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逊台风灾后纪录(2014)

2014-12-17 16:55民间语文资料记录号
天涯 2014年5期
关键词:水管房间

民间语文资料:记录号

威马逊台风灾后纪录(2014)

从下午起,即有停电趋势:先是用电短暂中断一秒,而后迅速恢复——如是者三,终于,下午 点左右,用电完全中断。此时风雨声势尚盛,窗外由一片白到一片黑,人声不闻、光亮不见,世界似有死寂之感。

早上八点不到醒来,外面已转小雨,昨天动静如此巨大,心中便好奇,准备赶紧下楼看看究竟。

洗漱时留了个心眼,用仅有的一个小盆接满了水,水差不多满时,水管里便不再出水——供水应是早已中断,所接乃是管内残存。于是恼恨自己昨晚没有趁还有水时多备些,但悔之晚矣。

简单洗漱后下楼,眼前景象令人震惊:街上全是水,深处可及膝,当是昨天雨量过大,排水不及所致。尤为可怖者,是水中到处是垃圾和碎玻璃渣,当是昨天碎裂爆炸声不绝的产物——楼下一个水吧,当街门面的一墙玻璃皆成碎片,店主见之默然。路边树木,被连根拔起者占多数,旁边地势稍高处,大根树枝和其他垃圾大片堆积,边上所停车辆,有车顶被砸开一洞的、有玻璃被砸碎的、有车内进水的——最糟的还是附近一地下车库:大量雨水灌入其中,将它淹了个结结实实,旁边有多人围观,也不知作何打算。

街上全是人,因地势关系,唯马路中央尚未被水浸泡,遂有大量路人行走其中,街道边亦且有水而过的市民,此时交通灯早已无用,街上也无甚车辆,马路中央的护栏亦有多处已经倒地。路面上行走的人,往各个方向去的都有,似并无什么目的,表情大多镇定如常,然而也有些许茫然。

街边店铺,若是简易搭建,则屋顶早已不见;若是正规建筑,则要么招牌不翼而飞、要么窗玻璃多有碎裂——我突然想,灾难片里浩劫过后的景象,应该就是如此吧(后来得知,这里的灾情,是不能与重灾区文昌比的)——在那一瞬间,我想,我现在已经是个灾民了!

通往学校南门的街道积水甚深,路边颇有年岁的榕树多被连根拔起,位置不对的水果摊就遭了秧,被倒下来的大树砸个正着,货摊还淹在水里,损失当是不小。学校里也是积水一片,以至于有鱼混在其中,被行人抓到,旁人都以为稀奇。路边房舍,积水深者已漫入一楼;有车勉强从水里驶过,旋即便排气管进水熄火。好容易行至一没有积水处,见路边树木歪倒一片,残枝败叶,触目皆是,颇有战后之感。

行至校园七食堂,远远见有人出没,于是过去探看,发现居然营业!进去细看,菜品虽少(大概 、样),但遭此变故,此番能有热饭热菜,真真温暖人心!于是打了饭菜,人多粥少,觉得饭菜分量都较平时为少,但非常时期,也属平常,于是匆匆吃完,继续四周打探。

于是准备回去休息一会儿。

归途见大量路人提着从超市或便利店买来的大捆饮用水(因觉得不需这么多水,所以自己只买了一瓶)。市民买水的同时,还买了大量零食或点心、饼干等,颇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回到楼下,惊奇地发现平日里卖各种吃食的小摊居然照常营业,生意较之以往好出太多,几乎每个摊位都有人排队,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学校食堂可吃的。中午食堂饭菜分量不够,我还觉得饿,就也排队买了一个肉夹馍,发现价钱涨一块,倒也觉得可以接受:毕竟是停水停电,成本随之上涨,多收一元,也属正常。

回到房间,休息了一会儿,到下午四点左右,复出门探看。

天黑之后,借着楼下烧烤摊的灯光,在四周稍作游弋。路上有人拎着饭菜,与之擦肩而过的两个女孩便赶紧打探,询问何处可买。俄而又发现马路对面一栋高楼居然有电!于是在黑暗中小心翼翼过了马路,发现对面的一条街上,凡能自己发电的,皆灯火通明如常,一家饭馆里更是人头攒动、生意极好。

准备回房间洗洗睡,一边走一边感慨:所谓“现代文明”,缺了水和电,便即刻土崩瓦解,而水和电,却构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基本“自然”——正所谓,“当时只道是寻常”!在这一片漆黑的夜里,那高楼上明亮的灯光,真是令人羡慕!

