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脱硫旁路挡板的分析及改造措施

2014-12-02 03:25叶颖俊
电力与能源 2014年4期
关键词:增压风机吸收塔挡板

叶颖俊

(上海外高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上海 200137)

0 引言

为了满足国家对环保的要求,我国大型火力发电厂目前均设置了烟气脱硫系统。早期投产的脱硫系统,为了保证锅炉系统运行的安全,均设置了烟道旁路挡板,当脱硫系统出现故障时,烟气可通过旁路直接进入烟囱进行排放,保证主机系统稳定运行。

近年来,面对日益严峻的节能减排任务,上海外高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严格执行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按照环保部要求,致力于改进和提升脱硫环保设施运行效率,在增设脱硝系统的同时,完成了3、4号机组脱硫旁路系统取消的相关工作。脱硫旁路挡板拆除后,脱硫系统的安全运行,直接影响到主机的安全运行。通过对脱硫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以及保护逻辑的优化,确保了主机与脱硫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

1 设备状况

上海外高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3、4号机组为320MW亚临界燃煤机组,锅炉采用上海锅炉厂生产的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控制循环汽包炉,型号为SG1038/18.3-M831。锅炉采用正压直吹HP中速磨制粉系统,四角同心反切燃烧方式。脱硫装置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结构为单炉单塔,配有烟气换热器(GGH)和1台增压风机。吸收塔采用喷淋塔,脱硫效率高于95%。脱硫控制系统采用北京ABB贝利控制有限公司提供的Symphony分散控制系统。3、4号机组脱硫控制系统各配置1套独立的控制机柜,但上位监控系统则两台机组共用1套。

2 设备改造

2.1 设置脱硫增压风机旁路烟道

从全年运行状况考虑,3号机组经常处于低负荷运行。当机组处于低负荷状态时,引风机和增压风机耗能较大,并且在较低负荷时运行效率较低。

考虑到以上因素,本次改造考虑设置脱硫增压风机旁路烟道,用以提高脱硫系统的可靠性,如图1所示。

图1 增设脱硫增压风机旁路烟道

当机组处于低负荷时,停运增压风机,烟气直接通过脱硫增压风机旁路烟道,起到节能的效果。增压风机旁路挡板门采用电动挡板门(开关时间为25s),增压风机进出口挡板门同样采用电动挡板门。根据引风机性能曲线,在脱硫增压风机停运进行旁路运行时,引风机可以带60%机组负荷运行。

2.2 设置事故喷淋系统

拆除旁路挡板后,一旦锅炉发生异常导致排烟温度升高时,高温烟气将直接进入脱硫系统,对脱硫塔的内衬材料、除雾器等部件都会造成较大损伤。

图2 增设事故喷淋系统

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发生,脱硫系统必须装设事故喷淋系统,用于事故状态下自动开启喷淋装置降低烟气温度,防止烟气温度超过吸收塔等防腐材料所能承受的温度,如图2所示。

为了保证事故喷淋系统的可靠供水,采用了消防水和工业水二路水源,一旦工业水压力不足时及时开启消防水,确保吸收塔出口温度低于70℃。

3 脱硫控制系统设计及优化

脱硫旁路挡板拆除后,脱硫系统的日常运行,直接影响到机组的安全运行,甚至可能造成停机。因此,在无旁路烟道的脱硫项目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脱硫设备的稳定性、安全性和风险分散性,必须控制烟气脱硫系统内设备故障造成降负荷运行或停机的概率。

3.1 硬件改造

1)优化设计一 为了确保脱硫控制系统的可靠,首要任务是确保控制系统及相关重要设备的可靠供电。必须提供二路可靠的不间断供电电源,避免因一路供电电源故障导致控制系统故障,造成机组停运事件。日常维护时加强区域设备如控制系统相应的电源模块等的隐患排查。系统、全面地排查所管辖区域设备的隐患,从管理到维护,不留死角,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使重点区域的设备得到有效监控。

