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快乐的课堂教学

2014-12-26 15:17马忠飞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快乐课堂教学教育

马忠飞

摘  要:赞赏是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经常受到赞赏的学生,其学习心理是愉快的、积极的,可以推动学生去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关键词:课堂教学;快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027-01

教育不是考试卷,不是象牙塔,不是故纸堆;教育是一种生活,一个过程,一段经历,一种体验。只有课堂充满了快乐,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挖掘学生创新的热情,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添政治课堂的新鲜感,让精彩的课堂变成优美的乐章。因此,快乐课堂、快乐教学应该是每位教师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那么如何才能构建快乐课堂呢?

一、酝酿快乐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必须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建立起快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教师亲和力的感召下身心放松,积极参与课堂,聪明才智才可能得到尽情发挥,课堂才可能真正被激活。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智慧、情感和志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品质和思维方式,尊重学生自我实现的渴望,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尊重每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以下六种学生: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尊重有过错的学生;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二、构建快乐的教学。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传授是否清楚、科学、合理、有效,主要看教师课前的准备工作。课备得好、准备充分,教学设计独特、有新意,授课效率就高。要择优选取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乐起来,以提高学习效率,切忌单调呆板的灌输。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运用匠心独特的设计,感染吸引学生,使他们情绪高涨起来、思维活跃起来、求知欲望迫切起来。如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往往能先声夺人,激发求知欲,起到搭石铺路的桥梁作用。设计优美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美的情境,可使学生或悄然动容,或神思飞越,或跃跃欲试,或期待盼望,从而很快进入“共振”的境界。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以形象、生动、直观的画面,动听的音响,创造出独特的视听效果,让学生身临其境,兴致盎然。我还通过语文课上激情洋溢的范读,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去,有时我还配上情调和谐的音乐作背景,给学生一种快乐、优美的感受,从而营造出更为强烈的情感氛围,学生兴致勃勃,教学效果很好。

三、构建快乐的合作探究学习。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古人云:“水尝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教学,讨论交流,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小组合作交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快乐感和完成任务的自豪感,从而使他们相信:我能思考,我能自己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动起来,乐起来,争起来。小组合作学习更有利于后进生获取知识和技能。合作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因此,教学中要抓住最有利的时机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当学生感到独立思考出现障碍时,解决问题方法多样时,知识需要拓展时,凭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很好的完成任务时,最能激发起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这就是最佳合作契机。从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必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共享、共进,实现交流相长和共同发展。

四、构建激励赞赏教学,让学生快乐。

受到激励的学生,学习劲头足,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而缺乏激励的学生,学习没有劲头,学习成绩有下降趋势。所以,教师不能吝啬自己的微笑与掌声,要随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激励。教师的激励还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如对后进生不能回答问题时应耐心鼓励说“别急,再试一次”、“相信你下次做得更好”,使不同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身的价值;对具有消极情绪、思想顾虑、精神负担和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给予耐心地指导和帮助。

赞赏是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经常受到赞赏的学生,其学习心理是愉快的、积极的,可以推动学生去克服困难、走向成功。同时,赞赏还会给其他学生树立榜样,指出努力的方向。所以,教师应对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及时的赞赏,让学生从教师的赞赏中体验成功,从而增强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快乐感,进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教师要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每一位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进步。同时赞赏学生不能只凭自己的预先设计进行,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优良行为,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上接第24页)重视其课程开展,立足于课程基本内容,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拓展、有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灵活结合多样的教学方法;理实结合进行课程的综合测评与考量,从而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强化教育目的,提高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 李伟华.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广东教育,2012(08).

[2] 徐亚杰.浅谈提高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的课堂有效性[J].科技信息,2012(32).

[3] 黄建棠.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教学的思考[J].华夏教师,2013,(08).

[4] 廖  冬.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现状与对策思考[J].科技信息,2013,(04).endprint

猜你喜欢
快乐课堂教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