一层空气温度一天中最高出现在15:00约31℃,最低出现在清晨6:30约25℃,在一天中绝大部分时间室内气温低于30℃。在日间,相对于室外的酷热,室内较为凉爽;在夜间至次日凌晨室内气温在28℃以下,完全可以在不需要任何制冷措施的情况下很好地满足人休息的要求。

图3和图4为黟县屏山舒宅一二层室内的PMV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层最大值为2.6,最小值为0.3,平均值为1.4,虽然达不到接近于0的理想状况,但是室内热舒适度水平还是较高的,特别是睡眠时间(22:00—次日8:00)PMV均在1.5以下。二层PMV长时间保持在最高等级3,全天平均值也达到了2.46。室内热环境状况不佳,不适于人居住。

由实地测试可以发现,徽州民居由楼居到地居也是受到热环境舒适度因素的影响。

结语

从明代早期的毕德修宅,到明代中晚期的程遂林宅、毕顺生宅等,再到清代的鲍训正宅、鲍树民宅的高度变化趋势,传递出徽州古民居从楼居转变为地居的演变过程。居住模式的变迁受多重因素的制约,除本文主要列举的相关因素之外,当然还有别的因素:其一,从明至清徽商逐渐崛起之后,经商、做官的徽州先人大量外出,致使常住人口相应减少,居住面积相对宽裕,还在老房子留守的人们拥有择优而居之的条件;其二,徽州民居中那些辅助功能的房间包括厕所、厨房等都在一层,这些房间与一层的卧室联系紧密,住在一层的比住在二层的在生活上要方便一些;其三,笔者在徽州的长期建筑测绘中发现,其楼梯的坡度接近45度,按照现代建筑设计要求,已大大超出规范的上限,加之楼梯间的采光不足,上下楼梯已成为徽州先人日常生活中的烦心之事;反而是在天井处种些花花草草,别有一番生活情趣。

徽州古民居从楼居到地居,其影响因素是方方面面的,不仅仅是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等等人文因素,还牵涉到热环境舒适度等技术因素。建筑,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笔者认为,作为我国文化多样性之载体的民居,在对其研究时不但要发掘其社会文化内涵,同时也需要定量分析其技术影响因素,这样才能对传统民居的演变得到更为全面的解读。

参考文献:

[1] 叶显恩.徽州和珠江三角洲宗法制比较研究[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4):1.

[2] 丁希勤.明清徽州儒教信仰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08,10(2):2.

[3] 邵国榔.明清徽州古民居的演变[M]//黄山市徽州文化研究院.徽州文化研究(第二辑):徽派建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4] 朱永春.宋元徽州建筑研究——兼论徽州建筑的起源[J].小城镇建设,2001,(9):42.

[5] 姚邦藻.徽州学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2).

[6] 李百战,郑洁,姚润明,等.室内热环境与人体舒适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于向凤endprint

猜你喜欢
徽州地区古民居徽州
乡村振兴背景下徽州地区乡村全域旅游发展思考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国画山水元素在现代室内装饰中的设计策略研究
近代徽州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概论
徽州春雪
古民居保护方法及举措
——以安徽蚌埠“湖上升明月”项目为例
徽州绿荫
明清徽州德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本质直观传统古民居“燕尾翘脊”筑造意涵(下)
本质直观传统古民居“燕尾翘脊”筑造意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