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与中心动脉压相关性初探

2014-12-25 02:10周鑫斌武丽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4年7期
关键词:心血瘀阻肾阴虚证型

周鑫斌 武丽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13级研究生 杭州310007)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等范畴。近年来,中医辨证分型及其与相应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临床研究显示中心动脉压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优于外周动脉压[1]。本研究旨在通过各证型中心动脉压测定,初步探讨中心动脉压与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前瞻性随机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浙江省中医院住院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187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140例(74.9%),女性 47例(25.1%);年龄 28~84岁,平均(58.3±10.4)岁;伴糖尿病 39例(20.8%),高血压117例(62.6%),高脂血症64例(34.2%)。男女比例及年龄在各证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诊断及纳入、排除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缺血性心脏病诊断的命名及标准》及《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医辨证分型诊断标准参照《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及浙江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8月制定的“浙江省中医(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诊疗规范”[2~4]。纳入经冠状动脉造影成像证实至少一支主要分支管腔直径狭窄大于50%,具有诊断意义的患者。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或其他影响辨证患者,如合并重度的心肺功能不全等。

1.3 观察指标 包括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及中心动脉压(CAP)。患者入院24 h内通过A-PULSE CASPro中心动脉压检测仪测量CAP,取三个不同时间段平均值,包括中心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分数(FSP=SBP/MVP)及舒张压分数(FDP=DBP/MAP)。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比较经方差齐性检验后采用方差分析,非正态且方差不齐时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平取α=0.05。

2 结果

2.1 各证型组与SBP、DBP及MAP比较分析 经方差分析,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组与痰浊壅塞组SBP显著性增高,DBP水平显著降低,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BP及DBP水平在心血瘀阻组与痰浊壅塞组之间、阳气虚衰组与心肾阴虚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各证型间MAP无显著性差异(P=0.587)。见表1。

表1 各证型组与SBP、DBP及MAP比较 (±S) mmHg

表1 各证型组与SBP、DBP及MAP比较 (±S) mmHg

证型 n 男 女 SBP DBP MAP阳气虚衰心血瘀阻痰浊壅塞心肾阴虚45 53 50 39 35 39 38 28 10 14 12 11 124.2±10.6 132.1±11.5 130.5±11.2 127.0±10.1 86.5±5.7 82.9±5.7 80.8±5.6 84.6±6.4 99.0±7.3 99.3±7.6 97.4±7.5 98.7±7.6

2.2 各证型组与PP、FSP及FDP比较分析 心血瘀阻组与痰浊壅塞组PP、FSP水平显著高于心肾阴虚组和阳气虚衰组,有显著差异(P<0.05);心血瘀阻组与痰浊壅塞组FDP水平显著低于心肾阴虚组和阳气虚衰组,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各证型组与PP、FSP及FDP比较 (±S)mmHg

表2 各证型组与PP、FSP及FDP比较 (±S)mmHg

证型 n PP FSP FDP阳气虚衰心血瘀阻痰浊壅塞心肾阴虚45 53 50 39 37.7±4.9 49.3±5.8 49.7±5.7 42.4±3.8 1.25±0.02 1.33±0.02 1.34±0.01 1.29±0.01 0.87±0.01 0.84±0.01 0.83±0.01 0.86±0.01

2.3 实证与虚证组各指标比较分析 实证组包含心血瘀阻及痰浊壅塞证型(共103例),虚证组包含阳气虚衰及心肾阴虚证型(共84例),经t检验显示,实证组与虚证组之间除MAP外(P=0.65),余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3 实证与虚证组各指标比较 (±S) mmHg

表3 实证与虚证组各指标比较 (±S) mmHg

组别 SBP DBP MAP PP FSP FDP实证组虚证组131.3±11.3 125.5±10.4 81.9±5.7 85.6±6.1 98.4±7.6 98.9±7.4 49.5±5.7 39.9±5.0 1.33±0.02 1.27±0.02 0.83±0.01 0.87±0.01

3 讨论

研究显示中心动脉压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及靶器官损害有较强的相关性。SBP、FSP增大会使左心室摄血负荷增加、舒张受损,DBP、FDP降低会使冠状动脉灌注减少加重缺血,并且PP增大使得动脉壁张力增加及血管内皮受损而加重粥样硬化病变[5]。冠心病病机主要为本虚标实,临床以实证如痰浊、血瘀等多见,很多研究也证实了冠心病证型与客观指标如冠脉造影、血脂水平存在密切相关性,如李静等[6]发现痰浊、血瘀证型以多冠脉分支病变为主,而气虚、阴虚等证型以单支病变为主。段媛媛等[7]证实发现SBP、PP随着冠脉病变支数增加而增加,而FDP随之降低。

本研究对187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中心动脉压检测发现,较之阳气虚衰及心肾阴虚证,痰浊壅塞及心血瘀阻证型SBP、PP、FSP均显著性增高,DBP、FDP显著性降低,并且FSP水平痰浊壅塞>心血瘀阻>心肾阴虚>阳气虚衰,FDP水平痰浊壅塞<心血瘀阻<心肾阴虚<阳气虚衰,提示冠心病实证的痰浊、血瘀等证型冠脉事件风险较高。结果显示了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型与中心动脉压指标如SBP、DBP、PP存在一定相关性,结合运用可以指导客观的中医辨证分型,并且不同的证型也能初步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由于本研究采用的是无创的、经函数推导得出的中心动脉压,与直接测量值可能存在偏差,并且也需要更大的样本量来证实上述结论。

[1]Roman MJ,Devereux RB,Kizer JR,et al.Central pressure more strongly relates to vascular disease and outcome than does brachial pressure:the Strong Heart Study [J].Hypertension,2007,50(1):197-203

[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3):195-206

[3]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学会.冠心病中医辨证标准[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5):257

[4]徐济民.缺血性心脏病诊断的命名及标准—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专题组的联合报告[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79,6(6):365-366

[5]Zhang Y,Li Y,Ding FH,et al.Cardiac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relation to central blood pressure components in Chinese[J].J Hypertens,2011,29(12):2 462-2 468

[6]李静,张继东,刘同涛.冠心病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2):124-126

[7]段媛媛,刘惠亮,马东星,等.中心动脉压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16(10):881-884

猜你喜欢
心血瘀阻肾阴虚证型
自拟安更汤对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改善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龟甲胶对肾阴虚大鼠抗氧化活性和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治咽炎要分清证型
不同证型糖尿病的调理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丹参多酚酸盐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瘀阻型风湿性心脏病的效果研究
肾阴虚
祛瘀止痛汤治疗心血瘀阻型胸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