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后的处理方法及措施①

2014-12-05 23:52罗炳全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应急体育教师

罗炳全

(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武川新村学校 甘肃白银 730900)

人们参加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强自身体质,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自身的心理健康。而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学活动一直是学校教育中一项不可缺少的教学任务。增加学生的体育锻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现今,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实施进程的不断深化,人们也给予了体育教学活动越来越多的关注度。但是,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损伤作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一项负面内容,也逐渐成为了人们讨论的一项热点内容。

当学生由于某些因素在体育学习活动中发生了严重的运动损伤问题,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为这些运动损伤问题,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还会给学生的心灵留下一定的阴影。所以,对于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损伤问题,我们要对其进行充分的了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对体育教学活动中发生的运动损伤问题的预防,或者是当运动损伤发生后,我们可以立即对其作出反应,给予学生最为有用、关键的帮助。

1 体育教学中出现运动损伤问题的原因分析

1.1 准备活动不足

我们都知道,在体育锻炼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是保证学生安全进行体育活动的关键。但是,某些学生对这一认识不够明确或是存在着一定的认识误区,当体育教师带领着做准备活动时,“偷工减料”、不认真对待,导致在体育活动中容易出现肌肉僵硬、身体不够协调等现象,从而出现运动损伤问题。

1.2 身体素质较差

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其运动力量、速度及耐力表现的最基本的决定性因素。学生的身体素质如果过于差,其身体的肌肉力量、反应速度以及其关节的灵活度都会受自身素质的限制,从而在体育活动中出现运动损伤问题。

比如,体育教学中“跳马”这一运动,学生能否完成这一动作,取决其起跳前的助跑速度。如果学生的身体素质达不到同龄人相应的平均水平,其跑步速度、起跳力量等都会受到相应的限制,从而使得其在这一动作的完成时,极易因为起跳的高度不足而被训练器材撂倒,导致运动损伤问题的发生。

1.3 教师与学生的忽视

某些运动损伤问题的发生,与教师和学生对于运动损伤的忽视有关。教师与学生大都存在着某些思想上的误区,一方面教师一般会认为在体育活动中受伤是在所难免的,或是运动损伤一般程度都不高,不会对学生产生实质上的伤害;另一方面学生大都会因为自身的麻痹大意,或者是以自身年龄上的优势等因素,在体育活动中忽视了“量力而为”的运动原则,从而导致自己在体育活动中发生了运动损伤问题。这些思想上的误区是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生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1.4 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

体育教学中学生发生运动损伤问题,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其周围环境的影响。像是锻炼场地、器材、天气的影响等。

一方面学生的运动场地凹凸不平或锻炼器材过于老化等各种因素,使得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受着周围环境中许多安全隐患的威胁,使得其极易发生运动损伤问题;另一方面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天气过于炎热或者是其它不利于运动的天气条件,都会使得学生自身的运动反应下降,从而导致运动损伤问题的发生。

2 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

2.1 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是进行体育锻炼的基本必备活动,其可以有效缩短学生身体内部各个器官适应身体的运动状态的时间,让其可以迅速地进入“运动时的工作状态”,为接下来身体的剧烈运动状态做好最佳的准备,从而可以有效地预防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损伤问题的发生几率。

2.2 加强教师与学生对运动损伤的重视程度

对于运动损伤的危害,我们都有了大体的了解,所以,对于其的重视程度我们要给予一定的加强。教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建立自我保护意识,并在体育理论课上将人体比较脆弱、容易受伤等地方教授于学生,让其了解、明白运动损伤的危害性与严重性。从思想根源上对运动损伤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程度。

2.3 体育教师加强对于学生运动场地、器材的管理工作

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运动场地、器材等客观条件,我们教师要对其做好充分的管理工作,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将其的使用状况等反映给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员。从而可以保证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场地、器材等的安全性能,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

3 体育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其处理方法

对于创口面积较小的皮肤擦伤,可以用生理盐水将伤口洗净,用酒精消毒后,用碘酒擦拭。但是对于将为严重的,就要进行止血处理了。对于皮肤撕裂来说,较小的创口,可以在消毒以后,用创可贴包扎。但是如果裂伤较为严重的话,就要对其进行止血缝合了,更为严重者要对其进行及时的破伤风处理。

上述几类运动损伤,为学生在体育锻炼时较为常见的。而如果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出现了其它的较为严重的运动损伤问题,像是骨折、脑震荡等,已立即将学生送院治疗,确保学生治疗的最佳时间。

4 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后的应急措施

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损伤问题一般都是突发性的,教师不仅要掌握相应地处理方法,还应该掌握这些突发性的运动损伤最基本的应急处理措施。

对于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生的运动损伤问题,体育教师所应掌握的应急措施一般包括:制动、冷敷、加压包扎等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4.1 制动

当学生在出现运动损伤问题时,体育教师应立即制止学生的运动,让其就地坐下或躺平。对于运动停止后的制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受伤部位的肿胀现象等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减小伤口出血量或者是让学生避免因运动受到二次伤害。

4.2 冷敷

冷敷这一应急措施在上文学生的常见的运动损伤问题的处理方法上就提到了,其是学生运动损伤问题中十分有效的应急处理方式。因为,冷敷不仅可以让学生减少疼痛的感觉,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受伤部位的肿胀现象得到控制,并且冷敷还可以减少伤口的流血量。

4.3 加压包扎

这一运动损伤问题的应急措施在体育教学中是不经常用到的,但是对于学生的急性运动损伤中,这种应急措施最为常用。对于加压包扎,我们要记好几项关键的注意事项。一是对于绷带的包扎,不能过紧,但也不宜过松。要不然会引起学生受伤部位周围的血液循环不良,或者是起不到固定的效果;二是我们在进行加压包扎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绷带打结的位置不能处于学生身体的背后,从而影响学生的睡眠等。

5 结语

体育教学是现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方式,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体育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运动损伤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并针对某些可以避免的因素,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确保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安全。一方面体育教师要对学生常见的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使得学生在发生运动损伤后,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的治疗,避免这些运动损伤问题对学生的身心造成更大的伤害;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还有对突发性的运动损伤的应急措施具有一定的了解,确保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但是在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还是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将对学生的伤害降到最低。

[1]陈云冰.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19).

[2]花亮.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损伤问题的探索与分析[J].体育时空·上半月,2013(10).

[3]谢丽丽.怎样预防体育课运动损伤[J].素质教育,2013(22).

[4]静斌,赵铭.浅谈体育课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28).

[5]姜亚男,陈绍林.中学体育课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28).

[6]贺英敏.中学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J].读写算(教研版),2013(25).

[7]胡利勋.体育锻炼突发性运动损伤的医学应急处置[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6).

[8]赵静.在体育课堂剧烈运动时如何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J].新校园·中旬刊,2013(5).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应急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应急预案的编制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