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差异和变动趋势分析

2014-12-05 03:35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
经济研究参考 2014年64期
关键词:就业结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

马胜春

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差异和变动趋势分析

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

马胜春

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地方年度生产总值数据以及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文章首先研究了中国区域产业结构1993~2012年的发展和变化,然后研究了中国区域2000~2010年的就业结构的变化,最后从就业弹性和结构偏离度两个方面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而发现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找到区域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差异和变化趋势。研究发现,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区域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大幅提高其就业吸纳能力,隐性失业问题不容忽视。不过在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过程中,中西部地区的第二和第三产业表现出超过东部地区的就业吸纳能力。

区域;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差异;趋势

一、研究背景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变化,必然导致产业结构的演进和升级,包括产业内和产业间比例关系的变动,并由此引起就业总量和结构的变化。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正发生着剧烈的变动,同时就业结构也相应发生着变化,就中国发展现状而言,人口数量众多,就业岗位短缺,劳动力的供需矛盾还十分突出,因此,如何在增加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的过程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是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要全面深化改革,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此背景下,研究近年来中国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关系,对于全面深化改革,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以及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联动机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纵观目前已有的对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研究,有学者从全国的视角研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有的学者对个别省或个别区域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展开研究,还有按三大区域研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问题,但是目前尚未见到按四大区域,采用最新的产业数据和人口普查的就业数据对中国产业和就业结构展开研究的文献。如李仲生(2003)分析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过程,提出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还处于发展型阶段,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过低,传统的产业结构已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需要,产业结构应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规模和结构以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詹浩勇(2010)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与就业的互动关系,指出重化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直接降低了吸纳就业的能力;周文良、米运生(2007)以1994~2003年的数据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关系,指出一定类型经济结构,决定了一定类型的就业结构,而就业结构反过来也会影响到经济结构的变化。田敏、任小娇(2011)分析了陕西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情况,进而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分析了产值结构变动对就业比重的拉动效率,得出第三产业是拉动就业的重要部门,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郭瑞东、周爱军(2011)以河北省为例,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平衡、产业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等方面对河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进行分析,提出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刘文、田利珍(2009),研究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区域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指出环渤海地区第一产业劳动力转出的压力最大,其次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最小;珠三角地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就业的能力最强,其次是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廖骏(2014)针对全国的数据和实际情况,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社会充分就业问题,指出第三产业与就业的协调性最好,其次是第一产业,然后是第二产业。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

(一)采用国家统计局对中国经济区域的划分方法。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6月13日的划分办法,为科学反映中国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为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依据,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发布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以及党的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将中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具体如表1所示。

(二)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研究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地方年度总产值和产业数据描述中国的区域产业结构1993年到2012年的变动趋势,依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16岁及以上行业人口数据,分析中国区域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表1中国的经济区域划分方法

(三)采用“就业弹性”和“结构偏离度”指标研究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

依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描述中国区域就业结构的基本情况,并结合产业结构的数据采用“就业弹性”和“结构偏离度”指标研究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其中:

就业弹性=就业变化率/产值变化率;

某产业的结构偏离度=该产业产值比重/该产业就业比重-1。

一般用“就业弹性”指标来衡量各产业产值增长引起其就业增长量的多少,即在某一时期内,某产业就业数量变化率与该产业产值变化率的比率。显然,当就业弹性为零时,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没有拉动作用;当就业弹性为正值时,弹性越高,经济增长就对就业的拉动效应越大;当就业弹性为负值时,经济增长对就业的作用形成两种海绵效应特性:当经济为正增长,就业为负增长时,就业弹性绝对值越大(小)对就业的挤出效应就越大(小),当经济为负增长、就业增加时,就业弹性绝对值越大(小)对就业的“吸入”效应就越大(小)。长期而言,通常“吸入”效应有悖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这种经济现象是不正常的,短期而言,也可能是正常的。

在产业经济学中,“结构偏离度”是衡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测度产业结构效益的一种有效方法。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小(越接近于零),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越协调,该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就越合理;当结构偏离度等于零时,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完全协调;当结构偏离度大于零时,产业产值比重大于就业比重,说明该产业劳动生产率较高,应该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使产业的发展与就业吸纳能力保持一致;当产业结构偏离度小于零时,就业比重大于产值比重,说明该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该产业可能已经存在隐性失业。从另一角度来说,结构偏离度小于零的产业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性;相反,结构偏离度大于零的产业则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性。

三、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区域差异及趋势分析

(一)中国区域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动趋势分析(1993~2012年)。

1993年到2012年这20年来,中国的国内生产能力产生了巨大的进步(见图1)。199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34 274.92亿元,其中东北区域3927.7亿元,东部区域17 173.55亿元,中部区域6671.31亿元,西部区域6502.36亿元;到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76 551.80亿元,是1993年的16.82倍,东北、东部、中部、西部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50 477.25亿元,295 892.04亿元,116 277.8亿元,113 904.8亿元,分别是1993年各区域地区生产总值的12.85倍,17.23倍,17.43倍和17.52倍。

