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4-11-17 03:14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肝癌依从性评分

游 君

(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

肝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由于肝癌多为巨块型,且多伴有肝硬化等症状,手术切除率较低。介入治疗是缓解肝癌患者症状、延长患者生命的一种新兴治疗方案,而由于介入治疗后由于纳差、恶心呕吐等原因,不仅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因此,改善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依从性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点课题。笔者近年来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给予了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提高了此类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至6月笔者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进修期间观察的行介入治疗的92例肝癌患者为本次观察对象,全部患者均经B超和CT扫描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直径3~8 cm,均具备介入治疗指证。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92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患者46例:男72例,女20例,年龄32~75岁,平均(48.45±8.50)岁;对照组46例:男30例,女16例,平均(46.82±9.25)岁。本次研究纳入对象均排除伴有腹水、黄疸等并发症患者,均排除伴有严重心、肺、肾等器质性疾病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如:术前帮助患者完善各种辅助检查、术前常规准备、胃肠道准备等,术后给予口腔护理、饮食护理等。干预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有针对性的个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心理护理

由于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多为中晚期,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思想状况给予心理支持与安慰,告知患者介入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同时介绍介入治疗的原理及方法,告知患者手术医师精湛的技术及达到的预期效果,以减轻或消除患者术前负性情绪,使之更好的配合治疗。

1.2.2 术前干预

术前晚开始做好饮食调节准备,进食应注意,清淡易消化以流质半流质食物为主、少食,术前4 h开始禁食,药物饮水不受影响;配合医师做好血压、B超、心电图、及血液分析等各项术前检测,做好辅助检查,包括:穿刺部位检查,术侧肢体检查,入室前做好心里辅导,对手术环境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手术医师、护士,给患者打造一个相对熟悉的环境。

1.2.3 术后干预

①肝癌介入治疗后,患者往往因肝脏缺血、缺氧及化疗药物进入而造成肝功能损伤,严重者可导致嗜睡或肝昏迷等并发症[2]。因此,在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应嘱咐患者多卧床休息,并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给予适当的保肝治疗,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报告主治医师,给予相应处理。②对于穿刺部位有出血或血肿患者,应增加穿刺部位加压时间,加压期间保持患者髋关节处于伸直状态,保持患者取平卧位24 h以上,避免术肢受压迫,同时观察患者双下肢肤色、足背动脉搏动等情况,以预防患者下肢血栓形成。③对于介入治疗后出现胃肠不适的患者,观察并记录注意消化道出血征兆,并给予饮食指导。④对于发热患者,观察是否发生感染,并给予积极的物理降温处理,必要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⑤疼痛护理:肝癌介入治疗后,多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现象,分析原因可能与肝包膜或腹膜受到刺激、肝组织局部水肿或坏死、肿瘤组织中药物高浓度的杀伤作用等因素有关[3],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疼痛程度,并适当给予镇痛药物治疗。以上情况可能出现几种并存,应及时做好医嘱。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3个月为评分期,治疗依从性参照曾丽红等[4]研究方法进行评定,分为未做到、偶尔做到、基本做到、完全做到四个等级,以评定介入治疗期间各个环节患者的依从性,满分100,得分越高表明患者治疗依从性越好,以90~100分为优,75~89分为良,60~74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优+良+合格视为依从。生活质量评估参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试行草案进行评分,分为1~5分,1分最差,5分最好。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干预组的患者治疗总依从率为98.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04%(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治疗评分情况

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3个月后 P干预组 46 1.72±0.36 4.12±0.31 <0.05对照组 46 1.75±0.41 3.05±0.54 <0.05 P- >0.05 <0.05 -

3 讨 论

肝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由于肝癌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属中晚期,从而失去了最佳手术时期,有关调查显示,我国有80%的肝癌患者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能手术治疗[5]。肝癌介入治疗是在医疗设备辅助下,通过动脉穿刺将抗肿瘤药物注入肿瘤病灶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案。动脉介入治疗为不能手术的肝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途径。肝癌动脉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点,已成为目前缓解肝癌症状、延长患者生命的一种重要治疗方式[6]。肝癌介入治疗虽有上述优点,但行介入治疗患者多为中晚期肝癌患者,患者思想情绪波动较大,治疗依从性较低,加之介入治疗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给予此类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至关重要。笔者近年来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给予了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通过术前、术后等护理措施,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总依从率为98.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04%(P<0.01);干预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给予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认为,影响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原因主要与心理因素及生理因素有关,在进行护理时,应首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通过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等措施,减轻患者生理痛苦,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总之,给予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采用。

[1]何侯锐,刘成国,朱苏阳,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1,21(1): 133.

[2]孙倩,周秋伟,杨红秀.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9(29): 137.

[3]陈俊华,冯国菊,轧春妹.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河北医药,2009,31(6):749-750.

[4]曾丽红,李苑,徐喆.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吉林医学,2013,34(19):3883-3884.

[5]祝雅慧,秦占芬,任秀英.肝癌病人的介入治疗及护理[J].河北医药,2004,26(10):834.

[6]黄殷涛,王启琴,周宁.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19(23): 113.

猜你喜欢
肝癌依从性评分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隐源性肝癌与病毒性肝癌临床特征比较
我给爸爸评分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