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学生篮球联赛中快攻战术的分析①

2014-12-05 23:52许金富何其辉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福建师范大学快攻篮球联赛

许金富 何其辉

(1.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2.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福建福州 350108)

近年来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并且在姚明、易建联等中国球员加入NBA的情况下,篮球的影响力在我国已经越来越大,甚至可以说已成为我国的第一大运动。影响最大的是学生,篮球已经成为大都数同学课外运动的首选,因此学生的篮球水平也随之提高,并且已经有了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这项赛事成为和CBA一样是代表各个领域最高水平的赛事。篮球进攻战术体系中快攻是其主要的得分手段之一,它能够提高进攻效率,简化进攻过程,并且还可以使比赛更赋激情和观赏性,快攻战术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战术打法,而且往往成为一支球队的技战术风格。据CUBA西北赛区10支队伍以及所观察的福建师范大学学生篮球赛16强比赛过程中快攻的实施和运用,结合本人实际经历就学生篮球比赛中快攻战术的合理运用提出个人观点与看法。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度学生篮球联赛16强队伍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观察统计法

现场观摩福建师范大学学生篮球联赛16强赛8场次比赛,进行了快攻运用情况专项技术统计,并对统计的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

1.2.2 对比分析法

和中国大学生联赛CUBA西北赛区10支队伍的同类统计项目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

1.2.3 文献资料法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参阅了大量有关篮球快攻技术方面的资料,对近年来篮球快攻战术的理论研究方面的情况进行较深的理解并借鉴了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

2 分析与讨论

2.1 快攻发动次数和成功率的分析

从结果可看出,统计得16支队伍中快攻总次数是占进攻总次数的21%,快攻成功率为47.8%。

结合我国大学生篮球联CUBA西北赛区的10支队伍的这种较高水平的比赛中快攻运用情况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在快攻次数占总进攻次数百分比方面,CUBA这种较高水平的比赛比较符合快攻的基本规律,而所观察的福建师范大学学生比赛中所占比例还偏小。并且比赛中的快攻成功率仅为47.8%,相比较CUBA联赛中的53.6%的成功率来说相差较多,虽然说基层的大学生比赛与CUBA是不同层次的两类比赛,但攻防对抗中的对手却都是各自同等水平上的,从比赛中所反映出的规律是一致的。所以从这一点上讲,对比的条件是成立的。

从快攻的成功率比较来看,与CUBA中的同类数据相比较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反应出学生篮球比赛中快攻在具体运用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譬如对快攻战术结构的理解模糊、得分机会的把握较差、对快攻战术相关的基本技能的掌握不熟练。魏云芬曾在其“对第七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男子组西北赛区各队快攻战术运用情况的研究”的文章中,总结出“从世界上篮球运动的一般规律来看,在快攻中有70%的成功率属于正常,然而一些高水平队伍的快攻成功率甚至可以接近90%[1]。对于快攻来说,它本身就是篮球比赛中一种以多打少,战术多变合理有效的得分手段,相对于阵地战来说肯定会有比较高的成功率。若比赛中快攻的成功率低于60%,就有违于快攻的一般规律了”。因此,对于所统计学生的快攻成功率仅为47.8%,明显是太低了。这组统计数据同时也反映出基层大学生在快攻发动时机、对于细节的处理、快攻运用中的变化的处理以及运动员个人高速情况下的技能水平等,都有一些缺陷和问题的。这些缺陷和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快攻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配合,也就影响了成功率,进而最终影响到快攻战术运用的整体效果。

2.2 快攻发动时机的分析

从统计结果中可看出,所研究的学生篮球比赛中快攻发动时机主要是在抢得篮板球后,比例占到了63.5%,其符合篮球运动中快攻运用的规律,但是这个比例相对来说还是较小,而在CUBA的比赛中抢篮板球后发动快攻的比例高达82.4%,这说明学生的快攻意识不强,也说明学生在抢得篮板球后能够迅速发动起快攻的能力不够,然而比赛中抢断球后发动快攻占的比例却明显比CUBA这种较高水平的比赛要高的多,这主要原因是学生的技能水平还不成熟,因此在进攻中出现运球、传球失误的情况比较多,而在这时就是发动快攻的最佳时机。可以发现,学生在比赛中几乎没有利用发界外球的机会发动快攻,其中有规则的原因,但这也说明学生对于球场的观察、机会的把握以及传球视野等能力还处于较初级的阶段。这些数据说明了学生在发动快攻的时机选择上还不是很合理,更深入的可以说明,教师平时在对学生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对于这方面的重视不够。

