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味强心汤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2014-11-17 03:14申利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强心肾阳虚附子

申利华

(邵东县中医医院,湖南 邵阳 422800)

慢性心力衰竭在临床较为常见,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晚期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西医抗心力衰竭治疗方案往往难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1],我院采用中药十味强心汤辅助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我院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症见心悸气短、体倦乏力、动辄气喘、形寒肢冷,并伴有脘腹胀满、肢体水肿、精神萎靡、大便溏泻,舌淡胖或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或迟。研究对象剔除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急性冠脉综合征、恶性肿瘤、肺栓塞、重度贫血、精神病史、妊娠期、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等患者。

根据随机法分组,A组42例,年龄54~80岁,平均年龄(62.84±5.63)岁;体质量50~78 kg,平均体质量(63.53±4.72)kg;心脏病病程3~15年,平均病程(5.34±1.53)年;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4例;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10例、Ⅲ级30例、Ⅳ级2例。

B组42例,年龄56~81岁,平均年龄(63.25±5.42)岁;体质量51~80 kg,平均体质量(63.68±4.61)kg;心脏病病程3~16年,平均病程(5.56±1.62)年;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2例;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10例、Ⅲ级31例、Ⅳ级1例。

对比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心脏病病程、性别、心功能分级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患者接受抗心力衰竭标准方案治疗,包括治疗原发性心脏病、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控制水钠潴留、阻断过度激活的交感肾上腺素能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2]。

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十味强心汤治疗。处方组成包括红参9 g、附子6 g、干姜6 g、肉桂3 g、丹参15 g、黄芪20 g、山萸肉12 g、茯苓12 g、大腹皮6 g、车前子9 g。上药1剂/天,加水煎煮2次,取汁300 mL,分早晚温服[3]。

连续用药14 d,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性。

1.3 评价指标

显效:心力衰竭基本控制或心功能提高2级或2级以上;有效:心力衰竭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1级,但不足2级;无效:心功能提高不足1级,或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4]。

1.4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发现,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不良反应比较

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为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最终阶段,随着对慢性心力衰竭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治疗模式已由过去的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善症状向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延缓或逆转心室重构转变。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中医学理论中“胸痹”、“心悸”等范畴,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初期以心气虚为主,逐步进展为心肾阳虚;标实以瘀血、痰浊、水饮,与气虚无以行血、化津有关。标实与本虚互为因果,瘀血、痰浊、水饮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治则以温补心肾、益气助阳为法[5]。

十味强心汤方中以红参为君药,功擅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红参可兴奋心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增强机体适应能力。附子、干姜共为臣药,附子可上助心阳、下补肾阳,被誉为“回阳救逆第一品”,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附子可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而发挥强心作用。干姜擅长温中化饮、回阳通脉,与附子相须为用,回阳通脉之效大增。肉桂温通经脉、引火归原,是治疗命门火衰之要药。丹参清心除烦、活血祛淤、养血安神,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丹参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滞度等功效。黄芪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辅助君药红参增强益气作用。有研究发现黄芪皂苷可抑制心肌细胞Na+-K++-ATP酶活性,起到与洋地黄类制剂相似的作用,并可扩张血管、利尿、降低心肌耗氧量、稳定心肌细胞膜等作用。山萸肉宁心安神、滋阴固涩,与附子相伍,取阴中求阳之意,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茯苓益气健脾、利水渗湿;大腹皮下气宽中、行水消肿;车前子利水消肿、渗湿止泻,三药合用,利水消肿之效大增,对心肾阳虚患者的水肿症状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全方十味中药材,以扶正为主,消补兼施,共奏温补心肾、益气助阳之功[6]。

结果表明,十味强心汤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1]张大程,毛利荣.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8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0,32(6):866-867.

[2]郑永恭.自拟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30例[J].福建中医药,2011,42(5):17-18.

[3]喻斌,郭武.温心汤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28-29.

[4]王科军,张秀荣,苏德成.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的疗效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2011,4(7C):53-54.

[5]章平富.中药为主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体会[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3):396-397.

[6]阚秀莲,李振民.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证50例[J].四川中医,2013,31(6):89-90.

猜你喜欢
强心肾阳虚附子
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模型评价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临床效果
巴戟天及其炮制品对肾阳虚大鼠HPA轴功能的改善作用
附子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不同姜制附子中6种生物碱含量的比较
探讨温肾化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阳虚、瘀水互结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有毒的附子产值高
益元强心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低LVEF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