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心律失常药物和环肺静脉隔离在房颤治疗中的效果对比

2014-12-14 06:55陈春光
中外医疗 2014年3期
关键词:肺静脉窦性心消融术

陈春光

黑龙江省医院急诊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心房颤动时使心房丧失了收缩功能,血液容易在心房内瘀滞而形成血栓,当血栓脱落之后就随着血液到全身各处,导致脑栓塞或者肢体动脉栓塞,长期的房颤使心率增快,导致心力衰竭,增加了死亡率。治疗房颤的目的主要是恢复窦性心律,这是治疗房颤的最佳结果;控制快速心室率,这主要是针对不能够恢复窦性心律的患者,采用药物来减慢快得心室率;防治形成血栓或者中风[1-2]。然而,对于某些疾病向急性酒精中毒、药物所导致的房颤或者甲亢,得到病因去除,房颤就会随之自行消失,也有可能持续存在。为探讨分析抗心律失常药物和环肺静脉隔离在进行治疗房颤中的效果,该研究就选取该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56例房颤患者,对其进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以及环肺静脉隔离治疗,比较两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该院进行治疗的56例房颤患者,其中男43例,女13例,年龄范围为45~79岁,平均年龄为(62.6±17.1)岁,其中阵发性房颤患者有48例。对照组患者男19例,女9例;观察组患者男24,女4例。所用患者均有反复房颤发作,在6个月内至少2次通过心电图得到证实,均有心悸、胸闷以及头晕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以及质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28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s)

资料对照组观察组 P值年龄房颤病史(月)左心室内径(mm)射血分数(mm)51.4±12.5 17.2±12.3 54.6±13.5 57.5±9.7 52.2±13.4 18.2±13.4 55.2±12.7 56.8±10.2-0.064 0.84 0.8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28例患者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对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第1 周服用剂量为550 mg/d,第2 周的剂量为450 mg/d,以后剂量为200 mg/d,从而控制节律。对于不伴随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采用普罗帕酮,剂量与服方法相同。对于部分患者应该采用β 受体阻滞剂加以辅助治疗,主要是比索洛尔3.5~9.5 mg/d,主要是控制心室律。

1.2.2 观察组 28例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方法。患者在利多卡的局部麻醉下,穿刺右侧的颈内静脉,或者是锁骨下静脉,方便放置冠状静脉窦电极。然后穿刺右侧股静脉,在X线的引导下,放置人SWARTZ L1 及R0 扩张鞘。并将右肺静脉分离,采用Cardioblate双极射频消融系统对左、右肺静脉以及左心耳实施消融。同时在其仪器的指引下,构建左心房三维立体电解剖图。再次,行左肺或者右肺上下静脉前庭部进行环形隔离,针对有房扑者进行二尖瓣峡部的线性隔离。温度设置为55 ℃左右,放电功率为55 W左右。在对患者进行放电前应该给予患者服用芬太尼以及咪唑安定。一直放电到患者房颤的颤波变小或者是房颤消除。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随访,在出院之后的第1个月内,有专业的医师进行电话随访或者是门诊随访,了解患者的房颤以及房性心动过程,有没有房颤复发(有心电图或者Holter 证实为房颤)。

1.3 疗效标准

根据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没有房颤、房扑以及房速反复发作;有效:房颤的发作频率以及持续时间与治疗前相比减少30%;无效;房颤的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与治疗相比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出现加重。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3.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后经过6~10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8.6%,对照组则为6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后疗效比较[n(%)]

3 讨论

心房颤动简称为房颤,是最为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的发病率达到0.4%。目前,房颤的发生概率在不断上升,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也随之而增加,75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10%[1]。其中男性房颤患病率高于女性。房颤的临床表现为:在房颤时,心房激动的频率达到300~600次/min,心跳频率往往比较快,并且呈现不规则,比正常人心跳快的多,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3-4]。近几年来,国内关于质量房颤的方法比较多[2],对抗心律市场药物治疗与环肺静脉隔离治疗孰优孰劣尚未定论。

目前,治疗房颤所采用的比较常见的就是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能够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以及预防血栓塞的形成。然而,随之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采用射频消融治疗,适合大多数非器质性心脏病,非酒精以及非甲亢引起的房颤的治疗。射频消融是通过心导管将射频电流引入到心脏内以消融特定不问的局部心肌细胞或者消除异常病灶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5-6]。在国外已经有相关文献报道出,使用射频消融治疗能够降低房颤的复发率,优于使用药物治疗。在该研究中,观察组使用射频消融治疗效果也优于对照组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与国外文献报道相一致。由于房颤患者的发生机制还不够明确,消融的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仅仅依靠环肺静脉隔离治疗房颤还是非常不够的,需要自主神经或者分布递进式个体化消融,发挥其更好的疗效,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7-8]。通过以上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8.6%,对照组则为60.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明显的看出环肺静脉隔离在房颤临床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综上所述,环肺静脉隔离治疗房颤患者,能够有效的减少房颤的复发,使更多的患者维持窦性心律,治疗效果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另外由于此次的观察病期时间较短,长期的疗效还需要通过临床研究进一步得到证实。

[1]过常发,王春生,丁文军.心外科手术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1,27(12):727-730.

[2]汤日波,马长生,董建增,等.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抗心律失常药物与复发的关系[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9,23(3):487-488.

[3]刘泳,李伟,叶亮,等.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双侧肺静脉隔离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1(1):315-316.

[4]李岩,崔永强,许春雷,等.胸腔镜辅助下的肺静脉微创隔离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8,36(5):149-150.

[5]陆尚彪,孙健,王飞,等.导管消融术对心房颤动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1,15(2):124-127.

[6]Jais P,Cauchemez B,Macle L,et al.Catheter ablation versus antiarrhythmic drugs for atrial fibrillation:the A4 study [J].Circulation,2008,118(24):2498-2505.

[7]林玉壁,夏云龙,高连君,等.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远期随访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7(12):237-238.

[8]严轶文,陈岗,汪芳,等.环状冷冻导管肺静脉电隔离治疗心房颤动的长期疗效观察[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2,26(1):681-682.

猜你喜欢
肺静脉窦性心消融术
冷冻球囊消融术治疗肺静脉多分支解剖变异心房颤动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冠状切面在胎儿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弯刀综合征术后肺静脉狭窄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心房颤动患者左右下肺静脉共干合并左侧房室旁道一例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术中护理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窦性心率震荡在不同罪犯血管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黄永生教授治疗窦性心动过缓验案
口服胺碘酮联合坎地沙坦转复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并维持窦性心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