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同术式术后残留肾结石的疗效分析

2014-11-17 03:14吴勇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肾结石气压西药

吴勇华

(溆浦县中医院,湖南 溆浦 419300)

随着我国生活及工作方式的改变,泌尿系统结石在我国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本病临床隐匿性较强,早期临床常无明显症状,但是如本病发作,可导致下腹部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目前各种碎石方法的临床应用,大大提高了本病的治疗效果,但是目前临床治疗发现,在经碎石治疗后的患者常可出现术后残留肾结石,治疗碎石治疗术后残留肾结石现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一个重点。本文通过对比我院近年来应用不同治疗方式治疗碎石治疗术后残留肾结石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更能好的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我院2011年、2012年两年间收治的所有泌尿系结石术后的患者,分为西药治疗、中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三组,于每组随机抽取30例患者组成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西药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0~69岁,平均45.42岁;碎石方式为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18例,经皮肾经气压弹碎石12例;残留肾结石数目:1粒14例,2粒8例,3粒4例,3粒以上2例;残余肾结石直径平均为1.17 cm。中药治疗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2~67岁,平均44.93岁;碎石方式为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15例,经皮肾经气压弹碎石15例;残留肾结石数目:1粒15例,2粒9例,3粒3例,3粒以上3例;残余肾结石直径平均为1.09 cm。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18~70岁,平均46.97岁;碎石方式为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20例,经皮肾经气压弹碎石10例;残留肾结石数目:1粒12例,2粒11例,3粒5例,3粒以上2例;残余肾结石直径平均为1.20 cm。三组基础治疗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术措施

①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采用静脉复合麻醉,术中患者体位为截石位。具体实施方案为:以灌注泵辅助,直视视角入镜。使用2.0 mm直径的碎石探针将结石尽可能地压在一侧尿道壁,集中对膀胱结石进行处理。在整个处理过程中,要对注水量进行严格控制,以膀胱壁配合探针的方式对结石进行固定。连续脉冲下对结石进行粉碎,粉碎后的结石自行排出。②经皮肾经气压弹碎石方法:采用连续硬脊膜联合腰部麻醉,术中患者体位为截石位。具体实施方案为:F8输尿管镜直视状态下,以逆行方式将输尿管导管插入患侧肾盂位置,对留置导尿管进行固定。导管远端与滴注生理盐水保持连接关系,形成人工式肾积水。B超引导下以11肋间为穿刺点,肾穿刺针穿刺进目标肾盏,植入斑马导丝,退出穿刺针。扩张手术视野,建立经皮肾取石通道,应用APL气压弹道碎石系统击碎体积较大的碎石,配合加压冲洗以及钳夹的方式,清除结石。

1.2.2 药物措施

①西药治疗组:行碎石治疗分析残留结石后,立即鼓励患者大量饮水及多行跳跃运动,同时药物治疗给予适当的抗生素口服以感染,并给与黄酮哌酯片2片,每日3次口服以解痉治疗。同时,给予肾石通颗粒进行排石治疗,一次一袋,一日2次。②中药治疗组:鼓励患者大量饮水及多行跳跃运动,同时给与中药汤剂口服,方选我院自制中药排石汤,药物组成为:生地15 g、大黄10 g、海金沙15 g、扁蓄15 g、瞿麦15 g、栀子10 g、黄芩10 g、黄芪20 g、当归15 g、枳壳15 g、川木通10 g、车前子10 g、甘草15 g,每剂水煎450 mL,日一剂,分早、中、晚3次温服。同时,给予消炎利胆片进行治疗,温开水送服,6片/次,3次/天。③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即在西药治疗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以及消炎利胆片进行口服治疗。三组患者出抗生素服用时间为3 d外,其他药物服用时间均为2周。

1.3 观察指标

于治疗2周后才双肾彩超以明确治疗效果。疗效分为临床治愈,即结石排出体外,标准为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双肾彩超未见结石;临床好转,即结石为完全排出,但有部分结石已排出,标准为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双肾彩超可见结石,但数目减少;无效:即未达到以上疗效的评价标准者。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比较,P<0.05认定统计学存在差异。

2 结 果

经为期2周的治疗后,西药治疗组共有21例患者达到临床治愈,治愈率为70.00%,中药治疗组共有24例患者达到临床治愈,治愈率为80.00%,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共有27例患者达到临床治愈,治愈率为90.00%。三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 论

中医学认为,肾结石属于“淋证”的范畴,并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分为“石琳”“血淋”“砂淋”“膏淋”等多种类型,本病虽经碎石治疗将结石排出体外,但是仍可有部分结石残留。而中医学认为,虽已经不同术式排除了部分结石,可使临床症状得到一部分缓解,但是其仍当属石淋或砂淋的范畴,其病因病机仍为湿热治邪阻于下焦所致,所以以清热、通淋、益气、化瘀为本病的治疗大法[1]。目前已有大量的临床观察显示,应用中药配合西药的治疗方法,可很好的治疗不同术式术后残留肾结石[2-4]。本研究结果也显示:经为期2周的治疗后,西药治疗组共有21例患者达到临床治愈,治愈率为70.00%,中药治疗组共有24例患者达到临床治愈,治愈率为80.00%,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共有27例患者达到临床治愈,治愈率为90.00%。三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和中药治疗组,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对于碎石术后残留结石的治疗效果。相比于西医治疗,本研究根据本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加用了以清热、通淋、益气、化瘀为治疗大法的中药汤剂,方中生地、栀子、黄芩清热解毒,可以清解郁结于下焦的热毒之邪;川木通、海金沙化石,可以起到化石之效;车前子、扁蓄、瞿麦利尿通淋,可以利尿以促排石;黄芪、当归益气,以防气之不足无以推动结石下行;枳壳、大黄化淤行气,可促进下焦气血运行,以促进排石;甘草以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可起到清热、通淋、益气、化淤之效。在应用中药汤剂利尿通淋排石的同时,本研究还配以西药抗感染及解痉治疗,可很好的达到治疗效果。

由此可见,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药治疗和单纯中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谷现恩,刘继红.尿石症[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211-212.

[2]张莲萍,刘任,杨罗艳,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同术式术后残留肾结石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9(31):634-636.

[3]宋镇星,胡桂荣,赵双琴.体外冲击波碎石加服中药治疗泌尿系结石直径1cm 18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4):372-373.

[4]李浩勇,刘继红,曹正国,等.中药泽泻提取物对尿草酸钙结石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3,24 (10):658-621.

猜你喜欢
肾结石气压西药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看不见的气压
西药和中成药的配伍使用致不良反应分析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喝矿泉水不会加重肾结石
压力容器气压端盖注射模设计
甜饮料
——肾结石
常喝甜饮料易患肾结石吗?
电渗—堆载联合气压劈烈的室内模型试验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