回到房间,就着早上接在盆里的少许凉水简单擦洗了一番——天气炎热,清洁不足,躺在床上,只觉得黏黏糊糊,很是难受,但一天紧张、疲劳,睡意也逐渐压了上来。

早上七点多即醒来,用瓶里的饮用水简单洗漱,便准备再去北门的联通,看能否解决手机充电问题。

外面状况如昨,但已有手机店开始出售充电宝,要价百元左右,不知是否提价。行至学校某教学楼,发现有不少学生在一楼席地而坐,且多手持手机,于是过去观望:原来此处墙上接口皆有电,学生们多自带接线板,于是众多手机都充上了电。我见状便也赶紧找了个地方,将接线插好,手机终于可以放心充上电了。

因为人多,这一充便是一个上午,其间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在一楼各个可以找到接口的地方形成聚集,他们发扬团结友爱精神,自己带了接线板的,便让别人将手机接上,另外也有给电瓶车充电的——灾后重见这么多人如此近距离聚集,心头感觉当然并不寻常。听周围学生闲谈,原来此地昨日便已有人来充电,且此处尚能正常出水,甚至有女生前来洗衣。一个上午,电话声不断,多是家人打来或打给家人的,手机信号颇不稳定——其实昨天午后在房间,便已发现手机没有信号,今天情况稍有改善,但信号仍时断时续。我尝试用手机上网,但一无所获,旁边似有不少学生可登上网络,我也不知为何。手机有了电,且还可断续上网,他们情绪便好很多,打电话的打电话、发短信的发短信;有带了电脑来充电的,便开始看下载的电影,旁边有几个男生玩牌以打发时间。这一代大学生生在媒体年代,大多离不得手机、电脑,幸亏灾情不重,更重要的是身处高校这样一种尚保留诸多公共服务能力的环境之中,虽停水停电,却能相对容易地获得解决办法。

手机充电期间,问了一下住在海口另外一个区的同事,也是没水没电,所能做的,只是互相安慰、鼓励一番。请在外地的朋友上网查查有没有关于何时恢复水电的说法,答曰:没有说法。上午太阳重又冒头,气温开始上升,心头暗暗担心,怕晚上热得不能睡,但也无法可想,心头一片茫然。

将近中午,决定去往附近的七食堂,发现不再开门——停水停电,大概也实在难以撑持。于是准备回住处,在楼下买点吃食,稍作休息。

中午日晒猛烈,我汗流浃背,又没水可洗,实在无法在房间待,于是决定骑车去附近的白沙门看看。

一路骑行,所见皆是树枝、垃圾、玻璃,路边各种店铺,都将饮用水摆在最显眼位置,都是小瓶装。远远望见白沙门公园内巨大的摩天轮依旧矗立,不禁感慨它生命力强大,居然扛过了级台风!进入公园内,发现除了树木倒坍之外,其他建筑大多完好。一路行至海边,看见海水浑浊如黄河,而海边公路边的路灯多被吹折。公路上行人寥寥,我只在某处见一人搭了野营帐篷:面向大海,可以稍事濯洗,又有海风吹拂,当可睡个相对安稳的觉吧。又行不远,见路边有人拿大功率水管往外导水,想,当是灾后水管受损,附近居民顺势解决用水难题。忽发现水管漏水处,有细线般水柱射出,于是赶紧凑过头去,好好洗了把头和脸!其后又戏水多时,依依不舍。如此折腾一番,始回房间休息。

