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种课程与国际理解教育

2014-11-17 17:20林卫民
世界教育信息 2014年18期
关键词:外语课程学校

林卫民

我在担任杭州外国语学校校长期间,曾以全国外国语学校研究会副理事长的身份,参与了外国语学校办学标准的制定。当时,我们提出的外国语学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外语特长、文理兼优、综合素质全面的国际化复合型预备英才”;还提出了外国语学校要具备两大明显的特色,即开设多种外语课程和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北外附属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北外附校)的教育以“传授知识技能和给予人的一般发展”两大任务为指向,以普通中小学学生学业和能力要求为前提,努力使学生“熟悉基本知识、拥有基础学力、掌握关键技能”,在此基础上,开设多种外语课程、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为今后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开发“复语”特色课程

目前,北外附校共有学生3200余人,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和国际课程项目。北外附校作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创办的基础教育学校,在外语教学特别是开设多种外语课程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为此,学校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双复型”外语特色学校的办学目标。所谓“双复型”人才是指掌握多种外语并有其他专长的“复合型”人才,北外附校的办学目标就是为使学生成为“双复型”人才作预备教育。

“复语”是指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外语,学生除学习英语外,还要掌握另外一种非通用外语。除英语课程外,北外附校还开设了德语、西班牙语、法语、日语、韩语等外语课程。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学校就开设了“复语班”,部分学生开始学习两门外语(其中一门为英语)。

为了推进“复语”外语课程,北外附校构建了课程研发、管理、评价等方面的校本化课程实施机制。在国家课程标准的框架下开发学校的“复语”课程,在国家课程计划预留的课程空间内对其他课程内容进行创造性的改编和再开发:一方面不能削弱其他学科的地位;另一方面又不能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研制将“复语”外语课程融入整个课程体系的全面方案。

北外附校将现有课程分为四大板块:基本课程、强化课程、微型课程和自学课程。基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中的基本或核心部分,是教育行政部门所规定的必修课程和限定选修课程;强化课程是对学生某项素质发展加以强化而形成的课程,如“复语”外语课程;微型课程即容量小、持续学习时间短的课程,是一种非常灵活的课程类型;自由学习可视为一种“准课程”或另一种类型的“虚有课程”。

按此思路,学校成功地开设了多种外语课程,并将学生学习“复语”纳入整体课程和毕业学分的要求框架内。由于北外附校的整体课程方案得到了上级行政部门的认可和肯定,此项目被列入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统一管理的国家级特色办学试验项目。

二、积极推进国际理解教育

北外附校在开设“复语”外语课程的同时,认真探索国际理解教育模式。学校在积极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和不断完善外国语学校办学特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加强“复语”外语课程教学,解决沟通、交往中的语言问题

国际理解教育是面向21世纪的推进世界和平的重要教育内容。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就国际理解教育达成的主要观点是通过教育来促进和平与民主,重申了“和平文化”的思想。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育学生的“国际感觉”,并让学生逐步拥有“国际视野”。

毋庸置疑,所谓“国际视野”和“国际感觉”,其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就是解决和外国人在沟通、交往中遇到的语言问题。如果没有基本的外语表达,就无法进行沟通;如果没有娴熟的应用外语的能力,就不可能真正做到相互理解;如果没有掌握外语背后的文化背景,就无法实现相互尊重对方文化基础上的高层次、跨文化的交往。

按照我国著名外语教育家、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陈琳等专家的要求,将“懂得外国、理解异国文化是今后北外附校毕业生必须具备的素养”作为我校应当努力完成的教育任务之一。外语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语言的语法、词汇、一般智力技能或在交际中所行使的人际功能,更要关注学生在现实交际情景中的交际需要;外语教学目标不是用期望学习者发生的行为变化的术语来描述,而是要用“非语言的形式(如要讨论的话题、要完成的任务、要解决的问题等)来描述”。学校倡导以语言使用为基础,创设能够适应学生语言能力自然发展环境的外语课堂教学。

“复语”外语课程是一门严肃的课程,关乎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关乎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在规范“复语”外语课程上下大功夫。北外附校采取“复语”外语课程的“双向延伸”策略:一是向上、向外延伸,即向北京外国语大学及相关语言国家延伸,寻找教材选择、课程标准、课程评价的支撑;二是向内、向下延伸,建立健全校本化的“复语”外语课程选择、课程决策、课程开发、课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程序,包括学校的课程决策与规划程序、课程开发与实施程序、课程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业成就监控程序等,对非通用语种教师的教学提出具体要求,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长效培训并不断提高非通用语种教师的整体水平。

