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肥在双季晚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2014-12-09 04:04蒋吉芳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22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

蒋吉芳

摘 要:通过对配方肥在双季晚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研究,探索其在双季晚稻上的最佳施肥量,为大面积生产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配方肥可明显提高双季晚稻的产量和产值,相较于农民习惯施肥,实现了节本增收。

关键词:配方肥;双季晚稻;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2-54-01

通过在双季晚稻上使用配方肥的大田试验,综合比较其肥料投入、作物产量、经济效益、肥料利用率等指标,客观评价测土配方施肥的效益,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的校正及进一步优化肥料配方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时间为2014年6月25日至10月30日,地点设在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金社乡金渡村吴来信承包地,面积为0.43hm2。土壤类型为水稻土,理化性状如下:有机质30.75g/kg,全氮1.74g/kg,有效磷2.5mg/kg,速效钾54mg/kg,缓效钾163mg/kg,有效硼0.55mg/kg,有效锌2.13mg/kg,有效锰109.8mg/kg,有效铜5.45mg/kg,有效铁137.07mg/kg,有效硫55mg/kg,pH5.5。

1.2 供试肥料 氮肥为安庆产双环尿素,含氮46%;磷肥为铜陵产普通过磷酸钙,含P2O512%;钾肥为加拿大产氯化钾,含K2O60%。

1.3 供试作物 供试作物为水稻,品种为太湖糯,常年产量为370kg/667m2,目标产量为415kg/667m2。

1.4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即测土配方施肥区、农民习惯施肥区和空白处理区,其中:测土配方施肥区200m2、农民习惯施肥区200m2、空白处理区30m2。(1)测土配方施肥区:氮肥基肥量占60%,分蘖肥占20%,穗肥占20%,磷、钾肥作基肥一次施下。基肥于2014年7月28日移栽时施入,返青分蘖肥时间为2014年8月26日。尿素用量为26kg/667m2、普通过磷酸钙50kg/667m2、氯化钾16.7kg/667m2。(2)农民习惯施肥区:完全由农民按照当地习惯进行施肥,尿素20kg/667m2、复合肥26.7kg/667m2。(3)空白处理区:不施任何化学肥料。

1.5 试验过程 2014年6月18日整地、施肥,6月25日播种,7月28日移栽,移栽密度13 500株/667m2。各小区其它管理措施一致,2014年10月30日收获。收获期每小区选择10株进行考种,所有小区实行单打单收,测实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处理产量及经济性状比较 由表1可知:配方施肥区水稻单株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均高于空白区和习惯施肥区;且配方施肥区的实产比空白区增产132.1kg/667m2,增产率达53.61%,比习惯施肥区增产35.5kg/667m2,增产率达10.35%。

3 结论

(1)配方施肥可以改善双季晚稻的经济性状。配方施肥区与习惯施肥和空白区相比,表现为株高、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都增加。

(2)配方施肥可以明显提高双季晚稻的产量。配方施肥区比习惯施肥区增产35.5kg/667m2,增产率达10.35%,比空白区增产132.1kg/667m2,增产率达53.61%。

(3)配方施肥可以明显提高双季晚稻的产值。配方施肥区比空白区增收223.9元/667m2,比习惯施肥区增收60.0元/667m2。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摘 要:通过对配方肥在双季晚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研究,探索其在双季晚稻上的最佳施肥量,为大面积生产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配方肥可明显提高双季晚稻的产量和产值,相较于农民习惯施肥,实现了节本增收。

关键词:配方肥;双季晚稻;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2-54-01

通过在双季晚稻上使用配方肥的大田试验,综合比较其肥料投入、作物产量、经济效益、肥料利用率等指标,客观评价测土配方施肥的效益,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的校正及进一步优化肥料配方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时间为2014年6月25日至10月30日,地点设在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金社乡金渡村吴来信承包地,面积为0.43hm2。土壤类型为水稻土,理化性状如下:有机质30.75g/kg,全氮1.74g/kg,有效磷2.5mg/kg,速效钾54mg/kg,缓效钾163mg/kg,有效硼0.55mg/kg,有效锌2.13mg/kg,有效锰109.8mg/kg,有效铜5.45mg/kg,有效铁137.07mg/kg,有效硫55mg/kg,pH5.5。