2.3 快攻得分方式和传球距离与次数的分析

从结果可知,学生在篮球比赛中快攻最终的得分方式上,主要是依靠行进间投篮的方式完成,比例占到了69.2%,而在CUBA行进间投篮和中距离投篮所占的比例并不是很大,这样才比较符合快攻的一般规律,才体现了快攻中战术的多变性。学生多选择行进间投篮主要原因是对于投篮技术掌握的不熟练,在快攻中不敢采取投篮的方式进行攻击,这体现了很多学生在学习篮球时对于基本功的不重视。特别是在快攻中,基本功的掌握情况将会很好的体现出来,因为快攻中几乎所有的技术动作都是在高速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在学生篮球的教学与训练中要特别重视篮球基本技能的学习。

在从传球距离和每次传球数来看。福建师范大学学生比赛中最主要就是通过长距离传球进行快攻,其比例占到了70%,较少通过短传进攻组织快攻。再观察平均每次的传球次数,所研究的福建师范大圩学生联赛中的数据为2.4,而CUBA中的数据是3.6,其中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虽然快攻从本质上来说是越简单越好,但从基层大学生所掌握的篮球运动技能来说,其传接球技术并不是很熟练,因此过多的采用长传快攻容易出现失误,而且过于单一,便于对方的防守。观察表中数据并结合实际比赛情况可知,学生由于在快攻时传球太少,一方面是由于对于篮球传球技术的运用能力不够;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学生对于团队配合的重视不够,在比赛中经常出现个人的盲目运球,在对学生篮球教学和训练中练习篮球技能的同时还要不断对他们进行团队意识的培养。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福建师范大学学生篮球联赛中,快攻的成功率偏低,难以更加充分的体现出快攻在整体进攻中的优势,虽然有比较多的快攻次数,但快攻成功率的相对低下,暴露出学生在快攻的组织上、快攻战术运用中的质量上以及快攻战术运用过程中的快速技术能力上的不足与缺陷,与CUBA比赛同类统计项目的数据相比较有比较大的差距。从中也反映出快攻教学和训练中,在战术环节上对于一些细节的处理上尚有缺陷和不足。

从快攻发动时机较不合理的情况来看,也可以说明学生的快攻意识不够,在抢到篮板球后能够迅速发动进攻的意识和能力不足,并且从临场上看,体现出来的是普遍的快攻意识差,喜欢盲目运球以及对于快攻的含义和各种快攻战术的缺乏。而从快攻得分上过多的依赖于行进间投篮,与在快攻中传球的选择不合理上都能够反应出其与高水平的CUBA比赛的较大差距,更是体现出学生在篮球基本功和身体素质方面的不足。

3.2 建议

(1)重视培养学生的快攻意识,使他们养成在比赛中一切从快速出发的良好习惯,努力做到传球快、接应快、队形分散快。

(2)加强对于基本功的训练,无论从整个篮球运动技能还是快攻的能力来说都是建立在良好的基本技能上的,特别是培养学生在高速中完成运球、传接球和各种进攻手段。

(3)多进行实战训练,在实战中提高快攻的把握性。并且通过实战经验的积累,使学生在快攻中的传接球和进攻手段更加合理。

(4)对学生灌输各种积极的篮球思想,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拼搏精神,并且提高学生对于快攻战术的理解与掌握,为以后更好的学习篮球技能打下基础。

[1]魏云芬.对第七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男子组西北赛区各队快攻战术运用情况的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11.

猜你喜欢
福建师范大学快攻篮球联赛
南通市部分高校校园篮球联赛开展现状及改进策略
业余篮球联赛的网络直播推广探究
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参赛对手快攻战术运用的对比与分析
Learned Helplessness-A Devil that Prevents Us from Learning Well
福建师范大学连续7年支教留守儿童
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赛队快攻能力的对比分析
KEVIN LOVE'S OUTLET PASSES 凯文·勒夫 快攻发动机
2008年奥运会中国男篮与美国男篮快攻战术对比与分析
十里闻香
古城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