(二)整合课程资源,构建融入国际意识的课程模式

北外附校将国际意识的有关元素植入学校课程并融合可操作的课程模式,主要有专题活动模式、学科整合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和主题讨论模式。

1.专题活动模式

北外附校每学期必须举行的国际理解教育的专题活动有:国际日活动、姊妹校互访主题活动、各国文化嘉年华活动、英语戏剧表演、模拟联合国大会、英语辩论赛、外事活动接待主题安排等。例如,在每学期一次的外语节国际嘉年华化妆游行活动上,每个班级代表一个国家,各班学生在了解、探究对象国文化的基础上,设计出独特的展示方式,全班同学参与展示游行,并举办游园会、公益拍卖会等活动,各个班级以自己代表的国家最突出的文化表征为主题,设立丰富多彩的小游戏,在学习探究、娱乐活动、表演展示、鉴赏评比等体验中增长见识、学习知识。

专题活动模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国际经验,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由于主题活动模式通常是零碎的、片段的学习,为了避免国际理解教育局限于外语教学,学校需要对主题活动进行整体规划,例如,为学生提供参与国际交流或学习的机会等。endprint

2.学科整合模式

学科整合模式是在不改变现有的课程总体结构与组织的情况下,将国际理解教育的元素整合到学校现有的学科课程之中。比如,在语文课程中增添或补充相关文学作品,或是在社会课程、政治课程中添加当前发生的国际时事等内容。

国际理解教育整合到学校学科课程时,依据学习领域的多寡,可以分为单一学习领域和多学习领域。例如,政治课属于单一学习领域,经常被认为是国际理解教育的主要领域;社会、政治、历史、语文、艺术或综合活动等属于多学习领域。所有学习领域,都有正式课程或非正式课程中的学习。学科整合模式的实施需要教师具有全球意识,有计划地将有关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整合到所授课程之中。

北外附校学科整合模式的国际理解教育主要内容有:艺术课的英语皮影戏表演、语文课的外国戏剧研究、日语课的日本国礼仪常规、政治课的国际时事与国际理解专题研讨活动等。我校小学科技教研组将DI比赛①专题训练活动引入常态课程,通过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科整合模式中要防止出现“过度整合”,避免因学习领域内容的膨胀而增加师生的负担或排挤原有学科课程内容,这样容易引发学生的疑虑或抗拒。

学科整合模式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教师知识面窄以及与此相匹配的教师全球意识的薄弱。为此,我校利用自身作为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附属学校的优势,借力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课程和人力资源,在课程内容的研发和教师的培训上建立机制,将国际理解教育的总体任务分解到所有正式课程和非正式课程中。

3.研究性学习模式

有关国际理解的研究学习活动,主要采用课题招标、过程指导和结果汇集的管理方式,由“具备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的学校管理人员和具有跨文化研究能力的教师及北京外国语大学专家组成的指导团队,提出一系列研究课题,由学生自愿参与并邀聘指导教师,提供研究方案及结题时间表,并开放学校图书馆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相关资源。

例如,“英德复语班”的学生与德国科隆姊妹校的伙伴共同开展“四世同堂——北京印象”研究性课题项目联合研修活动。此次研修活动,由我校学生与德国学生共同提出课题、设计研究路径、协同探究知识。“复语班”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德国文化的影响,他们十分敬佩德国人缜密的思维和严谨的探索精神。通过活动,学生们不仅提高了德语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还被德国中学传统教育中的科研文化所感染,这为他们将来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理想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模式,既不会使课程内容膨胀,又可以让学生有系统地学习。研究性学习模式对学校课程研发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学校计划成立由“具备国际理解教育理念”的领导和“具备全球议题与问题的相关概念与知识、跨文化经验以及国际理解教育的教学能力”的教师组成的研究团队,来进行相应的课题攻关。

4.主题讨论模式

主题讨论模式相对于研究性学习模式,其研究内容的涵盖面更宽、观点分歧更大、价值取向更多元化,其主题涉及包括由文化差异引发的显性的国际争端。该模式的内涵十分丰富,对学生的日常意识、行为、人生观等都会有新的触动,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作为世界公民应当具有的民主、人文等素养,教会学生通过符合伦理、负责任的行动正确处理合作与冲突、理解与尊重、个性与共性等方面的关系。