1.2 供试肥料 氮肥为安庆产双环尿素,含氮46%;磷肥为铜陵产普通过磷酸钙,含P2O512%;钾肥为加拿大产氯化钾,含K2O60%。

1.3 供试作物 供试作物为水稻,品种为太湖糯,常年产量为370kg/667m2,目标产量为415kg/667m2。

1.4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即测土配方施肥区、农民习惯施肥区和空白处理区,其中:测土配方施肥区200m2、农民习惯施肥区200m2、空白处理区30m2。(1)测土配方施肥区:氮肥基肥量占60%,分蘖肥占20%,穗肥占20%,磷、钾肥作基肥一次施下。基肥于2014年7月28日移栽时施入,返青分蘖肥时间为2014年8月26日。尿素用量为26kg/667m2、普通过磷酸钙50kg/667m2、氯化钾16.7kg/667m2。(2)农民习惯施肥区:完全由农民按照当地习惯进行施肥,尿素20kg/667m2、复合肥26.7kg/667m2。(3)空白处理区:不施任何化学肥料。

1.5 试验过程 2014年6月18日整地、施肥,6月25日播种,7月28日移栽,移栽密度13 500株/667m2。各小区其它管理措施一致,2014年10月30日收获。收获期每小区选择10株进行考种,所有小区实行单打单收,测实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处理产量及经济性状比较 由表1可知:配方施肥区水稻单株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均高于空白区和习惯施肥区;且配方施肥区的实产比空白区增产132.1kg/667m2,增产率达53.61%,比习惯施肥区增产35.5kg/667m2,增产率达10.35%。

3 结论

(1)配方施肥可以改善双季晚稻的经济性状。配方施肥区与习惯施肥和空白区相比,表现为株高、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都增加。

(2)配方施肥可以明显提高双季晚稻的产量。配方施肥区比习惯施肥区增产35.5kg/667m2,增产率达10.35%,比空白区增产132.1kg/667m2,增产率达53.61%。

(3)配方施肥可以明显提高双季晚稻的产值。配方施肥区比空白区增收223.9元/667m2,比习惯施肥区增收60.0元/667m2。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摘 要:通过对配方肥在双季晚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研究,探索其在双季晚稻上的最佳施肥量,为大面积生产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配方肥可明显提高双季晚稻的产量和产值,相较于农民习惯施肥,实现了节本增收。

关键词:配方肥;双季晚稻;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2-54-01

通过在双季晚稻上使用配方肥的大田试验,综合比较其肥料投入、作物产量、经济效益、肥料利用率等指标,客观评价测土配方施肥的效益,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的校正及进一步优化肥料配方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时间为2014年6月25日至10月30日,地点设在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金社乡金渡村吴来信承包地,面积为0.43hm2。土壤类型为水稻土,理化性状如下:有机质30.75g/kg,全氮1.74g/kg,有效磷2.5mg/kg,速效钾54mg/kg,缓效钾163mg/kg,有效硼0.55mg/kg,有效锌2.13mg/kg,有效锰109.8mg/kg,有效铜5.45mg/kg,有效铁137.07mg/kg,有效硫55mg/kg,pH5.5。

1.2 供试肥料 氮肥为安庆产双环尿素,含氮46%;磷肥为铜陵产普通过磷酸钙,含P2O512%;钾肥为加拿大产氯化钾,含K2O60%。

1.3 供试作物 供试作物为水稻,品种为太湖糯,常年产量为370kg/667m2,目标产量为415kg/667m2。

1.4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即测土配方施肥区、农民习惯施肥区和空白处理区,其中:测土配方施肥区200m2、农民习惯施肥区200m2、空白处理区30m2。(1)测土配方施肥区:氮肥基肥量占60%,分蘖肥占20%,穗肥占20%,磷、钾肥作基肥一次施下。基肥于2014年7月28日移栽时施入,返青分蘖肥时间为2014年8月26日。尿素用量为26kg/667m2、普通过磷酸钙50kg/667m2、氯化钾16.7kg/667m2。(2)农民习惯施肥区:完全由农民按照当地习惯进行施肥,尿素20kg/667m2、复合肥26.7kg/667m2。(3)空白处理区:不施任何化学肥料。

1.5 试验过程 2014年6月18日整地、施肥,6月25日播种,7月28日移栽,移栽密度13 500株/667m2。各小区其它管理措施一致,2014年10月30日收获。收获期每小区选择10株进行考种,所有小区实行单打单收,测实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处理产量及经济性状比较 由表1可知:配方施肥区水稻单株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均高于空白区和习惯施肥区;且配方施肥区的实产比空白区增产132.1kg/667m2,增产率达53.61%,比习惯施肥区增产35.5kg/667m2,增产率达10.35%。

3 结论

(1)配方施肥可以改善双季晚稻的经济性状。配方施肥区与习惯施肥和空白区相比,表现为株高、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都增加。

(2)配方施肥可以明显提高双季晚稻的产量。配方施肥区比习惯施肥区增产35.5kg/667m2,增产率达10.35%,比空白区增产132.1kg/667m2,增产率达53.61%。

(3)配方施肥可以明显提高双季晚稻的产值。配方施肥区比空白区增收223.9元/667m2,比习惯施肥区增收60.0元/667m2。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