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驾驭化学课堂

2014-12-26 15:14王兴弟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教学智慧化学课堂

王兴弟

摘  要:教学中出现失控现象,需要教师有较强的把控能力。课堂把控的好与差,考验着每一个教师的智慧。如何面对课堂上随机出现的偶发事件,调控、设计、应变课堂,应成为每一个化学教师不断积累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智慧;应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084-01

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突发性和偶然性,就需要教师用智慧驾驭,采取措施,圆满达到预期目标。

一、善于察言观色,及时调控课堂教学

课堂上教师要从学生反馈的信息(如课堂提问、实验操作、课堂练习以及学生的脸部表情变化等)改变和调节教学,对教学进行有效控制。运用多样教法为学生反馈信息创设条件,善于察言观色,将反馈得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及时有效调控,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信息流处于最隹传输状态。如果教学过程中出现偶发事件,使传输信息的程序受到冲击、干扰甚至破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果断地采取控制、改变,以保证教学效果不受影响。

二、设计好化学教学过程。

化学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教学中最基本的环节,要因材施教,制定出教学可行蓝图。

1、要熟练地掌握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对教材的高度稔熟,对教材相关的知识点的博学精通,以及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才能依据教学情况变换教学方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一时答不上来,卡壳了,怎么办?或放缓思考的坡度,化难为易,或变换角度……

2、要熟悉学生情况。上课前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兴趣爱好、课外阅读等方面的情况,把握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认识发展的动向。每个学生知识基础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有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

3、要充分备课。脑海里活现上课情景,讲课的内容、方法、步骤,仔细推敲揣摩,同时又要脑中装着学生。学生听课中会提出什么疑问,教师如何作答;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会一般会有几种答案,教师怎样引导,归纳……备课如果多从学生方面考虑,会更有利于教师应变的能力的提高。

4、对演示实验有充分的准备。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一环,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实验效果的直观性、简易快捷以及安全等前提下做好实验预备。实验目的、仪器装置、所用试剂、溶液浓度、实验用品……做到准确无误,心中有数。

5、加强学习,扩大知识面。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知识作为前提的。“知识就是力量” ,加强学习,不断扩充知识,才能为学生解惑,随机处理好课堂。

三、掌控课堂的应变方法。

教学中偶然性的产生因素较多,教学失控的原因复杂,但出现较多的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

1、对学生认识能力评价过高,疑难问题教学处理不好,课堂教学陷入被动。

2、对学生认识能力评价过低,激发不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学陷入“钝化”状态。

3、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个别学生的回答和发问或远离主题,或龙头马尾,不着边际。

4、对实验探索不足或设备条件不具备,导致课堂演示实验失败。

5、学生求异思维活跃,提出许多超越知识过程范畴或教学进度的问题。

如何进行随机调控呢?

绕道迂回,调节难度。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当原来设计的问题失去对学生思维的锻炼效能时,应及时调节难度。如果问题难度过大,要适当变换角度或适当补充铺垫绕道迂回,放缓思考的坡度或化难为易;如果过于浅易,要追加问题,以调节难度,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因势利导,变被动为主动。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突发事件的发生,使课堂陷入被动,这时可想办法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把出现的事情与教学联系起来,因势利导,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作演示实验时,由于客观原因实验不成功或出现结果异常,学生议论纷纷,这时教师可马上话锋一转,叫学生回答实验为什么不成功,这样可引导学生从反应的原理、实验装置设计、试剂的选择以及条件的控制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同样可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制造氛围,创设情境。沉闷的课堂气氛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但过于喧哗的课堂又难以使学生冷静思考,及时把握教学中学生的情绪,及时调控课堂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兴奋活泼状态。如在教学中,将实验设计更具有突发性,仪器安装更具有审美性,操作演示更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思考问题的设计要带有连续性、阶梯性、跳跃性;教学语言的选择注重情意性、幽默感以及悬念的巧设和思维路径的变异等。当机立断,对症下药。

善于反诘和回避。当学生所提问题的实质要澄清,或者问题的依据不明确时,要善于反诘,让学生在新的条件下思考找出结果。如当有学生问:硫酸氢钠电离时有H+,并且具有酸性,它是一种酸吗?反诘的问题是:硫酸氢钠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吗?如果学生所提问题不属本节课所学内容(以后学习中还要研究)或重点时,应予以回避,可以婉转加以说明,适可而止,避免节外生枝,纠缠不清。总之不能让学生牵着鼻子走,把教学的主动权始终控制在教师手中。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智慧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教师用科学态度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进程。

猜你喜欢
教学智慧化学课堂
如何将环保理念渗入化学课堂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以学习起点为基础构建高效课堂
高三语文高效课堂之有为有不为
彰显语文教学魅力,构建诗意班级文化