瘘管切除半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研究

2014-12-25 02:10曹国令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年7期
关键词:内口单纯性肛瘘

曹国令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人民医院肛肠外科 苍南325800)

低位单纯性肛瘘是指瘘管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下,只有一个瘘管,并通过外括约肌深部以下,内口在肛窦附近,症状主要有:疼痛、肿块、瘙痒、流脓等。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传统的治疗方法大多以切开挂线引流为主,但其创面愈合后瘢痕较大、病程长、费用高,且对肛门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研究将2011年4月~2013年6月于我院肛肠科治疗的33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行瘘管切除半缝合术,疗效确切,且能明显缩短低位单纯性肛瘘的术后恢复时间。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4月~2013年6月我院肛肠科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66例,男35例,女31例;年龄 20~65岁;病程 0.5~10年;均为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瘘管切除半缝合术)及对照组(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各3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伴发疾病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组 采用瘘管切除半缝合术,术前当晚常规清洁灌肠;腰麻成功后,患者取左侧卧位,肛门常规消毒、铺巾,使用探针探查内口,找到内口后把探针从肛内拉出,沿探针作整条瘘管切除,切除整条瘘管后,瘘管周围的炎性组织需一并切除,修整创面使其整齐,充分止血后,碘伏再次消毒创面,沿内口至外口切面基底部,用3-0可吸收线半缝合切面(缝合切面基底部部分,约留一半切面作引流不予缝合),充分止血后,外用敷料加压包扎肛门。术后流质饮食3 d,控制排便,术后常规予以补液抗感染、止血、每日换药等对症治疗,术后使用抗生素3~5 d,依创面恢复情况而定。

1.2.2 对照组 采用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术前当晚常规清洁灌肠;腰麻成功后,患者取左侧卧位,肛门常规消毒、铺巾,用探针探查内口,找到内口后把探针从肛内拉出,沿探针作整条瘘管切除,切面充分止血后,切面敞开,外用敷料加压包扎。术后流质饮食3 d,控制排便,术后常规予以补液抗感染、止血、每日换药等对症治疗,术后使用抗生素3~5 d,依创面恢复情况而定。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症状及体征均消失,伤口愈合;好转:症状改善,病灶或伤口缩小;未愈: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治疗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 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4.05±3.53)d,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5.12±10.12)d,经t检验,P<0.01,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2.3 随访 两组患者均随访6~18个月,两组均无病例复发,也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等病例发生。

3 讨论

肛瘘是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由肛腺管感染引起,一般多见于30~40岁的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基于肛瘘的病理解剖特点,肛瘘是难以自愈的,手术是治愈肛瘘的根本方法[2]。低位单纯性肛瘘是指内口在肛隐窝,仅有一个瘘道通过外括约肌皮下部或浅部,与皮肤相通。目前低位单纯性肛瘘多采用传统的切开或切除术,这种传统的手术方式虽已成为治疗低位肛瘘公认的有效术式,但也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术后创面较大、术后愈合时间长等。也有少部分人探索肛瘘切除缝合术,1903年Tuttle报道采用此术式治疗肛瘘。1955年国内首次报道采用一期缝合治疗肛瘘,但由于术后切口易污染,致使术后一期愈合率低,很少被采纳。但不可否认的是:肛瘘切除缝合术是去除病灶和解剖重建一次完成的肛瘘术式,可能是最符合外科原则的一种肛瘘术式[3]。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需要找到一种复发率低、术后创面愈合快的手术方式。本术式中将瘘管壁、周围炎症组织及内口完整清除,消毒后从内口至外口切面从基底部向外半缝合,靠近皮肤处留一半面积不予缝合,这样既能保证引流通畅以避免术后感染、防止肛瘘复发,又可缩小创面、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经上述临床对比研究我们发现,此术式在保证治愈率的同时,能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在手术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必需找到内口,找到内口后,内口连同瘘管及瘘管周围炎性组织需完全切除。(2)缝合过程要求紧贴基底部从内口至外口行无间断缝合,不留死腔及袋腔,如缝合后发现引流不畅,需作修剪直至靠近皮肤端创面引流通畅为止。(3)缝合最好只能半缝合。如全层缝合一方面易形成死腔,另一方面引流相对不畅,最终导致复发。(4)缝合线最好为可吸收线,这样就可以避免术后拆线带给患者的痛苦。(5)术后予流质饮食,尽量推迟排便时间,减少粪便污染创面机会,术后连续使用抗生素3~5 d。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5.133

[2]张东铭.盆底与肛门病学[M].贵阳:贵州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63

[3]吴印爱.直肠肛管瘘的外科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266

猜你喜欢
内口单纯性肛瘘
尿道内口漏斗各参数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保持直销的单纯性
外口切开盲端旷置内口结扎术治疗老年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观察
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对大鼠肛瘘术后内口不愈组织修复影响的研究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17例单纯性肥胖术后护理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合并月经不调30例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