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院校图书馆构建学科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2014-12-23 22:35赵雷
创新科技 2014年14期
关键词:馆员学科图书馆

赵雷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论高职院校图书馆构建学科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赵雷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对高职教育以及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特点进行分析,论述建立学科服务体系的必要性。从沟通和熟悉服务对象、选拔和培养学科馆员、设立院系分馆以及学科馆员的管理模式等方面,研究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体系的建立。

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学科服务

1981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图书馆率先推出“跟踪服务”(track service),随后,俄亥俄大学图书馆推出“网络馆员免费导读”服务(network librarian and free guide),此种模式在加拿大的部分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得到推广和应用,这便是学科馆员的雏形[1]。从1989年毋益人在河南图书馆学刊发表“学科馆员要做好哪些工作”,介绍了国外的先进经验并探讨在我国发展的可行性和重要意义,将学科馆员制度首度引进国内[2],到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率先设立学科馆员,图书馆学科服务在我国已经走过了十余年的历程。

各类型图书馆在学科服务方面开展了多种层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深化了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理论,丰富了学科服务的内容,对图书馆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能力有了更大程度的提升。对于高职院校图书馆来说,受限于高职教育和高职图书馆的特点,开展学科服务时有别于一般图书馆,更注重实用性。

1 高职教育的特点及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特点

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研究型、学术型、创新型人才,以学科建设为中心,按学科层级设置专业,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系统的知识。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实用性、技能型人才,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中心,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课程建设强调以岗位分析与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以实训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具有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特点。强调所学知识的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具体说来,高职院校图书馆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学院领导不重视图书馆发展

由于高职院校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学院领导的建设重心侧重于实训基地和实训设备。各院系的资金充裕、场地和设备完善、教师配备齐全。高职院校对于图书馆的经费支持通常比较小,个别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重视图书馆的地位,资金支持力度相对较大。有限的资金限制了图书馆的发展,在图书采购、磁盘阵列等设备采购方面捉襟见肘,在门禁系统应用以及无线射频技术应用方面,高职图书馆往往无力开展。

1.2 图书馆服务理念陈旧

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基本都是从资料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些年虽然随着高职的发展在馆舍建设方面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服务理念还停留在传统资料室层面,图书馆服务仅限于图书借还、期刊报纸阅读、开放电子阅览室、提供少量购买的电子资源等方面。面对院系、行政部门的服务意识薄弱,开展活动也局限于读书月、少量电子资源厂商提供的讲座等方面,缺乏深层次、技术含量高的服务。

1.3 图书馆人员结构不合理

人员配置上,高职图书馆除了安排教师家属、临近退休人员外,虽然也有在学院公开招聘教师时获取一定的名额,但往往非常有限,真正具备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有实践经验的专门人才很难通过招聘渠道引进。图书馆人员结构上,学历以本科为主,大专甚至高中文凭也不在少数,图书情报、计算机等专业的人员稀缺。少量通过在职方式取得管理类或经济类硕士文凭,图书情报专业、计算机专业的全日制硕士几乎没有。甚至,很多高职图书馆的馆长并非内部专业人员升迁而至,而是由其他行政部门或院系领导转职而来,对图书馆业务管理和发展规划并不精通。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限制了高职图书馆开展深层次服务如学科馆员、建设特色数据库等方面的能力。

1.4 缺乏绩效考核的鞭策

高职图书馆工作人员不同于教师,没有科研和教学的考核压力,虽然也有年终绩效考核,但往往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馆员工作多少、科研情况如何与待遇并没有太大关联。很多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只有在评职称需要时,才会想办法发表论文以及进行其他形式的科研。这种情况助长了高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惰性,使得他们缺乏学习的动力,丧失进步的空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满足于简单、原始的图书馆服务,工作没有激情,服务没有新意。

2 高职院校图书馆构建学科服务体系的必要性

2.1 高职院校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性逐步体现出来,科技的发展,经济的腾飞,需要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培养更多懂技术、会操作的高素质人才。高职教育,已经不能仅仅定位为培养流水线上的工人,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勤动手、会思考、善创造的高水平人才。高职教育,也不应该仅仅限于中专、大专层次,还要向着培养本科生、甚至研究生的目标前进。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将来不能局限于在校园内发挥作用,还要走出校园,走进企业,成为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成为人才终身学习的基地。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满足发展中的高职院校的需求。学科服务的开展,是高职院校图书馆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质量的最佳途径。高职院校最重实用性,如果图书馆的服务确有帮助,一定可以极大地改变以往图书馆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形象和地位,重燃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激情和活力,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2.2 高职图书馆摆脱边缘化地位的需要

虽然图书馆被称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但是,在很多高职院校领导心中,仅仅把图书馆定位为借还图书的场所,不指望能对教学和科研产生多大支持,其作用更多的在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在这种思路的影响下,高职图书馆的经费往往得不到保障,学院领导制定发展规划时也常常忘记图书馆。在很多高职院校,不要说学生到图书馆的比例小,一些教师甚至工作多年从未到过图书馆。图书馆,正在慢慢变成一个被人遗忘的地方。

学科服务的开展,将改变高职院校领导、教师、学生对图书馆印象中图书资料室的形象,使得他们认识到图书馆对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积极贡献,认可图书馆的价值和地位。

2.3 新时代馆员的人生价值要求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学历和素质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四十岁以下的人员当中,基本上都是本科以上学历,虽然信息管理、图书馆、计算机等专业的专门人才不多,但是都经历过正规、系统的教育,自身素质比较高,对于人生价值的定位和追求不同于传统的阅览室管理员。他们了解信息和资讯、交流等方面的技术和技巧,兴趣广泛,善于学习,不甘平庸,渴望将多年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发挥自身的特长,实现人生的价值。然而,简单重复的借阅手续办理、图书加工、整理书架等工作消磨了他们的工作激情,很多年轻人迷茫、困惑,甚至开始消极、麻木的应付工作,一些有才华的年轻人最终无奈地离开了图书馆的岗位。

学科服务的开展,可以发掘他们的特长,发挥他们的才能,体现他们的价值,形成学有所用、用学结合、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只有建立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图书馆各种深层次知识服务的开展才能成为可能。

3 结语

尽管高职院校有领导不重视、服务意识陈旧、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制约了图书馆的发展,使得与本科院校图书馆的差距日益扩大,但是,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和图书馆工作人员都有迫切的需求,也有愿望和能力开展好学科服务。如果能够在制度建设、人员选拔和培养、工作流程重组等方面加以完善,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必将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1]胡继东.关于学科馆员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问题[J].图书情报知识,2002,(3):78-79.

[2]毋益人.学科馆员应该做好哪些工作[J].河南图书馆学刊.1989,(4):31.

G258.6

A

1671-0037(2014)07-57-1.5

赵雷(1979.6-),男,硕士,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学科服务。

猜你喜欢
馆员学科图书馆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图书馆
图书馆青年馆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超学科”来啦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去图书馆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