图1 中国区域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动趋势(1993~2012年)

(二)中国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的变动趋势(1993~2012年)。

1993年到2012年的20年间,虽然中国的国内生产能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四大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却基本未发生太大的变化(见图2)。1993年,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1.46%、50.11%、19.46%和18.97%,而到2012年,中国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8.76%,51.32%,20.17%和19.76%。

(三)中国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1993~2012年)。

1.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1993~2012年)。纵观1978年到2012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三大产业的产值构成,可以发现,35年来,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变化不大,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则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其中第一产业的产值构成比重急剧下降,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相应出现大幅上升。1993年到2012年,全国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变化依然变化不大,全国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略有下降,同时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略有上升(见图3)。具体来看,1993年全国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为19.92%:47.08%:33.01%,而2012年中国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为9.08%:49.54%:41.37%,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下降近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略升2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则上升近8个百分点。

2.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1993~2012年)。在中国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中,不同区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存在很大差异。

1993年到2012年,东北地区三大产业的结构变化幅度较小(见图4)。1993年东北地区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为15.66%:51.94%:32.40%,而到2012年,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为11.26%:50.80%:37.94%,第一产业微弱降低4.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基本持平,第三产业微升5.54个百分点,依然是以工业为绝对主导的区域。

3.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1993~2012年)。在东部地区,1993年到2012年20年来第二产业比重变化幅度不大,而第一产业比重急剧降低,第三产业发展迅猛,接近第二产业的比重(见图5)。具体来看,1993年东部地区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为15.84%:50.33%:33.83%,而到2012年,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则为6.20%:47.80%:46.00%,第一产业仅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20%,第二产业比重比1993年微弱下降,而第三产业比重则迅速上升12.17个百分点。

4.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1993~2012年)。1993年到2012年,中部地区伴随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微弱上升,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幅度更大(见图6)。具体来看,1993年,中部地区一二三产业产值比为26.22%:42.49%:31.29%,而到2012年其一二三产业产值比则为12.06%:52.85%:35.09%,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大幅下降14.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0.3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微弱上升3.8个百分点。

图6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趋势(1993~2012年)

5.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动(1993~2012年)。在西部地区,1993年到2012年,伴随着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大幅下降,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大幅上升,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仅微弱上升(见图7)。具体来看,1993年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为26.76%:40.28%:32.95%,而到2012年其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为12.58%:50.13%:37.28%。其中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14.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近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则微升4.33个百分点。

6.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变动比较(2000~2010年)。依据国家统计局地区年度数据观察2000年到2010年中国四大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如表2所示,2000年,中国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为15.02%:45.03%:39.94%,而到2010年中国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则为9.27%:50.31%:40.41%,其中第一产业下降5.7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5.28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的产值微弱上升0.47个百分点。具体来看,第一产业方面,2010年与2000年相比四个区域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均有下降,其中下降最多的是西部地区,下降8.30个百分点,其次是中部地区下降8.21个百分点,再次是东部和东北地区。第二产业方面,东北和东部地区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略微提高,而中西部地区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则均提高超过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方面,东部和东北部地区第三产业比重均微弱提高,而中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则均有所下降。

图7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趋势(1993~2012年)

表2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变动比较(2000~2010年) %

四、中国就业结构变动的区域差异(2000~2010年)

(一)2000年中国区域的就业结构。

依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地区行业人口数据,2000年,中国16岁及以上行业总人口为66 874.89万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为64.38%:16.94%:18.68%,大部分人口均从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基本持平。分区域来看(见图8),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口比例最高,占75.23%,东北和东部地区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口比例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比例最高,占26.82%,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口比例高于第二产业从业人口比例。

(二)2010年中国区域的就业结构。

依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地区行业人口数据,2010年,中国16岁及以上行业总人口为71 547.99万人,一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口比重为48.34%:24.16%:27.51%,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口比例为48.34%,低于50%,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口比例同步增加也基本持平。分区域来看(见图9),只有东部地区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口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口比例最高,达到61.96%;东部地区的第二产业从业人口比例最高,为35.24%,并高于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口比例,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第二产业从业人口比例均低于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口比例,西部地区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口比例最低,仅为14.30%;东北地区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口比例最高,为31.93%,东北和东部地区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西部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口比例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口比例最低,为23.74%。