例如,上一年度学校“高中模拟联合国社团”举行“朝鲜半岛核危机”国际大会,会议依照联合国的罗伯特议事法则②召开,由成员国点名、开启发言名单、有主持辩论、无主持辩论等环节组成。在长达两小时的会议中,代表们共提出17个动议,有10个顺利通过。整个活动由学生自主分派任务、安排代表国成员、确定研究主题。

主题讨论模式可采取活动本位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性学习方式,这主要是基于经验的学习或行动。运用多种学习方式,从个人反思到群体或小组讨论,然后再展示成果。在具有挑战性与激励性的行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参与全球社会事务的技能;拓展学习的范围;帮助学生建构与强化民主的、人文的与平等的全球公民气质;培养学生从事合作性的、能够解决冲突的行动等。

(三)研究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与内容,提高国际理解教育的质量

北外附校国际理解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了解多元文化、全球问题等国际背景知识,在探究和体验的基础上,有应用国际交流语言的基本能力,具备跨文化交际技能,形成和平、民主、发展的全球视野和胸怀,尊重他人,理解世界的多元性,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具有国际责任感和全球意识,能够从全人类发展和全球进步的角度思考问题。

学校国际理解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六大中心概念”和“五大学习领域”。

“六大中心概念”包括:相互依存性,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没有国际协作是难以克服的;文化多元性,立足全球的视野和地域的角度,认识和了解价值观、信念、习惯、传统、言语、技术、制度等的不同特质;社会公正性,普及公平、人权等方面的知识,树立为了世界的公正应该尊重所有人的权利的意识;纠纷性,从国家地域的角度了解本国与邻国之间应该解决的各种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变化性,变化是所有生命体和事物的普遍现象,是国际理解教育不可回避的概念;稀少性,了解地球资源的稀少和奇缺,增强珍惜资源、保护资源的意识和观念。

“五大学习领”域包括:民族文化理解,认同本民族文化,形成民族平等意识和民族团结合作精神等;异文化理解,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是有差异的,以宽容、开放的视野去尊重、理解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人权教育,探索尊重人类尊严的行为法则,认识到个人尊严和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和平教育,和平氛围的创造是以对人的尊重以及对主权国家的理解、团结和宽容为前提的,全人类要有追求和平的理性;环境教育,以人与环境的关系为着眼点,实现人—环境—社会的和谐发展。

北外附校在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与行动中,开拓了一系列校本化的教育内容,例如,“了解和宽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的我校留学生相处之道”“和合文化:外教礼仪教育的主题”“出国交流或接待国外交流学生:国际理解教育的有效途径”“各国风情展示:为更好地理解提供信息”“模拟联合国大会:处理冲突的观点表达、真理追索、妥协策略和规则达成”,等等。

三、教师是开展多语种

和国际理解教育的关键因素

正如斯腾豪斯所说的:“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北外附校要彰显在共有的中小学教育基础之上的多语种与国际理解教育的办学特色,关键要看教师的素质。作为外国语学校的教师,除了代表具体的学科教师外,还应该成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因此,教师必须要具有国际理解态度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具有全球视野,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要欣赏和接纳多元文化。

“学贯中西,大爱育人”是学校对教师总体素质的要求。国际理解教育的核心是构建“和平文化”,促进人权、自由与平等。北外附校对教师提出了“尊重学生的权利,在学校中建立平等,给学生开辟更多自主发展的道路”的工作目标,教师不仅要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形成多层次的知识结构,还要学习世界不同区域的不同文化以及国际知识和史实,善于挖掘所教课程中的国际理解教育资源,能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加学生国际理解的知识、提升学生国际理解的能力。因此,在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路程中,北外附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注释:

①DI比赛:Destination Imagination,即头脑创新思维竞赛,是一项国际性的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的活动。

②罗伯特议事法则:美国将领享利·马丁·罗伯特于1876年出版了一本名为《罗伯特议事法则》的手册,该手册搜集并改编美国国会的议事程序使之普及于美国民间组织,目前是美国最广为使用的议事规定。

编辑 张金晓 潘雅endprint

猜你喜欢
外语课程学校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校推介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自行车的发明
多一点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