至晚饭时间,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平日里总是光顾的小炒店看是否开门营业,结果惊喜地发现已在营业。赶紧买了热菜热饭,回房间饱餐一顿,一餐吃毕,大汗淋漓。想到晚间的用水问题,遂下楼,见附近有人在一水管前用桶接水,可能是有地下水源,水流虽小,但聊胜于无,于是赶紧去买了个大桶,参与排队,一边听旁人议论,痛斥将平日 元一桶的水卖到元的“发国难财”者,又说某某地方已经恢复供水供电,但也不辨真假。待我装满一桶水,即有人用钥匙将水龙头锁住,想来也是限量小范围供应,不敢超支。

天色渐暗,于是照例下楼走走看看,街面上自己发电的店铺明显增多,灯火闪耀处,已有平时热闹光景。某著名快递公司业务员的身影,突然闪现,如今手机信号尚不稳定,不知他如何确保联络。行至一中等规模超市,见外面人头攒动,原来是这家店自己发电,可为市民提供手机充电服务,但地方有限,所以争相充电的人们不得不挤作一团。走进超市,则发现售价便宜一些的饮用水都已卖完,剩下的都是价格相对较高的,估计平时都不太有人问津。前来采购的人络绎不绝。忽听人议论,或曰晚间十点即将来电,于是想到下午接到学生的慰问电话,谈起水电的问题,说从网上得知,我们这边的水电设施被吹到海里去了,因此水电恢复可能遥遥无期——现在闻此一说,心中不禁暗生希望,却又不敢抱太大指望。

我于是想到,作为一个经常有台风光顾的城市,海口是否也应该修建一些公共设施,以备灾害来临时人们充电、吃饭、用水等不时之需?大多数市民在灾后两天面对充电、用水、吃饭的问题,都是一筹莫展,要么只能靠店家发发善心,要么就只能默默忍受——店家有善心尚好;倘无善心,“遵从市场规律”,奇货可居,那些无权无势者又当如何?另外,市政部门作为主持全局的机构,是否也应该加强信息的发布工作,而不是像这次一样,灾后两天人们基本得不到任何信息,只能是道听途说、一片茫然。

在外无聊逡巡,终觉不是办法,遂打算回去潦草洗洗、就寝。突然远远望见自己租住的楼栋里有灯光闪耀!于是赶紧趋近确认——可不是,来电了!!!当此之时,我唯有欢呼雀跃,一路小跑着到房间,开灯,回到那熟悉的光明世界!兴奋过后,看到邻近的几幢楼宇依然一片漆黑,知道那边还没有电,而自己已算是非常幸运。

电是来了,水依然没有供应,于是就着桶里的水,洗了个马虎澡,一边想着,明天会不会来水呢?

第三天一早,水还是没有恢复供应——但供电正常,生活毕竟算是恢复大半。

听说学校里水电供应都已正常,于是便集齐了好几个大水瓶,前往学校灌水,如此,虽解决不了大问题,但也颇可解困。

网络也逐渐恢复,信息便也开始多了起来:台风登陆地文昌灾害惨重,断水断电是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恐怕更为巨大,而救援力量似乎也有准备不足、处置不当的地方——总之灾情之重,令人痛心。又有民间志愿者准备前往灾区,协助救灾;各种物质募捐、征集信息也在网上流传。

就我个人而言,最难熬的日子已经过去,而较之重灾区,我所经历的困难几乎不值一提——唯有这两天所见所闻,虽不比重灾区的惨烈,但“非常”之时,亦提供了对于“平常”的反思契机,所以不厌其烦、一一记录,也算是对于此次经历的纪念吧。

朱杰,教师,现居海口。以上资料由作者本人提供。

猜你喜欢
水管房间
Chapter 4 Merrick's first home
奇妙的水管
水管通了 心气顺了
房间
我希望我的房间是……
小赛和水管
锁在房间里的云
马虎的水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