2)优化设计二 早期的脱硫控制系统设计理念简单,往往两台机组的脱硫控制系统上位监控系统共用1套,特别是两台机组共用1台工程师站。由于旁路挡板的拆除,脱硫系统的安全等级大大提高。因此,从安全角度考虑,可增设1台工程师站,便于两台机组分开,以利于今后的调试及设备维护工作,提升控制系统的安全等级。

3)优化设计三 针对脱硫控制系统的重要输入/输出信号,如烟气脱硫(FGD)入口温度、FGD入口压力、吸收塔出口温度、3台浆液循环泵的控制指令、GGH主、辅电机控制指令、FGD触发锅炉主燃料跳闸(MFT)、增压风机跳闸等类似信号,进行冗余设置,并分别配置在不同的通道板上。必要时,应分别配置在不同控制器的不同通道板上,避免卡件发生故障,引起控制系统误发信号的事件发生。

4)优化设计四 为了确保脱硫控制系统保护信号的可靠性,重要保护信号均采取“三取二”方式。针对一些原先设计的单点保护测点,逐一进行排查梳理,取消单点保护状况。在设计初期,倘若遇到单点保护设计情况,可在设备允许的条件下,增设测点,如无可能增设测点,则进一步通过软件的逻辑设计来弥补现有硬件条件的不足,将风险降至最低,通过优化设计来确保设备的稳定、安全、经济运行。例如:针对浆液循环泵的单点温度保护信号(轴承温度、电机线圈温度等),需增设温度速率判断,一旦温度变化超过每秒8℃,即判断为该点温度测点故障,而不会引起浆液循环泵跳闸保护动作。

3.2 软件修改及控制策略

1)脱硫系统跳闸加入锅炉主保护 触发条件:①当3台浆液循环泵跳闸,且吸收塔出口温度大于78℃,延时10s,发5min脉冲;②GGH主辅电机均未运行,且任1台引风机运行,延时1min。只要任一条件满足脱硫系统跳闸,就去触发机组MFT。

2)增压风机跳闸后实现机组RB功能 触发条件:增压风机停运且负荷大于180MW。动作回路:在大于3台磨煤机的状况下,跳最高层磨煤机,5s后条件继续满足,跳第二台磨煤机(最高层),直至维持3台磨煤机运行;自动减负荷、煤量、风量,有可能的话,建议跳1台送风机,维持机组50%额定负荷。试验证实:只要FGD闭环逻辑设计合理,增压风机旁路挡板动作正确,就能为机组的安全运行提供保证。

3)优化增压风机跳闸保护条件 将锅炉MFT跳闸条件修改为2台引风机全跳闸;FGD跳闸条件修改为GGH主辅电机均跳闸;增压风机电机轴承温度跳闸则由原来的“四取一”方式,改为“二取二”方式等。

4)增设联锁保护功能 增压风机跳闸后,增压风机旁路挡板自动打开。此时,增压风机动叶全开,增压风机进、出口挡板全开,增设联锁保护功能。

5)整体重新调试 旁路挡板拆除后,增压风机与引风机作为锅炉风烟系统的一个整体,脱硫系统与主机系统的调试密不可分,必须进行联合调试。引风机与增压风机的协调、主机与脱硫系统的协调等问题都必须综合考虑。尤其是引风机动叶与增压风机动叶的自动调节回路,更应进行综合调试,目的是确保烟道压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增设烟道超压的联锁保护功能。一旦烟道压力大于或等于1.5kPa,立即报警显示;继续超压至大于或等于1.8kPa,自动开启增压风机旁路挡板。

6)更新机组脱硫画面背景 原先3、4号机组脱硫控制系统共用1套上位监控系统,操作画面容易混淆,不够清晰。此次改造,更新了3、4号机组脱硫画面背景,每1副画面具有明显的机组名称,便于操作人员识别。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考虑增设操作员站,便于区分不同的机组,用以提升控制系统的安全等级。

