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案

2014-11-17 03:14李红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消化道饮食疾病

李红莲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 怀化 418000)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消化内科多发性疾病[1]。临床常见的出血原因[2]:胃底及食管静脉曲张、消化性溃疡、门脉高压、急性出血性胃炎等。上消化道出血病患的临床症状:呕血、黑便、发热、血容量减少、精神不振、周围循环障碍、头晕、乏力、贫血等。若对疾病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3],其病死率高达10%[4]。若通过全面全程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健康促进意识,增加患者依从性,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则可提高临床疗效。为此,我院在2009年3月至2012年9月,结合患者病情发展,在实施基础护理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全面全程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94例上消化道出血病患为研究对象,将他们随即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7例患者。对照组中47例患者,男29例,女18例,年龄在25~76岁,平均年龄41.0岁;观察组中47例患者,男30例,女17例,年龄在24~75岁,平均年龄42.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1.2 患者的诊断及治疗

诊断:以患者的临床表现(呕血、黑便、循环系统症状)为依据,结合消化道镜检及其他检验手段即可确诊。治疗原则:积极针对病因治疗,治疗原发病从而达到控制出血的目的,如有必要可采用输血或者手术治疗;药物以雷尼替丁、西咪替丁、奥美拉唑或者三种药物联合为佳。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①严密监护患者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对于大出血患者,我们应密切观察其肢端皮温,皮肤颜色,若患者四肢湿冷,往往提示大量出血,需注重保暖,同时给予止血药物及吸氧。密切观察患者排泄物的数量、颜色、形状、气味。成年人消化道出血量达5~10 mL/d,粪便隐血实验结果即呈阳性,出血量在10~100 mL/d,可出现黑便,出血量>500 mL/d,可引发乏力、心慌、头晕等症状。②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以利于止血和补充患者血容量。③注重患者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饮食护理,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伴休克、呕吐、柏油样便的患者,应禁食,胃肠减压。少量出血或黑便不伴呕吐的患者,我们给予清淡、温凉、无刺激的流质饮食。消化性溃疡伴少量出血患者,为达到中和患者胃酸,减低胃活动,缓解患者腹痛的目的,可于早期给予少食多餐、流质饮食,待出血停止后给予患者半流质。意识障碍者,给予无蛋白饮食。腹水患者,应严格限钠。④注重口腔及皮肤护理。消化道出血病患的口腔常有腥臭味,因此我们需每日进行3次口腔护理。对于有浮肿的患者,我们应该加强皮肤的护理以规避褥疮发生的可能。⑤疼痛护理。在未明确诊断以前,禁用镇静剂及镇痛剂,以免延误病机。若患者出现腹痛,生命体征平稳、不伴腹膜刺激征,可遵医嘱给予止痛治疗;若腹痛自行减轻,且出现“三联征”(压痛、反跳痛、板状腹),护理人员应立即向医师报告,以免延误病情。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全面全程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①细致的心理护理。很多患者尤其是急性患者看到自己大量的便血、呕血,难免会不安、焦虑、恐惧,这些负面心理反应会严重影响患者病情(紧张、恐惧,可致迷走神经兴奋,胃酸分泌增加,胃蠕动增加,继而增加胃黏膜损伤因素[5])。护士在进行临床护理工作时,给予患者及家属及时细致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患者情绪的疏导,可有效消除患者不安、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继而增加患者信心,提高患者依从性。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以下素质:沉着、冷静、耐心、细心。当遇到患者情绪异常及大量便血、呕血时,护士可冷静处理,沉着应对,以取得患者的信任。②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患者病情发展为依据,进行全面全程的健康教育。传统健康教育往往不具备连续性、目的性,大多是随机的或一次性的,不能够满足疾病发展的需求,本院在研究期间,成立专门的健康教育小组,针对观察组患者的具体情况及病情发展,提供及时、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教育内容如下。在患者入院初期,小组为患者讲解消化道出血的相关知识,疾病特点,可能诱因及疾病发展转归,让患者了解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消除患者不安、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患者入院后,针对患者的不同病情,我们为他们讲解不同的饮食要求及注意事项,提供持续性疾病知识教育,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懂得如何进行自我健康促进,也可增加患者依从性,利于护理及医疗工作的开展。对于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我们应该嘱其术后绝对卧床1周,以规避运动性出血及疲劳的出现。并根据患者疾病的进展,不同时期进行不同的体育锻炼,以利于患者得到充分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患者出院时,再次向患者阐述疾病的病因,预防及相关护理知识,以利于患者出院后进行自我护理;让患者学会识别早期的出血征象,例如黑便、乏力、头晕等;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促进其合理饮食;定期进行电话宣教,以保证宣教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我们采用SPSS13.0系统,应用χ2检验,t检验,P<0.05,表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的47例患者,痊愈28例,观察组的47例患者,痊愈39例,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出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痊愈率更高,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3 讨 论

临床工作中重视心理护理、全面开展健康教育不仅可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消除患者负面情绪,增加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及对护理医疗工作的依从性,有利于患者康复;同时,也可提高护士、医师的专业水准,提升护理人员形象,调到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体现护理工作价值,密切护患关系,从而达到护患双赢的局面。在本研究中,以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为依据,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实施全面全程的健康教育,重视心理护理,取得良好疗效,值得广泛推广于临床。

[1]冯晓梅.89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6):105-106.

[2]高梅芝.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3):122-123.

[3]王咏连.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9):200-201.

[4]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82.

[5]石红梅.上消化道出血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08,16(1):105-106.

猜你喜欢
消化道饮食疾病
春节饮食有“三要”
进击的疾病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