图8 2000年中国区域的就业结构

图9 2010年中国区域的就业结构

(三)中国区域就业结构的变动(2000~2010年)。

如表3所示,2000年到2010年,中国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比例下降了16.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例同步提高,分别提高了7.22个和8.8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均有微弱下降,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上升了6.27个百分点;东部地区的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比例均大幅下降17.93个百分点,相应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例则分别上升了8.42个和9.5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的产业人口变化与东部地区类似;而西部地区的就业人口比例在第一产业下降13.27个百分点的同时,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例微升4.8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则上升8.40个百分点。总之,总体上,2000年到2010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例均有下降,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均有较大提升,而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例除东北地区略有下降外,其他地区均有上升。

五、中国区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系分析

(一)中国区域产业就业弹性分析(2000~2010年)。

由表4可见,2000年到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总就业弹性为0.020,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其就业弹性为0.044,其次是东北地区,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能力均较弱。分产业来看,总体上中国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吸入效应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则对就业具有挤出效应。

分区域来看,中国东部地区第一产业对就业的挤出效应最大,其次是中部和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第一产业对就业增长没有吸入效应;中部地区第二产业对就业的吸入效应最大,其次是东部和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第二产业则对就业具有挤出效应;中部地区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吸入效应最大,其次是东部和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吸入效应相对较弱。

表3中国区域就业结构的变动(2000~2010年) %

表42000年到2010年中国区域产业就业弹性

(二)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依据2000年和2010年中国地区产值数据,以及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行业人口数据,得到中国2000年和2010年中国区域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情况。如表所示,全国2000年和2010年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均小于零,且2010年的结构偏离度绝对值更大,说明中国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很低,并有加重的趋势;相应地,2000年和2010年中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均大于零,可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2010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均低于2000年的劳动生产率,说明经济发展过程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减弱。

分区域来看,如表5所示,四大区域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一直较低,且2010年比2000年有所下降,西部区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是最高的,显示的较高的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也较高,但东北地区2010年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比2000年要高,而中部地区2010年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却低于2000年的劳动生产率;东部地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均低于中西部地区,并且2010年比2000年均有所下降。可见,全国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均较低,存在着一定的隐性失业;西部和东北的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中西部地区的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已超过东部地区,但全国总体上2010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均有所下降。

六、主要结论

通过以上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其关系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一些主要结论:

1. 1993~2012年中国区域产值比重的情况。

表52000年和2010年中国区域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

1993年到2012年的20年间,虽然中国的国内生产能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是1993年的16.8倍,但四大区域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却基本未发生太大的变化。中国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8.76%,51.32%,20.17%和19.76%。

2. 2000~2010年中国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2000年到2010年中国四大区域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均有下降,其中下降最多的是西部地区;东北和东部地区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略微提高,而中西部地区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则均提高超过10个百分点;东部和东北部地区第三产业的比重均微弱提高,而中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则均有微弱下降。

3. 2000~2010年中国区域就业结构的变化。2000年到2010年,中国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比例下降了16.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例同步提高,分别提高了7.22个和8.82个百分点。总体上,2000年到2010年,四大区域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例均有下降,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均有较大提升,而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例除东北地区略有下降外,其他地区均有上升。

4. 2000~2010年的中国区域的产业就业弹性。东部地区第一产业对就业的挤出效应最大,其次是中部和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第一产业对就业增长没有吸入效应;中部地区第二产业对就业的吸入效应最大,其次是东部和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第二产业则对就业具有挤出效应;中部地区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吸入效应最大,其次是东部和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吸入效应相对较弱。

5. 2000~2010年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变化。全国四大区域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均较低,存在着一定的隐性失业;西部和东北的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中西部地区的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已超过东部地区,但全国总体上2010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均比2000年有所下降。

总之,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迅猛发展的同时,区域生产能力在总产值中的比例基本没变。2000年到2010年中国区域的第一产业产值比重普遍下降,就业的挤出效应加强,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虽有所提高,但就业吸入能力却有所降低,特别是东部地区其二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均低于中西部地区。可见,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区域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大幅提高其就业吸纳能力,隐性失业问题不容忽视,不过在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过程中,中西部地区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表现出超过东部地区的就业吸纳能力。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分省年度数据,www.stats.gov.cn.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www.stats.gov.cn.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www.stats.gov.cn.

[4]张车伟、蔡昉:《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载于《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5期,第23页。

[5]李仲生:《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载于《人口与经济》2003年第2期。

[6]廖骏:《论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社会充分就业》,中国人事出版社2014年版。

[7]党耀国、刘思峰、王庆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8]贾晓峰、王家新:《长三角产业结构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9]侯景新、尹卫红:《区域经济分析方法》,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F121.3

A

2095-3151(2014)64-0035-10

猜你喜欢
就业结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贵州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关系研究
我国本科院校工科类专业招生规模研究——基于产业、就业结构偏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