4 拆除旁路烟道后对运行的要求

4.1 冷态启动注意事项

脱硫旁路挡板取消后,锅炉在冷态点火启动过程中,必须防止大量油污和粉尘进入吸收塔,从而避免浆液品质恶化,导致脱水系统故障、脱硫效率下降等问题。为此,拟定了简而有效的启动方案,首次将布袋除尘器及脱硫系统在冷态点火时随炉投用。技术措施如下:

1)布袋首次涂灰,采用熟石灰粉预涂,减少点火阶段油气对滤袋的侵蚀。

2)确保涂灰前后的滤袋差压提升0.5kPa,以形成有效的过滤层。清灰控制方式切至手动,保持滤袋差压大于0.7kPa。

3)确认布袋除尘器旁路挡板关闭严密,避免烟尘逃逸至吸收塔。

4)加强锅炉油枪的维护或更换。确保油枪雾化质量,减少未完全燃烧生成的油气量。同时,确保微油系统可用,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大油枪。

5)A仓加低硫神木煤,尽可能利用微油系统升温升压。

6)合理控制除氧器加热温度,保证给水温度与炉水温差小于50℃。

7)根据炉膛负压及引风机出力,适时启动增压风机。

4.2 热态启动注意事项

锅炉热态启动过程耗时较短,除尘器无法投运的时间约为0.5h。这段时间内进入塔内的粉尘量占总浆液质量的0.5%,占总固体物质量的2.5%。这样的比例,理论上不会对石膏浆液质量产生严重影响。脱硫系统的运行,包括石膏脱水系统应该可以正常运行。

但是,由于粉尘中含有大量的氯化物和氟化物,会引起浆液中Cl-、F-浓度升高,影响SO2吸收以及石灰石的溶解。尤其是浆液中F-如果过高,容易与烟尘中逐渐溶出的Al+3生成氟化铝络合物,形成包膜覆盖在石灰石颗粒表面,出现“脱硫盲区”现象。这就要求运行人员必须及时对吸收塔内浆液取样化验,及时反映出浆液中F-浓度的增加趋势。一旦浓度超过150μL/L,则要向塔内投加氢氧化钠,除去F-,保证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

4.3 低负荷运行节能措施

从实际运行分析可知,在低负荷阶段,由于锅炉引风机出力有较大的余量,如果将增压风机旁路挡板开启后停用增压风机,则不会影响机组的正常运行,反而节约了厂用电。以2013年11月份3号机组运行21天为例,在低负荷期间增压风机停用时间为146h,平均每天停用时间为6.95h,接近运行时间的30%。3号机组11月份节电量为148MWh。

正常运行时,低负荷阶段增压风机电流为130A,停用增压风机后,按2台引风机电流增加16A计算,停用增压风机后1台机组每天节电为7.049MWh;若按上网电价0.33元/kWh计算,1台机组每天节约2326元;按全年低负荷运行285天计算,2台机组每年可节约132.58万元。以上计算不包括机组启停阶段。

5 结语

烟气脱硫旁路挡板拆除后,脱硫系统融入机组整体控制范围,其原有设备级安全保护上升为机组级,大大提高了脱硫系统设备的重要性,同时对脱硫系统设备的质量、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主机逻辑的设计要把脱硫系统的设备考虑进去,脱硫系统作为主机的一部分,即要考虑到脱硫系统故障情况下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要尽量做到设备的冗余配置,提升设备的安全等级。因此,完善和优化脱硫系统设备的运行状况,是提高机组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

猜你喜欢
增压风机吸收塔挡板
浅论硫酸装置干吸工序串酸流程对尾气和成品酸的影响
发明来自生活
电厂增压风机的节能运行
低温甲醇洗H2S吸收塔和CO2吸收塔流程模拟
折叠加热挡板
一种炼厂富气吸收稳定方法
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脱硫旁路取消控制优化及试验
600MW机组增压风机小旁路改造
主机快减负荷逻辑的优化与实现
拆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